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廣恩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曆史學博士,太阳集团1088vip中國文化史籍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暨南雙百英才計劃”傑出人才,中國古代史、曆史文獻學碩士學位點負責人,中國元史研究會副會長、廣東曆史學會理事、日本早稻田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元史、宋元明清文化史、古代類書以及域外漢籍研究。出版學術著作及古籍整理著作8部,在《民族研究》《中國史研究》《文獻》《史學月刊》等刊物發表論文80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等各級各類項目十餘項,多項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校級獎勵。
1989.9—1993.7,甯夏大學曆史系曆史教育專業,本科。
1995.9—1998.7,甯夏大學漢語史專業,碩士。
2000.9—2003.7,太阳集团app首页中國古代史專業,博士。
1993.7—1995.9,甯夏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
1998.7—2000.9,甯夏大學西夏學研究中心。
2003.7至今,太阳集团app首页中國文化史籍研究所。
2005年,評為副研究員。
2010年,評為教授。
2011—2020年,任中國文化史籍研究所副所長、曆史學系和古籍所聯合黨總支副書記。
2014—2015年,日本早稻田大學訪問學者。
2017年至今,任中國元史研究會副會長。
2020至今,任中國文化史籍研究所所長。
(一)著作(含論文集和古籍整理)
《西夏元史研究論稿》,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
《慶賀邱樹森教授八十華誕論文集》(主編),南方出版社2017年。
《元代西北經濟開發研究》,澳亞周刊出版有限公司 2005 年。
《金元史十二講》(中國曆史大講堂),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9年。
《西夏史論稿》,天馬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
《泰泉集》(點校本),鳳凰出版社2021年。
《廣東文選》(點校本),上下,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
《西夏紀事本末》(校注,合著),甘肅文化出版社1998年。
《西夏書事校證》(合著),甘肅文化出版社1995年。
《北泉草堂遺稿等七種》(點校,合著),海南出版社2004年。
(二)論文
《日藏<五行大義>紙背抄錄<博聞錄>佚文初探》,《中國史研究》2019年第4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宋遼金元史》2020年第2期全文轉載)。
《窩闊台後王忽剌朮事迹考述——以黑水城出土文書為考察重點》(第一作者),《民族研究》2017年第5期。
《蒲壽庚叛宋降元主謀非蒲壽宬考》,《中國史研究》2013年第1期。
《元安西王忙哥剌死因之謎》,《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
《新見日藏文征明楷書<惠德祠記>初探》,《文獻》2019第3期。
《泰泉集題記三則》,《文獻》2014年第6期。
《元益都諸萬戶府考》,《史學月刊》2015年第6期。
「シレムン集団に於ける人名確定について」,村田嶽[訳],『史滴』37号(2015年)。
《蒙元納憐驿黃兀兒月良站方位再探》,《慶祝蔡美彪教授九十華誕元史論文集》(《元史論叢》特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
《靜嘉堂所藏元刊本松鄉先生文集的文獻價值》,《暨南學報》2018年第10期。
《日本宗家文庫所藏<事林廣記>的版本問題》,《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7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2016年蒙元史研究成果與進展》,《中國史研究動态》2017年第3期。
《黑水城出土元代道教文書初探》,《甯夏社會科學》2015年第3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宗教》2015年第5期全文轉載)。
《黑水城文書所見元朝對西北的經營——以亦集乃路為考察中心》,《西夏學》第16輯,甘肅文化出版社2018年。
《黑水城文書中的别(柏)奇帖木兒大王》(第二作者),《西域研究》2016年第3期。
《亦集乃與北庭元帥府——兼論黃兀兒月良站的地理位置》,《元史論叢》第14輯,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
《關于元代亦集乃路糧食運輸的幾個相關問題》(第一作者),《西夏學》第14輯,甘肅文化出版社2017年。
《“泛濫賞賜”與元代社會》,《江蘇社會科學》2010年第6期。
《元代入杭回回文人的文化活動》,《元代文獻與文化研究》第二輯,中華書局2013年。
《試論元代開發黃河》,《江蘇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
《略論元代廣東地區佛教的傳播與發展》,《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
《元安西王阿難答倡導伊斯蘭教的真正目的》,《西域研究》2005年第2期。
《元安西王忙哥剌的宗教信仰問題》,《民族史研究》第九輯,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0年。
《李好文述論》,《慶賀邱樹森教授七十華誕史學論文集》,華夏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年。
《論蒙元開發西北之指導思想》,《甯夏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宋遼金元史》2004年第4期全文轉載)。
《元朝經營西北與維護邊疆安全初探》,《曆史文獻與傳統文化》第17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12年。
《廣東文選所錄元謝應子平猺碑》,《元史及民族與邊疆研究集刊》第18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長安志圖>與元代泾渠水利建設》,《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06年第1期。
《研究元代刑獄制度的新史料——<至正條格>“獄官”條格初探》,《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0年第3期。
《元代史籍所載羊肉的食用和食療》,《元史及民族史研究集刊》第15輯,南方出版社2002年。
《元代的回回茶飯》(第二作者),《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2年第5期。
《元代租賃業淺析》,《甯夏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
《關于<長安志圖>的幾個問題》,《中國地方志》2005年第8期。
《關于元朝赈濟西北災害的幾個問題》,《甯夏社會科學》2005年第3期。
《元代西北地區驿站管理初探》,《元史及民族史研究集刊》第16輯,南方出版社2003年。
《元代緻仕制度相關問題探析》(第一作者),《内蒙古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
《許衡與元初蒙古、色目生員之培養》,《湘潭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
《關于大德南海志的幾個問題》,《古文獻與傳統文化》,華文出版社2007年。
《論元代新疆地區的農業開發》,《元史及民族史研究集刊》第14輯,南方出版社2001年。
《元代廣東地區民變初探》(第一作者),《曆史文獻與傳統文化》第20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15年。
《蒲壽宬交遊考》(第一作者),《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
《元代文人任士林<松鄉集>的序跋題識》,《曆史文獻與傳統文化》第23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19年。
《和刻本<事林廣記>劄記二則》,《元史及民族與邊疆研究集刊》(第35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事林廣記>諸版本考述》,色目(回回)人與元代多元社會國際學術研讨會會議論文,南京大學2019年11月。
《黑水城出土俄藏西夏文2554号文書的斷代問題——圍繞<事林廣記>的考察》,《西夏學》第19輯,甘肅文化出版社2019年。
《試論西夏藏傳佛教對元代藏傳佛教之影響》(第一作者),《甯夏社會科學》2008年第5期。
《西夏景教流傳初探》,《西夏學》第9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西夏手工業成就及其在中國科技史上的地位》,《固原師專學報》1996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經濟史》1996年第6期全文轉載)。
《西夏沒有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的原因探析》,《固原師專學報》1993年第4期。《新華文摘》1994年第1期作了轉摘。
《試論伊斯蘭教在西夏的流傳》,《回族研究》2005年第1期。
《試論西夏文化的多元性》,《西北師大學報》2005年第3期。
《西夏醫藥學成就初探》,《甯夏社會科學》2003年第6期。
《西夏治國方略探析》,《暨南史學》第五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7年。
《論西夏立國長久的一個重要原因》,《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從<天盛改舊新定律令>看西夏軍事制度的幾個特點》,《元史及民族史研究集刊》第17輯,澳亞周刊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西夏兵器及其在中國兵器史上的地位》,《甯夏社會科學》2002年第1期。
《西夏黨項族婚制婚俗探析》,《首屆西夏學國際會議論文集》,甯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
《<西夏書事>中科技史料述論》,《甯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6年第3期。
《關于西夏邊防制度的幾個問題》,《甯夏社會科學》2001年第3期。
《論西夏佛教建築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甯夏文史》第15輯。
《2002年遼西夏金史研究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态》2003年第9期。
《試論景教在遼金的流傳》,《暨南史學》第九輯,2014年11月30日。
《金代伊斯蘭教初探》(第一作者),《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
《泰泉集文獻價值管窺》,《文化雜志》2014年冬季刊。
《泰泉集版本初探》,《暨南學報》2014年第2期。
《試論黃佐對嶺南文化的貢獻》,《文化雜志》2011年冬季刊。
《黃佐曆史觀刍議》(第一作者),《曆史文獻與傳統文化》第19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14年。
《淺析屈大均<廣東文選>的文獻價值》,載《明清時期珠江三角洲區域史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2011年。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藏<廣東文選>抄本》,《古文獻與嶺南文化研究》,華文出版社2010年。
《廣東文征改編本斷句獻疑》,《文化雜志》2010年春季刊。
《改編本<廣東文征>所錄黃佐之文斷句獻疑》,範立舟、曹家齊主編《張其凡教授榮開六秩紀念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改編本廣東文征詞義疑誤例析——以漢至明文中的詞義理解為考察對象》,《陳樂素先生誕辰一百十周年紀念文集》,齊魯書社2014年。
《廣東文征斷句疑誤例析——以漢至明文為考察對象》,《曆史文獻與傳統文化》第18輯,齊魯書社2014年。
《吳道镕、張學華與<廣東文征>》,《文化雜志》2009年夏季刊。
《袁崇煥與鹿善繼關系初探》,《袁崇煥曆史評價與精神文化研究論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2013年。
《中國古代文化專制中的宗教因素》,《中外論壇》2005年第2期。
《佛教對中國語言的影響》,《中國宗教》2005年第4期。
《從<毛詩正義>看孔穎達的修辭理論》,《甯夏教育學院·銀川師專學報》1997年終刊号。
《論“疏不破注”》,《甯夏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
(三)教材、工具書
朱紹侯主編:《中國古代史教程》(上下冊,高等院校文科教材)(編委),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
邱樹森主編:《遼金史辭典》(第三副主編),山東教育出版社2011年。
翟國璋主編:《中國科舉辭典》(參編),江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
1.2018年,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日本靜嘉堂所藏宋元珍本文集整理與研究”。
2.2016年,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新發現日藏《事林廣記》校勘整理與研究”。
3.2015年,獲批太阳集团app首页甯靜緻遠工程暨南跨越計劃項目“《事林廣記》與宋金元明社會研究”。
4.2014年,獲批《廣州大典》與廣州曆史文化研究重點項目“黃佐與嶺南文化研究”。
5.2013年,獲批廣東省社科規劃項目“黑水城文書與元代西北經營研究”。
6.2008年,獲批教育部全國高校古委會項目“《泰泉集》點校”。
7.2004年,獲批教育部全國高校古委會項目“《廣東文選》點校”。
8.2019年,太阳集团app首页第二十二批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通識教育與港澳台僑大學生國家認同研究——以“宗教與中華傳統文化”課程建設為例。
給博碩士研究生開設有《中國史專題》《史學理論與方法》《中國古代史專題》《方志學》《元史史料學》《遼夏金史研究》,給本科生開設有《宗教與中華傳統文化》《中國文化專題》等課程。
郵箱:tchgen@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