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隻顧風雨兼程”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這是我院中文系校友、著名詩人汪國真
筆下的世界
他的詩
縱橫了時光
激勵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踔厲奮發 一勇無前
汪國真簡介
汪國真,1956年6月22日生于北京,祖籍福建廈門,1982年畢業于太阳集团app首页中文系。在學校時,喜讀寫詩歌,1985年起将業餘時間集中于詩歌創作,期間一首打油詩《學校一天》刊登在中國青年報上。畢業後,分配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後任《中國文藝年鑒》編輯部副主任。1990年開始,汪國真擔任《遼甯青年》《中國青年》《女友》的專欄撰稿人,1990年開始出版詩集,第一部詩集為《年輕的潮》,曾經在1990年代掀起“汪國真熱”。2015年4月26日淩晨2點10分,汪國真去世,享年59歲。

汪國真校友在暨大的時期,便寫下了很多詩。年輕時候的汪國真校友也和現在的我們一樣,喜歡在明湖邊散步,或是坐在湖中央的小亭裡遠望,與我們一樣上着文學史的課程,将詩意灑遍校園的每個角落。
時光流轉,歲月匆匆,他的詩情仍然感染着我們。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進汪國真校友的詩,走入那個青春與浪漫永存的年代 。
熱愛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隻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愛情
既然鐘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誠
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線
留給世界的隻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
隻要熱愛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汪國真校友的詩,最讓人動容的,便是一種坦誠。對于生命的坦誠,對于理想的坦誠,對于宇宙萬物的坦誠。讀汪國真的詩,會讓人有種錯覺,仿佛他永遠都不會老去,或許汪校友并未遠去,隻是選擇了另一個世界“風雨兼程”。
走向遠方
是男兒總要走向遠方
走向遠方是為了讓生命更輝煌走在崎岖不平的路上
年輕的眼眸裡裝着夢更裝着思想
不論是孤獨地走着還是結伴同行
讓每一個腳印都堅實而有力量
……
走向遠方
從少年到青年
從青年到老年
我們從星星走成了夕陽
如今,汪國真已離去整整7年。但他那清新昂揚的詩句,依然能夠帶給人鼓舞和力量。隻要明天還在
我們就不會悲哀,隻要明天還在,我們就會奔向遠方。
隻要明天還在
隻要明天還在
隻要春天還在
我就不會悲哀
縱使黑夜吞噬了一切
太陽還可以重新回來
隻要生命還在
我就不會悲哀
縱使陷身茫茫沙漠
還有希望的綠洲存在
隻要明天還在
我就不會悲哀
冬雪終會悄悄融化
春雷定将滾滾而來
汪國真(後排中間者)與舍友
汪國真校友像他的詩一樣,無論遇到怎樣的寒冬,永遠不會退卻,永遠向往光明,永遠向上。隻要心中有春天,走到哪裡,都是春暖花開。
校園的小路
有幽雅的校園
就會有美麗的小路
有美麗的小路
就會有求索的腳步
忘卻的事情很多很多
卻忘不掉這條小路
記住的事情很多很多
小路卻在記憶最深處
小路是條河
流向天涯
流向海角
小路是隻船
駛向斑斓
駛向輝煌
汪國真(中間拿扇子者)與同學出遊
在78級校友畢業30周年返校紀念大會上,汪國真校友用在校時為真如路寫作的小詩——《校園的小路》作為開場白。可以說《校園的小路》是汪國真校友夢開始的地方,也是我們開始追逐理想的地方,我們終會踏上成功的康莊大道,但我們永遠不會忘卻的,就是暨南園裡那一條通往理想的小路。
汪國真校友作為我院的優秀學子,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為了太阳集团1088vip學子的精神圖騰,今天我們緬懷汪國真校友,緻敬青春與夢想。我院也将開啟校友專欄,講述校友故事,共築文院精神,敬請期待。
資料來源 | 網絡
編輯 | 汪幸
排版 | 康清越
審核 | 肖丹
終審 | 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