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小英 教授
王小英(1982- ),女,河南輝縣人,文學博士,現為太阳集团1088vip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網絡文藝與比較文學方面的研究,主要理論興趣為符号學、叙述學。1999-2003年就讀于河南師範大學太阳集团1088vip,2004—2010年就讀于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分别獲文學碩士、文學博士學位。2010年7月至2019年7月于西北師範大學太阳集团1088vip工作,期間獲評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9年8月入職太阳集团1088vip,獲評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四川大學符号學-傳媒學研究所特約研究員,文化與傳播符号學分會理事,網絡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網絡文學研究》集刊(中國網絡文學中心、四川省作協合辦)編委,多家CSSCI期刊/輯刊審稿專家。出版《網絡文學符号學研究》《媒介突圍:網絡文學的破壁》等專(編)著5部,在《中國比較文學》《現代傳播》《當代外國文學》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曾獲第十六屆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入選西北師範大學第二、三屆“青年教師教學科研之星”。
1.網絡文藝與符号學;
2.比較文學與外國文學;
1.專著《網絡文學符号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1月
該書于2016年5月榮登“百道好書榜”,2018年榮獲“第十六屆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級學會獎,每兩年評選一次)。
2. 專著《媒介突圍:網絡文學的破壁》,商務印書館,2022年6月
該書入圍2022年第七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推優終評作品;
3.參編著作《符号學諸領域》,四川大學出版社,2012年8月;
4.參編著作《傳播符号學訪談錄——新媒體語境下的對話》,四川大學出版社,2017年8月;
5.參編教材《中國現當代通俗小說與網絡小說》,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8月;
(一)網絡文藝與符号學研究
1.《超級符号的建構:網絡文學IP跨界生長的機制》,《中州學刊》2020年第7期;
2.《論融媒體視域下的“中國網絡文學-”》,《學習與探索》2020年第7期;
3.《超長與微短:互聯網時代“文學”的兩幅面孔》,《社會科學》2015年第10期;
4.《穿越小說的情節理路:雙重世界身份與自我》,《中南大學學報》2017年第2期;
5.《網絡小說的視覺化與影視改編》,《中州學刊》2018年第10期;
6.《互聯網時代文學的媒介修辭偏向》,《福建師範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
7.《尋找存在感與制造存在感——網絡小說鍊文本中的符号身份認同》,《中南大學學報》2014年第6期;
8.《論文學網站對網絡文學的制約性影響》,《雲南社會科學》2010年第1期
9.《網絡小說的多樣化傳播研究——兼論網絡小說經典化的可能性》,《福建論壇》 2012年第5期;
10.《網絡文學整合的可能性與現實困境》,《海南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
11.《回望與檢視:網絡文學研究十年》,《山西師大學報》2010年第2期;
12.《廣義叙述學視域中真人秀的“間類”符号特征》,《符号與傳媒》2017年第1期;
13.《論人類傳媒史上的表情包 “拟在場”表演》,《西北師範大學學報》,2020年第4期;
14.《短視頻文藝:文藝大衆化的符号構築與接受》,《南京社會科學》2022年第9期;
15.《微文化·交互性·像似符:短視頻的符号互動與文本構成》,《福建師範大學學報》2023年第1期;
(二)比較文學與外國文學研究
1.《全球化語境下的倫理符号學研究進路》,《中國比較文學》2018年第3期;
2.《“絲綢之路”的語言學命名及其傳播中的話語實踐》,《現代傳播》2017年第11期;
3.《“中國故事”的叙述策略與傳播認同機制——基于彼得·海斯勒非虛構小說“中國三部曲”的考察》,《現代傳播》2021年第11期;
4.《論新世紀美國非虛構小說的中國叙事》,《當代外國文學》2020年第4期;
5.《對話與自省:中國文學批評中的詩教觀——從雅各布森的文學詩性主導觀談起》,《俄羅斯文藝》2015年第3期;
6.《視角偏向與理性自我——卡列甯形象的符号學解讀》,《西安石油大學學報》2014年第3期;
7.《“中項”偏邊與身份焦慮——《紅與黑》中于連形象的一個符号學解讀》,《湖北工程學院學報》2014年第4期;
8.譯文《孔子學院在美國》,James Liszka撰寫,《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11月18日05版;
9.《三類華人形象——菲律賓英語作家查爾森•王的<安姆考的女人>》,《中外文化與文論》2008年第2期。
10.《人文知識分子的批判、自信與地位——以“厄普代克在中國(1975——1985)”為視角的考察》,《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2期
(三)教學論文
1.《财經思維與當下的本科生教學改革——以外國文學教學為例》,《教育評論》2022年11期;
1.主持2022年太阳集团app首页海外華文文學與華語傳媒研究中心自設項目“新世紀中國文藝國際傳播的符号學研究”(在研);
2.主持2016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絲綢之路文化的網絡符号生産與認同機制研究” (結項) ;
3.主持2017年國家社會科學重大招标項目《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文化産業合作共赢模式及路徑研究》(17ZDA044)子課題一《絲路經濟帶文化産業國際合作共赢的背景、發展曆程與相關理論》 (在研);
4.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網絡文學的文化傳承與海外傳播研究”(在研);
5.參與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項目“當代中國文化現狀與發展的符号學究”( 結項) ;
6.主持太阳集团app首页第二十二批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港澳台僑學生專項)“港澳台僑學生分流教學後的因材施教與因時施教研究——以外國文學史教學為例”(結項)
7.主持2011年西北師範大學青年教師科研能力提升計劃一般項目“符号學視域下的網絡小說生成傳播研究”(結項);
8.主持2014年西北師範大學青年教師科研能力提升骨幹項目“互聯網時代‘絲綢之路’文化符号的生産機制研究” (結項);
1.2018年10月13日,跨學科研究著作《網絡文學符号學研究》一書,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二十屆學術年會”上榮獲“第十六屆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2.2016年當選西北師範大學第二屆“青年教師教學科研之星”
3.2018年當選西北師範大學第三屆“青年教師教學科研之星”
163郵箱:wangxiaoying19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