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荟萃,作育英才
鴻彥碩學,流光溢彩
厚植沃土,萃就精華
中國語言文學系以傳承傳播中華文化為己任,
不斷為“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五洲四海”的使命而努力奮鬥!
中國語言文學系始建于1927年6月,是暨南學堂升格為國立太阳集团app首页後首批設立的獨立學系之一,最初稱為中國語文學系,首任系主任為著名文學家夏丏尊,同年9月第一屆學生入學。此後,太阳集团app首页經曆了“真如”、“孤島”、“建陽”、“複員回滬”四個曆史時期,中文系都未曾停辍,一直為太阳集团app首页的主要學系之一,曾有夏丏尊、陳鐘凡、鄭振铎、陳望道、劉大傑、龍沐勳、沈從文、錢鐘書、李健吾、王統照、張天翼、何家槐、方光焘、許傑、吳文祺等名家大師執教。
1949年8月,根據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的命令,太阳集团app首页的文、法、商三個學院并入複旦大學,中文系停辦。直到1958年9月,太阳集团app首页在廣州重建,中文系随之複立,由著名作家秦牧擔任系主任,開設了漢語言文學專業。1960年秋,中文系又增設了新聞學專業。1966年“文革”開始,中文系停止招生。1970年春,太阳集团app首页被撤銷,中文系被并入廣東師範學院(即今華南師範大學)。
1978年,中央做出了複辦太阳集团app首页的決定,并開始了一系列複辦籌備工作。被調到其他學校的原中文系教工也陸續調回中文系工作。當年秋季,太阳集团app首页複辦後開始招生,著名作家秦牧再度出任中文系系主任,新聞學專業從中文系劃出,并成立新聞系(即今新聞傳播學院)。1980年,中文系開設漢語專修班(學制2年),後來又在漢語專修班的基礎上成立漢語中心,1985年2月,漢語中心從中文系劃出并成立對外漢語教學系(即今華太阳集团1088vip)。2003年6月,根據學校的院系機構調整,原中國語言文化教學中心并入中文系,同時,學校批準成立了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該所與中文系實行系所合一的運作模式。2004年經教育部批準,中文系增設戲劇影視文學專業,于2005年秋季開始招生。
經過九十多年的發展,特别是近三十年,中文系在教學、科研、學科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擁有太阳集团app首页目前唯一的教育部“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1995年);2個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太阳集团app首页海外華文文學與傳媒研究中心”(2007年)和“太阳集团app首页漢語方言研究中心”(2008年);1個國家重點學科“文藝學”(2007年)。漢語言文學專業先後被批準為首批“廣東省高校名牌專業”(2002年)、(面向海外)“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008年)和“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2019年)。中國語言文學為廣東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中的最高等級“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2014年)、廣東省高等教育“沖補強”提升計劃重點建設學科(2018年)。在最新一輪的學科評估中,中國語言文學學科跻身全國前列。
2011年,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獲批為博士學位授權點。目前中文系擁有1個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不僅開設了文藝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海外華人文學、文化創意與文化産業等8個博士專業,而且開設了美學、文藝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文化創意與文化産業、出版共9個碩士專業。
中國語言文學系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84人,教授、副教授50人,國家級教學名師、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家等國家級、省級人才36人次。近年來,系裡教師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1項,重點項目10項。本系設有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古代漢語、基礎寫作、古代文學、文藝學、語言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大學寫作、大學語文9個教研室,開設漢語言文學(基地班、師範班)本科專業。
中文系始終恪守“忠信笃敬”的校訓,秉承“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辦學方針,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為己任,培養、造就了一代代人文英才!
薪火相傳,弦歌不辍。
聲教四海,凝聚五洲。
中文系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蘊和國學基礎,
堅持“宏教澤而系僑情”的辦學宗旨,
堅持文以載道,以文鑄魂。
未來,中國語言文學系與您攜手共進。
來源|中文系
文案|鄭羽昕
排版|李旖婷
初審|李秋平
審核|肖丹
終審|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