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饒芃子 教授,博士生導師
饒芃子,女,1935年生,廣東潮州人,漢族。太阳集团app首页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原太阳集团app首页副校長。
1957年畢業于中山大學中文系,畢業後留校任教。1958年太阳集团app首页在廣州重建,調太阳集团app首页中文系,從事文藝理論教研工作。1970—1977年太阳集团app首页停辦期間,在華南師範大學(即當時的廣東師範學院)中文系任教。1978年返回太阳集团app首页執教至今。1984年任太阳集团app首页中文系系主任,1987年9月—1995年12月任太阳集团app首页副校長、學校學位委員會主席,主管人文社科和研究生工作。1996年任太阳集团app首页“比較詩學與比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思想文綜》主編,現為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太阳集团app首页海外華文文學與華語傳媒研究中心”名譽主任。1992年起獲國務院頒發“突出貢獻專家” 政府特殊津貼。2011年被評為首屆“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家”。
1981年協助肖殷先生創立太阳集团app首页文藝學碩士點,使暨大中文系成為國務院學位辦第一批學位點的授權單位。1983年被遴選為文藝學碩士生導師。1993年領銜建立太阳集团app首页文藝學博士點,同時獲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為博士生導師。1996—2006年是太阳集团app首页中文系文藝學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1997—2005年為太阳集团app首页第一、二期“211工程”子項目“文藝學與漢語文學”、“中國語言文學與海外華文教育”一級負責人。
是中共廣東省委第六屆候補委員,廣東省第八屆人大常委會委員,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三、四屆副主席,廣東省作家協會第四、五屆副主席,廣東省文藝批評家協會第一屆副主席,曾任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會長,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文學批評理論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語文學會副會長,廣東省文藝理論研究會會長,廣東省比較文學研究會副會長。現任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名譽會長、世界華文文學聯會副會長、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文藝理論學會顧問、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六屆委員會顧問、廣東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是國家教委高校人文、社科“八五”、“九五”規劃項目中文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社科基金“九五”、“十五”、“十一五”規劃項目中文學科評議組成員。是中國人民大學、複旦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廣西師範大學、浙江師範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深圳大學等十多所大學的兼職教授和客座教授,還擔任《嶺南文庫》等大型學術叢書編委。
饒芃子教授在文藝學、比較文學和海外華文文學的教學與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突出成就。迄今發表學術論文和文學評論300多篇,著有《文學入門》《文學批評與比較文學》《藝術的心鏡》《心影》《文心絲語》《中西小說比較》《中西文學戲劇比較論集》(英文版,譚時霖等譯)《本土以外——論邊緣的現代漢語文學》《中西比較文藝學》《戴平萬研究》《比較詩學》《世界華文文學的新視野》《邊緣的解讀:澳門文學論稿》《比較文學與海外華文文學》《世界文壇的奇葩》等學術著作15部(含合著)。主編教材《中西戲劇比較教程》《海外華文文學教程》,參與主編《台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大辭典》,主編著作和論文集《比較文學與比較美學》《中國文學在東南亞》《比較文藝學論集》《流散與回望》等6部,主編《思想文綜》(10輯)和5套學術叢書《傳統文學與當代意識叢書》《萬葉文叢·學術書系》《比較文藝學叢書》《比較詩學叢書》《港澳及海外華文文學研究叢書》(共36本)。先後主持完成國家和省部級社科規劃項目10個,現為201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百年海外華文文學研究”首席專家。迄今培養碩士數十人,博士56人,博士後2人,尚有在讀博士生1人。
科研和教學成果12次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1992年,主編的《中西戲劇比較教程》被評為“廣東省規劃及省屬院校自編文科優秀教材一等獎”,并獲教育部“第二屆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1999年,論文《海外華文文學的新視野》獲“廣東省第六次優秀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一等獎”;2005年,論文《海外華文文學與比較文學》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論文《文學的澳門與澳門的文學》(第一作者)獲“首屆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論文類一等獎”;2009年,著作《邊緣的解讀:澳門文學論稿》(第一作者),獲“第二屆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著作類二等獎”;2011年,主編的《海外華文文學教程》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二等獎”,并于2012年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書目。其文藝學研究生教學成果先後三次獲“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1982年被廣東省政府評為“廣東省先進工作者”(即省級勞動模範);1985年被廣東省高等教育局評為“高教戰線先進工作者”;1985年被評為“廣東省文教系統先進工作者”;1993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先進女職工”稱号;1995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巾帼建功”标兵;1998年被評為“國務院僑辦所屬學校優秀教師”;2005年被《人民畫報》選為“中國20世紀125個有影響的女性”之一;2007年被推選為“當代嶺南文化名人五十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