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 男
籍貫: 山西大同
民族:漢
黨派:中共黨員
職稱:教授 博導
職務:教授
學曆:本科
學位: 學士
1982年 7月畢業于山西大學曆史系考古專業, 獲學士學位
1982年7月—2002年10月 山西大同市博物館,副館長、研究員。
2002年10月—2006年10月 任教于山西大學考古系,教授。
2006年10月至今 任教于太阳集团app首页曆史系,教授。
2008年12月至今 任博士生導師。
漢唐考古
《大同南郊北魏墓群》,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700頁。
主編《北朝藝術研究院藏品圖錄•瓦當》,文物出版社,2016年5月
《北魏平城考古研究---公元五世紀中國都城的演變》,科學出版社,2017年。
《大同東郊北魏元淑墓》,《文物》1989年第8期。
《元淑墓志考釋——附北魏高琨墓志考》,《文物》1989年第8期。獲山西省曆史學會優秀論文三等獎。
《大同市南郊金代壁畫墓》,《考古學報》1992年第4期。
《大同南郊北魏墓群發掘簡報》,《文物》1992年第8期。
《雲岡發掘記》(譯文),《山西省考古學會論文集二》,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日本博物館的觀衆服務系統》,《中國博物館通訊》1994年第2期。
《大同市祁家坡北魏墓發掘簡報》,《文物季刊》1995年第1期。
《大同市西郊元墓發掘簡報》,《文物季刊》1995年第2期。
《流散在日本的雲岡石窟雕像》,《中國曆史博物館館刊》1999年第1期。
《大同華嚴寺研究》,《文物季刊》1999年第2期。
《北魏平城明堂遺址研究》,《中國史研究》2000年第1期。獲山西省第四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大同南郊北魏墓群M107發掘報告》,《北朝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8月。
《大同智家堡北魏墓石椁壁畫》,《文物》2001年第7期。獲山西省社科聯2001年度“百部(篇)工程”二等獎。
《大同市北魏平城明堂遺址1995年的發掘》,《考古》2001年第3期。
《北魏平城明堂遺址再研究》,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編《北朝研究》第二輯,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大同遼代壁畫墓刍議》,《遼金史研究》第6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北方文物》1994年第2期,
“The Mingtang Side at Pingcheng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in Datong City,Shanxi Province”,Chinese Archaeology ,volume2, 2002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大同市區發掘大型建築遺址北魏平城宮殿漸露端倪》,《中國文物報》2003年12月17日,總第1174期。
《北魏石雕三品》,《文物》2004年第6期。
《薩珊波斯與北魏平城》, 《敦煌研究》2005年2期。
《山西大同市遼代軍節度使許從贇夫婦壁畫墓》,《考古》2005年8期。
《大同操場城北魏建築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2005年第4期。
《北朝時期絲綢之路輸入的西方器物》,《4—6世紀的北中國與歐亞大陸》,科學出版社,2006年。
《試論大同南郊北魏墓群的族屬》,《山西省考古學會論文集》第四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山西大同市遼墓的發掘》,《考古》2007年第8期。
《試論大同操場城北魏建築遺址的性質》,《考古》2008年第2期。
《平城考古的新發現》,《北魏時代の平城と雲岡の曆史考古學研究--------平成17年度~平成19年度科學研究費補助金基盤研究B研究成果報告書》,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2008年。
《山西漢代城址研究》,平成17~19年度科學研究費補助金基盤C研究成果報告書《漢代北方境界領域における地域動態の研究》,日本國立民俗博物館編,2008年。
《論“鍮石”》,《敦煌研究》2009年第4期。
《遼許從赟墓志略考》,《文物世界》2009年6期。
《平城考古七十年》,《北朝研究》第七輯,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編,科學出版社,2010年。
《東魏北齊墓葬壁畫中的蓮花紋》,《北方文物》,2010年1期。
《漢代城牆淺議》,《中原考古》,2010年2期。
《丹揚王墓主考》,《文物》2010年第5期。
《山西大同北魏西冊田制陶遺址調查簡報》,《文物》2010年第5期。
《山西漢代古城址研究》,《暨南史學》第六輯,2009年12月。
《北魏平城的佛寺——從日本東京書道博物館藏北魏神四年造塔記談起》,《學習與探索》2010年第3期。
《北魏平城長慶寺造塔磚銘考略》,《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年1期。
《北魏平城明堂遺址研究》,(韓國)海東文化财研究院《海東文化論叢》2011年。
《北魏平城長慶寺造塔磚銘》,《中國書法》2011年8期。
《山西右玉縣中陵古城的調查與試掘》,《考古》2011年第10期。
《山西大同小坊城遺址的調查試掘與收獲》,《中國文物報》2011年10月21日4版。
《試論山西漢代城址》,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編《有實其積——紀念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六十華誕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
《北朝瓦文考略》,《華夏考古》,2013年1期。
《絲綢之路與北魏平城》,《太阳集团app首页學報》2014年第1期。
《鞶囊考》,《文物》2014年第4期。
《再議“下颌托”》,《暨南史學》第九輯。
《下颌托與祆教無關》,《中國文物報·文物考古周刊》2014.10.24。第6版。
《“巴丹”考》,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邊疆考古研究》第16輯。
《<王遇墓志>再考》,樓勁主編《魏晉南北朝史的新探索——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十一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讨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9月。
《東魏高唐縣開國男穆瑜及夫人陸氏墓志考釋》,《暨南史學》第十一輯。2015年11月。殷憲主編《北朝藝術研究院藏品圖錄•墓志》,文物出版社,2016年。
《試論晉冀豫地區北朝石窟寺的地理分布》,《北朝石窟寺》第六輯,2016年1月。
《李殿林墓志考釋》,《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6年第5期。
《北朝瓦當研究》,《北朝藝術研究院藏品圖錄•瓦當》,文物出版社,2016年5月
《北齊馬頭墓志考釋》,殷憲主編《北朝藝術研究院藏品圖錄•墓志》,文物出版社,2016年。
《民族遷徙與明清時期廣東連山的政區演變》,《暨南史學》第十三輯,2017年5月。
《山西大同縣小坊城遺址的調查與試掘》,《邊疆考古研究》第20輯,2017年.
《清代四川地區湖廣會館的産生與社會整合》,《三峽論壇》2017年第4期。(何緒軍)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北魏平城考古研究——公元五世紀中國都城的演變”, 2012年6月—2015年10月,主持人。
國家文物局項目:
“山西漢代古城址調查”,2008年6月—2009年12月,主持人。
“山西漢代古城址調查”,2010年6月—2011年12月,主持人。
“山西漢代古城址調查”,2012年6月—2015年10月,主持人。
教育部古委會項目:
“《河朔訪古記》整理與研究”,2013年9月—2015年5月,主持人。
中外合作項目:
“北魏時代の平城と雲岡の考古學研究”,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合作項目。2005年5月—2007年12月,中方負責人。
“漢代北方境界領域における地域動態の研究”,日本國立曆史民俗博物館合作項目,2005年11月—2008年5月,中方負責人。
橫向委托項目:
“山西省館藏文物普查”,山西省文物局,2002年—2003年,參與。
“大同南郊北魏墓群發掘報告整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2002年—2004年,主持人。
“山西省博物館的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山西省文物局,2003年8月—2003年12月,主持人。
“小浪底庫區上亳新石器遺址考古發掘”,山西省考古研究所,2004年8月—2005年4月,主持人
“垣曲上亳新石器遺址考古發掘資料整理與研究”,2004年8月—2005年5月。參與。
“望狐遺址考古發掘與整理”,2010年7月—12月。主持人。
其他類型項目:
“北魏遼金考古發掘報告及出土文物研究”,山西大學人文科研基金項目, 2004年10月—2006年7月,主持人。
“北魏平城與北朝考古研究”,太阳集团app首页人文社會科學發展基金項目,2007年5月—2010年5月,主持人。
博物館學,魏晉南北朝考古,漢唐考古專題
兼任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理事,中國遼金史學會理事,山西省考古學會理事,雲岡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山西北朝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央電視台《千秋史話》、《國寶檔案》等欄目學術顧問。
曾獲山西省社科論文二等獎
電子郵件: wyt0815@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