劉紹瑾 教授、博導

個人簡介


性别:男

職稱:教授 博導

學曆:研究生

湖北監利人,1962年生。1979年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1983年考入武漢大學研究生院,師從王文生教授研習中國文學批評史,并于1986年畢業獲碩士學位。之後南下廣州,在太阳集团app首页中文系任教至今。其間,1993年破格提升為副教授,1998年遞升教授。1995年至1998年,在職攻讀本校文藝學專業博士學位,導師為饒芃子教授。 
在太阳集团app首页二十多年的任教生涯中,起先在中國古代文學教研室從事教學和科研,并于1993年至1996年任該教研室主任。于1998年調入文藝學教研室。1996年被評聘為“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導師,1998年開始在文藝學招收碩士研究生,2001年被遴選為文藝學博士導師。為碩士研究生主講的課程有:中國古代文論專題、中國古典美學專題、老莊孔孟原著導讀、文藝學專題、美學專題;為博士生開設的課程有:中國文學批評專題、文藝美學專題、比較詩學、中外文論。 
在近三十年的學術研究和十多年的研究生教學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中國古代文論、文藝美學為中心的研究方向,旁及比較詩學,并對當下審美文化亦有關注。


主要著作


《莊子與中國美學》(1989年初版、1993年重印、2007年修訂版)

《複古與複元古》(2001年)、《古今對話中的中國古典文藝美學》(2012年,合作)

《二十世紀中國古代文論學術研究史》(2005年,合作)

《宋代文藝理論集成》(2000年,合編)

《中國山水詩史》(1992年,合作)

《中國山水文化》(1995年初版、1998年重印,合作)等。

與蔣述卓教授合作主編《儒道佛與中國古典文藝美學》叢書、《中國古典文藝美學的現代價值研究》叢書兩種。

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産》、《文藝研究》、《古代文學理論研究》、《文史哲》、《學術研究》、《江漢論壇》、《孔子研究》、《思想戰線》、《廈門大學學報》、《浙江大學學報》、《學習與探索》、《上海師範大學學報》、《陝西師範大學學報》、《江西社會科學》、《江蘇社會科學》、《暨南學報》等全國二十多家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80多篇,其中被轉印、轉摘的近二十篇。 


所獲獎項


《莊子與中國美學》先後5次獲得國家教委(教育部的前身)、廣東省委宣傳部、中華全國美學學會等單位授予的優秀學術著作獎、優秀圖書獎;《中國山水詩史》、《中國山水文化》也分别于1995年、1998年被廣東省高等教育廳授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社會活動


獨立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複古文學思想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海外華人學者對中國文論的闡發與研究》。主持教育部重點基地重大研究項目子課題3項,參與項目多種。是教育部“馬工程”重點教材《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專家組成員,廣東省精品課程《文學概論》負責人。

學術兼職有首屆全國青年美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廣東省美學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古代文論研究會副會長。 


聯系方式


聯系電郵:tlshj@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