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宏岐 教授、博導

學習經曆


1981.91985.6,陝西師大地理系本科,理學學士學位

1985.91988.6,陝西師大曆史地理研究所碩士研究生,曆史學碩士

1988.91991.6,陝西師大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曆史學博士


工作經曆


1988.61991.6,陝西師大曆史地理研究所助教

1991.71994.10,陝西師大曆史地理研究所講師

1994.111997.2,陝西師大曆史地理研究所副教授

1997.32000.8,陝西師大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2000.92005.1,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陝西師大西北環發中心教授、副主任、博導

2005.2-至今,太阳集团1088vip曆史系教授、博導

2017年起,擔任太阳集团app首页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


學術兼職


澳門科技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訪問教授暨博士生導師、廣東曆史地理研究會副會長、中古都學會理事、中地理學會曆史地理專業員會、《史地理研究》委、《中國曆史地理論叢委。


研究方向


曆史環境變遷、曆史城市地理、曆史社會地理、華人華僑曆史地理、文化遺産研究


主要著作與主編文集


《元代農業地理》,西安地圖出版社,1997

《黃河文化叢書•住行卷》(第二主編),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

《西安的曆史變遷與發展》(副主編),三秦出版社,2003

《隴上江南-天水》(第二作者),三秦出版社,2003

《西北地區農業産業結構調整與小城鎮發展》(第二主編),西安地圖出版社,2003

《西安曆史地理研究》,西安地圖出版社,2006

《司馬遷與中國地理》,陝西人民出版社,2007

《西北重鎮西安》(第二作者),西安出版社,2007

《社會與環境曆史地理》(主編),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5

《史念海教授紀念文集》(編者),三秦出版社,2006

《南方開發與中外交通——2006年中國曆史地理國際學術研讨會論文集》(第二主編),西安地圖出版社,2007

《曆史地理學方法論的探索與實踐》,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10

《明清珠江三角洲城鎮發展與生态環境互動研究,長江出版社,2014

《中國曆史地理研究》第6輯《環南海曆史地理與海防建設》(第二主編),西安地圖出版社,2014

《時空交織的視野:澳門地區曆史地理研究》(《澳門文化叢書》之一種),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地名文化景觀與地名資源開發、管理研究:基于甯夏和嶺南地區地名的讨論》(第三作者),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

《秦直道線路與沿線遺存》(第三作者),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2018

《行善濟衆——澳門仁慈堂的慈善事業》(《澳門文化遺産叢書》之一種),澳門特别行政區政府文化局,2018

《曆史城市地理與社會地理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


主要論文


《努力拓展後都城時代西安曆史城市地理研究》,《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084

《唐番禺縣治所考》,《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07年第3

《宋代番禺縣治所考》,《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08年第1

《漢番禺縣城故址新考》,《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063

《關于大夏國都統萬城的城市形态與内部布局問題》,《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04年第3

《古都西安曆史上的城市更新模式與新世紀城市更新戰略》,《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034

《抗戰時期西京籌備委員會的城市綠化實踐及其啟示》,《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02年第3

《隋唐時期對西部地區的經營開發及啟示》,《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02年第2

《抗戰時期的西京籌備委員會及其對西安城市建設的貢獻》,《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01年第4

《唐代園林别業考補》,《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01年第2

《〈史記·項羽本紀〉“背關懷楚”新解》,《中國史研究》2001年第1

《曆史地理學視野下的中國近代社會史研究》,《學術月刊》2006年第3期(《新華文摘》2006年第12期轉摘)

《廣州城址二千年不變商榷》,《學術研究》2006年第5

《“東北亞城市史與環境史——新的世界”國際學術研讨會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态》2006年第3

《區域社會生活史的幾個問題》,《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新華文摘》2006年第7期轉摘)

《關于中國古都學的若幹理論問題》,《陝西師範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4年第2期轉摘)

《曆史社會地理學的若幹理論問題》,《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

5-7世紀吐魯番地區居住生活方式及其環境背景分析》,《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第3

《重現煌煌文化,再證華夏之源》,《光明日報》,2004617

《新疆の古代民族の居住方法と環境の與えた要因—5-14世紀の高昌地區を中心に—》,《東アヅアの都市史と環境史—新しぃ世界ヘ—》,國際學術研讨會論文集,東京,2005年;妹尾達彥編集《都市と環境の曆史學》第2集(株式會社理想社,2009年)

《民國時期西安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曆史環境與文明演進——2004年曆史地理國際學術研讨會論文集》,商務印書館,2005

《論西部大開發中的環境問題》,《西部大開發與環境保護國際學術研讨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系研究中心,2004年;又刊朱士光、肖愛玲編輯:《西部大開發與生态環境可持續發展》,三秦出版社,2006

《鄭州商城的重城形态與内部結構分析》,《鄭州商都3600年學術研讨會暨中國古都2004年年會論文選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史念海教授與中國曆史農業地理學》,《淮陰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曆史學》2002年第3期、《地理》2002年第2期全文轉載)

《中國地圖學史研究的一部力作》,《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1

《論先秦人地關系的和諧觀》(第一作者),《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

《〈黑城出土文書〉中所見元代亦集乃路的灌溉渠道及相關問題》,《西北民族論叢》第一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中國曆史時期氣候變化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陝西曆史博物館館刊》2001年第8

《抗戰期間西京陪都委員會在古都西安文物保護方面的貢獻》,《陝西曆史博物館館刊》2002年第9

《北宋東京水門考》,《陝西曆史博物館館刊》2004年第11

《濮陽城區若幹曆史地理問題考證》,《中國古都研究》第15輯,三秦出版社,2004

《元代至清末西安城市形态與結構的演變》,《中國古都研究》第20輯,2005

《唐末五代長安城的形制和布局特點》,《論唐代城市建設》,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

《抗戰時期陪都西京籌備計劃與西京市區分區方案》,《新世紀西安曆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論文集》,陝西人民出版社,2003

《〈水經注·河水〉所見曆史地理問題考證》,《史念海教授紀念文集》,三秦出版社,2006

《秦直道不經過上郡及其屬縣陽周的證據與原因》,《秦都鹹陽與秦文化研究》,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水經·渭水注〉若幹曆史水文地理問題研究》,《隴右文化論叢》第二輯,甘肅人民出版社,2005

《南越國都番禺城毀于戰火考實》,《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5

《關于古都廣州曆史文化研究與旅遊開發的若幹問題》,《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第6

《隋唐行宮制度與宮廷革命——兼論陳寅恪“玄武門學說”之拓展》,《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新華文摘》200816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8年第10期轉摘)

The Xian city frame evolution form the Yuan to the Late Qing dynasty,載于Xian-an ancient city in a modern world evolution of urban form 1949-2000,edited by Brano Fayoolle, Editions Recherches/Ipraus2007

《清代廣州至澳門的内河水道考》,《澳門曆史研究》2007年第6

《大黃滘地名考》,《嶺南文史》2007年第4

《曆史地理學視野下的中國近代社會史研究》,《學術月刊》2006年第3期(《新華文摘》2006年第12期轉摘;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近代史》2006年第9期全文複印);

《李長傅先生對南洋曆史地理研究的貢獻》,《南方開發與中外交通——2006年中國曆史地理國際學術研讨會》,西安地圖出版社,2007

《民國開發西北時期人工林成活率研究》,《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3

《新疆古代民族居住生活方式及其環境影響因素——以公元514世紀的吐魯番地區為中心》,《暨南史學》第四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5

《隋唐行宮制度與中央政治空間的變化》,《暨南史學》第五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7

《近代廣州城西南的“澳門航道”與劃船比賽》,《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6期;

《元代嶺南地區的移民屯墾與水利建設》,倪根金主編:《傳統農業與鄉村社會研究》,(台灣)萬人出版社,2008

《秦的聖都制度與都城體系》(第二作者),《考古與文物》2008年第1

《宋金元時期隴西、青東黃土高原地區城鎮的發展》(第二作者),《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044

《陝甘甯邊區移民的來源與安置》(第二作者),《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052

《清末民初陝北天主教傳播過程時空特征分析》(第二作者),《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061

《李長傅先生對曆史地理學理論的探索》,王社教、張萍編輯:《曆史地理學研究

的新探索》,三秦出版社,2008

《略論南漢政權對唐朝都城管理制度的模仿》,左鵬軍主編:《嶺南學》第一輯,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

《釋近代西方文獻所記廣州城西南的“澳門航道”》,《澳門文獻整理研究暨數字化論集》上冊,澳門近代文學學會,2008

《近代廣州城西南的“澳門航道”與劃船比賽》,《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近代史》2009年第7期全文複印)

《中國都城地理學若幹問題刍議》,《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人大複印《地理》200910月第5期)

《遼、西夏、金都城建設對中原制度的模仿與創新——兼論唐、宋都城制度對少數民族都城之影響途徑》(第二作者),《中民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

《新疆の古代民族の居住方法と環境の與えた要因—5-14世紀の高昌地區を中心に—》,妹尾達彥編集《都市と環境の曆史學》第2集,株式會社理想社,2009

<中國叢報>所見清代由廣州經香山至澳門的内河水道》,林有能等主編《香山文化與海洋文明第六次海洋文化研讨會論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

《良溪古村落的意象特性與景觀保護》,《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4

《中英關閘戰事之真相》,《澳門研究》第54期,2009

《民國前期廣州城市交通發展與市民生活》,《民國廣州城市與社會研究》,廣東經濟出版社,2009

《自宋至明“羊城八景”之演變》(第二作者),左鵬軍主編:《嶺南學》第二輯,中山大學出版社,2008

《略論中英澳門關閘之戰的時間、起因和影響》,《澳門曆史研究》第八輯,2009

《古都西安城市更新模式與新世紀城市更新戰略》,朱士光主編《長安學叢書·曆史地理卷》,陝西師範大學出版、三秦出版社,2009

《中國赴新加坡留學潮解析》(第二作者),《東南亞縱橫》2010年第2

《清代直隸的留養局及其運作機制》(第二作者),《暨南史學》第六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9

《乾隆前期直隸留養育局的空間分布特點及其原因分析》(第二作者),《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10年第2

《近代江門的僑資房地産業及其對城市建築景觀的影響(18621949)》,《華僑華人曆史研究》2010年第2

《李長傅對南洋曆史地理文獻的整理與校釋》(第二作者),《東南亞縱橫》2010年第5

《費孝通城鄉社會研究的曆史地理學視野》,《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人大複印《地理》2010年第6期)

《中英澳門關閘之戰的初步研究》,《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全國高校文科學報文摘》2010年第5期)

《南越國都番禺城形态結構特征及其河洛文化底蘊》,《河洛文化與嶺南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碑刻所見清代廣東地區涼亭及其施茶風俗》,倪根金主編《梁家勉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文集》,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

《秦南海郡轄南海縣說商榷》,《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10年第4

《明清時期隴西、青東黃土高原地區的城鎮發展》,《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0106

《北宋以前河洛都市文化對廣州城市規劃的影響》(第二作者),《地域研究與開發》2011年第1

<望夏及其附近村落地圖>初步研究》,澳門《文化雜志》第七十七期,2010年冬季刊

《明清小冰期的珠江三角洲農業及其對海外移民的影響》,《農業考古》2011年第1

《明清東莞城市形态及其内部結構的演變》,東莞市政協、太阳集团app首页曆史系主編《明清時期珠江三角洲區域史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2011

《從曆史地名學視角看珠玑巷移民對珠江三角洲的開發》,石堅平主編《良溪古村與珠玑移民》,中國華僑出版社,2011

《從新會到澳門:近代西江流域的水路交通》,林廣志、呂志鵬主編:《“盧九家族與華人社會”學術研讨會論文集》,澳門民政總署文化康體部,2010

《辛亥革命時期華僑經濟援助的地域變遷及其原因》,《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5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近代史》2012年第1期全文複印)

《山西尚武民風的時空演變與分異研究》(第二作者),《山西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5

<澳門專檔>所見葡漢雙語澳門地圖及其相關問題》,《澳門曆史研究》第十輯,2011

《華僑華人曆史地理研究刍議》(第二作者),《東南亞縱橫》2012年日第1

《黃泛平原古城鎮水域景觀曆史地理成因初探》,《地域研究與開發》2012年第1

1909-1911年孫中山轉赴美洲籌款原因再析》(第二作者),《長白學刊》2012年第2

《十九世紀澳門葡人天主教公墓研究》,《澳門研究》2012年第1

《明廣東新安縣立縣時間考》,周長山、林強主編《曆史、環境與邊疆——2010年中國曆史地理國際學術研讨會論文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葡萄牙與茶在歐洲的傳播、種植》,《農業考古》2012年第2

《清明時節憶先師》,張世林主編《想念史念海》,新世界出版社,2012

《中國古都學與中國都城地理學的幾個理論問題》,陝西師範大學西北曆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

《史念海先生百年誕辰紀念學術論文集》,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2

《問學追憶》,陝西師範大學西北曆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編《河山之戀:史念海先生百年誕辰紀念冊》,2012

《明清時期珠江三角洲城鎮城外街區的擴展——以明清東莞縣城為中心》,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

《輿地、考古與史學新說》,中華書局,2012

《南越國都番禺城形态結構特征與形成原因》,左鵬軍主編:《嶺南學》第4輯,中山大學出版社,2011

《曆史地理學視野下的澳門學研究》,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4

<青洲附近圖>的初步研究》,《澳門曆史研究》第11輯,2012

《漢靈關新考:兼論靈關道的走向及相關地理問題》,《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

《近代廣州僑資房地産業與城市空間結構的變遷》,《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

《澳門半島葡人早期居留地問題的再研究》,《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

《明代兩廣總督府址變遷考》,《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13年第3

《明嘉靖、萬曆年間南海海防體系的變革》(第二作者),《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3年第3

《澳門仁慈創辦時間考》,《澳門研究》2013年第3

《漢代西南之“徼”與徼外地理概念考論》,《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4

《論中國市轄區形成的曆史過程》(第二作者),《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5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3年第6期轉摘)

《關閘的變遷及其街道的拓展》,林廣志、呂志鵬主編《澳門街道:城市紋脈與曆史記憶學術研讨會論文集》,澳門民政總署文化康體部,2013

《南漢國都興王府城形态特征初探》,《中國古都研究》2013年第1

1908年澳門仁慈堂助赈廣東三江水災考》,《文化雜志》中文版88期,2013年秋季号

《澳門關閘的曆史變遷》,《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13年第1.

《仲振履的海防實踐與海防思想》,《明清海防研究》第七輯,廣東人民出版社,2013

.異質文明相容共生:澳門風物志》,《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321A05

《基于聚落地名的鹽池縣人地關系狀況研究》(第二作者),《地域研究與開發》2014年第1

《明代廣東倭患、抗倭及海防衛所若幹問題》,《中國曆史地理研究》第6輯,西安地圖出版社,2014

《宋元明清時期佛山地區土地利用狀況》,太阳集团app首页中國文化史籍研究所、江門市檔案局主編《陳樂素先生誕生一百周年紀念文集》,山東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2014

《澳門媽祖信仰的形成及其擴展》,《澳門研究》2014年第2

《華僑華人曆史地理研究的理論構建》,《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926日《人文嶺南·學界》02

《明清廣州府土地開發特征研究》(第二作者),《社會科學家》2014年第7

《澳葡政府在離島地區的早期政治架構》,《海島迴瀾》第6期,2014

《澳門仁慈堂建築特色的演變》,《澳門曆史研究》第13輯,2014

<盟水齋存牍>所見明末赴澳門募兵事件與追饷問題》,《明清海防研究》第八輯,廣東人民出版社,2015年。

<香山縣屬澳門一覽圖>的初步研究》,《暨南史學》第九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澳門離島地區采石業的發展》,《海島迴瀾》第7期,2015

《澳門媽祖信仰形成、擴展及其與中西宗教的交融》,《海洋史研究》第八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

《澳門仁慈堂慈善機構的發展》,《澳門曆史研究》第14輯,2015

《葡萄牙人初達廣東沿海地點為上川島說再考證》,《海島迴瀾》第8期,2015

.新發現紀昀所修改之四庫提要》(第二作者),《江漢論壇》2015年第12

《明清時期東莞的商業化與城鎮的發展》,東莞市政協、莞城區辦事處編:《東莞地方文獻整理與東莞學人研究文集》,齊魯書社,2015

《明代鎮守廣東總兵設置考》(第二作者),《暨南史學》第十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澳門開埠與明代廣東海防形勢的變化》,《國家航海》第十四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東西洋考>所見的“番禺地名釋文商榷——兼說明清時期以番禺代指廣州之情況》,李勇先主

《曆史地理學的繼承與創新暨中國西部邊疆安全與曆史治理研究——2014年中國地理學會曆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學術研讨會論文集》,四川大學出版社,2015

《民諺“兩龍不認順”産生的時間和背景》,龍江鎮人民政府編:《兩龍文化研讨會論文集》,花城出版社,2015

《從<賢博編>看明代文人葉權的海防思想》,《安徽史學》2016年第2

《有心者的記述:<賢博編>所見葉權的海防思想和治澳策略》,《澳門研究》2016年第1

《王臨亨<粵劍編>所見明代廣東海防史料的價值》,《明清海防研究》第九輯,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

《明代廣東倭患的時空分布特征研究》,《暨南史學》第十二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

《新橋:從鄉村到城區的曆史變遷》,《澳門研究》2016年第4

《英藏廣州城郊洪兵分布形勢圖繪制時間再探》,《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17年第1

《明清廣州府治南海、番禺二縣說商榷》,《暨南史學》第十三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

《明清珠江三角洲城鎮發展與區域生态環境演變的互動特點與規律》,蔣斌、王曉主編《廣東社科科學年鑒(2014年)》,廣東人民出版社,2017

《明代福建月港“二十四将”叛亂與設縣問題再研究》(第二作者),《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7年第2

Yuqiong liu ,Hongqi Wu.On Western People's Cogition of China's Territoty In the First Half of 19th Century form Their Translations of the Nantional Name of China——Based on The Chinese Repository.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lobalization:Challenges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American Academic Press(鹽湖城:美國學術出版社),2017

《清至民國時期葡萄牙人對澳門海域管轄權的觊觎與争奪》,《安徽史學》2017年第5

<公案簿>所見19世紀澳門與巴達維亞的海上交通》,《澳門曆史研究》第16輯,2017

《祥興元年廣州升府的名稱當為翔龍府》,《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17年第4

《明清時期羅定南江流域的軍事布防與道路開發》,王元林、劉炳權主編《羅定:南江古道與“一帶一路”文化論壇論文集》,廣東旅遊出版社,2017

《嘉靖四十三年“三門之役”之具體戰場考實》,《澳門研究》20173

《南宋祥興元年升廣州為府及元初改路考實》,《曆史地理》第36輯,複旦大學出版社,2018

《嘉靖四十三年“三門之役”的戰場及相關問題研究》,《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18年第2

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吧國公堂的房屋典當經營——以《公案簿》第1314輯資料為中心》,《華僑華人曆史研究》2018年第2

《民國時期粵海道的設置時間與治所問題》,廣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編《文化傳承與理想廣州——2017年廣州學學術報告會論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2018

《英藏近代中文輿圖注記标簽疑誤情況研究》(第二作者),《文獻》2018年第6

19世紀60-70年代澳門出洋華工航行途中死亡率研究》,《澳門曆史研究》第17輯,2018

《杜臻<粵閩巡視紀略>在研究明清廣東海防地理上的價值》,李慶新、胡波主編《東亞海域交流與南中國海洋開發(下)》,科學出版社,2017

《澳門海洋文化形成與發展的地理環境》,《南國學術》2019年第1

18世紀末至20世紀初吧城華人社會房屋租賃問題研究——以<公案簿>1-14輯資料為中心》,《八桂僑刊》2019年第2

《民國時期梅縣城區市政建設及對經濟的促進》(第二作者),《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7

《民國時期梅縣城區的近代化進程》(第二作者),《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3

《民國時期廣東台山僑彙網絡的變遷——以<新甯雜志>的資料為中心》(第二作者),《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5

《神權崇拜與權力塑造:漢武帝長安與奧古斯都羅馬城市建設比較研究》(第二作者),《暨南史學》第19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19

《光緒年間張之洞對瓊、廉地區海防的經營》,《明清海防研究》第11輯,廣東人民出版社,2020

《鴉片戰争以後葡萄牙人對澳門海域管轄權的侵占》(第二作者),《明清海防研究》第11輯,廣東人民出版社,2020


承擔課題


“多卷本《中國曆史城市地理》”,教育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司,教育部直屬高校重點項目,2005

“近1000年來黃土高原地區小城鎮發展與環境影響因素研究”,教育部社政司,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重大項目,20012005

“中國古代都城内部空間結構演變及其規律研究”,教育部社政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劃基金項目,20012005

“新疆地區曆史時期各民族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變遷相互作用研究”,教育部社政司,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子課題《新疆地區曆史時期民族社會發展與環境變遷》,20032005

“西部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态環境重建研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子課題《城市化與生态型小城鎮建設》,20052007

“南越與南漢國都形态特征與形成原因研究”,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一五”規劃課題,20062008

“兩漢時期廣州城市衰落與嶺南經濟空間格局變動”,廣州市社會科學聯合會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20072009

“漢唐時期都城體系、形态結構與功能演變研究”,太阳集团app首页人文社會科學發展基金項目,20052008 

“近代廣東僑鄉城鎮發展與與環境影響因素研究(18401949)”,20096月,太阳集团app首页211工程三期重點學科建設項目“中外關系與華僑華人”預研項目,20092010

“曆史地理學方法論的探索與實踐”,太阳集团app首页2009年度研究生教材資助項目

《澳門地區曆史地理研究(上)》,澳門文化局學術研究課題,2009——2011

“明清珠江三角洲城鎮發展與生态環境演變互動研究13681911”,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20102014

“高校跨學科研究性教學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2012年度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20122015

“高校跨學科研究性教學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太阳集团app首页第十三批教學改革重點項目,20112013

“澳門文化遺産叢書·仁慈堂”,澳門特别行政區文化局委托工作項目,20132015

“環南海曆史地理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項目,子課題“環南海曆史軍事地理研究——以廣東海防地理與軍事經略為中心”,20122019

“廣東曆史海防地理研究·明代卷”鴉片戰争博物館科研項目,20132015

“教學改革實踐中的跨學科研究性教學課程開發與教材建設”,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培育項目,20152018

“教學改革實踐中的跨學科研究性教學課程開發與教材建設”,太阳集团app首页教學成果獎培育項目,20152018

 “生态環境與曆史變遷”,太阳集团app首页本科重點教材資助項目,20162018

 “近代廣東僑資房地産業發展與僑鄉城鎮空間結構變遷研究(1840-1949)”,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般項目,20162020

 “鴉片戰争後港澳對外貿易文獻整理與研究”(參加人),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項目,20172021

 “宋元以來珠江三角洲海岸帶環境史料的搜集、整理與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項目,子課題“珠江三角洲海灣城市港口水環境變遷史料搜集與研究”,20202023


主講課程


曆史地理概論、曆史城市地理、區域曆史地理專題 、中國曆史地理專題、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國近現代經濟史研究、港澳史研究專題、文化遺産通論、生态環境與曆史變遷。


主要榮譽與獎勵


20009月,入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人文社會科學)

20024月,獲陝西師範大學學科建設貢獻一等獎

199712月,《西安曆史地圖集》(參著成果),獲新聞出版署,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199812月,《西安曆史地圖集》(參著成果),獲全國普通高校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曆史學類一等獎

19995月,《元代農業地理》,獲陝西省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199911月,《元代農業地理》,獲西安市第三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0031月,《史念海教授與中國曆史農業地理學》,獲西安市第四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0031月,《黃河文化叢書·住行卷》,獲西安市第四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0071月,《西安的曆史變遷與發展》,獲西安市第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0067月,馮文德《20世紀香港飲食文化的變遷》,獲《2006年本科生優秀畢業論文設計(論文)獎》,本人為指導教師

太阳集团app首页特聘教授(20068月至200910月),聘期考核優秀

20137月,榮獲2013年優秀研究生導師榮譽稱号,太阳集团app首页

20126月,入選太阳集团app首页本科教學核心團隊成員

201710月,《明清珠江三角洲城鎮發展與生态環境互動研究》,獲廣東省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聯系方式


 電子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