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建 博士,教授

學曆


● 2000-2004年      沈陽大學财務管理系,攻讀學士學位;

● 2006-2009年       山東大學考古學系,攻讀碩士學位;

● 2009-2012      山東大學考古學系,攻讀博士學位;


經曆


2010-2011         美國耶魯大學人類學系、地質學系,訪問學者;

● 2012年至2017年         中國國家博物館綜合考古部助理研究館員;

● 2017年至2019         中國國家博物館綜合考古部副研究館員;

● 201911月至今           太阳集团app首页曆史學系工作。


專長


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科技考古(産地分析、環境考古)、考古文化遺産研究


著作目錄


1)著作

《山東薛河流域系統考古調查報告》,科學出版社,2016年(主編)。


2)論文

1、《中國北方地區農業起源研究的理論和實踐》,《華夏考古》,20121期(獨立作者);
2
、《淺談中國新石器文化文化的産生》,中國第四紀科學研究會環境考古專業委員會等編,《
環境考古學研究(第五輯)》,2016年(獨立作者);

3、《良渚文化宏觀聚落研究》,《考古學報》,20141期(獨立作者);

4、《良渚文化微觀聚落研究》,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等,《古代文明(第12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獨立作者);

5《略談良渚文化的宗教》,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東方考古.11集》,科學出版社,2015年(獨立作者);

6、《從社會到圖像——商周獸面紋涵義再析》,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夏商都邑與文化(二)--紀念二裡頭遺址發現55周年學術研讨會論文集》,2014年(獨立作者);

7、《山東薛河流域區域系統考古調查簡報》,《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 20153期(獨立作者);

8《山東薛河流域古今聚落的對比研究與啟示》,《聚落考古通訊.一》,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南方文物》,20205(獨立作者);

9《城鎮化進程與對基層考古人員的影響》,《中國文物報》,2017113日(獨立作者);

10、《良渚文化玉器産地的綜合分析》,《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77期(獨立作者);

11、《古代陶器産地分析的理論探讨與技術分析》,北京聯合大學考古學研究中心,《早期中國研究(第3輯)》,文物出版社,2018年(獨立作者);

12《雄安新區考古調查的若幹方法與聚落理念》,《中國文物報》,2018223日(獨立作者);

13、《我國田野考古的發展曆程與大赉店遺址的發掘》,《華夏考古》,20183期(獨立作者)。

14、《良渚文化玉器工業初探》,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東方考古.15集》,科學出版社,2019年(獨立作者);

15《雄安考古中的雄安質量》,《中國文物報》,2020417日(獨立作者)

16、《課題意識引導下的田野工作——壩上地區史前遺存調查及興隆遺址發掘項目的策劃與實施》,《中國文物報》,20201218日(第一作者)

17、《河北康保縣興隆遺址2018-2019年發掘簡報》,《考古》,20211期。


科研項目


2010-2011   承擔ACLS(美國學術聯合會) /Luce基金,“海岱地區史前白陶産地研究”項目 (項目負責人)

2012-2015   承擔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山東滕州薛河流域考古系統調查報告”編寫與出版項目(主編);

2013-2014   參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大赉店遺址發掘”項目。(執行領隊)

2015年至2019承擔中國國家博物館等,“河北壩上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與興隆遺址發掘”項目(項目負責人、領隊);

2017-2018年 參與河北雄安新區聯合考古隊,“雄安新區考古調查及啟動區考古試掘”項目。(分領隊)

2019    參與中國中建設計集團等,山東薛河流域文物保護(遺址公園)規劃項目(學術顧問)。

2017年至今  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 “冀西北地區新石器時代早中期的文化演進與生業經濟研究”項目(項目負責人)。


獲獎情況


2018年主持的河北省康保縣興隆遺址發掘項目入選2018年度中國重要發現

2018-2019年主持的河北省康保縣興隆遺址發掘項目入選2020年“考古中國”項目”



聯系方式


電子郵箱: gmj2019@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