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app首页文史學科始創于1927年,太阳集团1088vip創立于1929年,是我校成立最早的學院之一。學院文、史、哲學科門類齊全,現設中國語言文學系、曆史學系、中國文化史籍研究所、中外關系研究所和哲學研究所5個系級教學科研單位,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目前擁有漢語言文學、曆史學2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世界史),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世界史、哲學),以及文物、博物館、出版3個專業學位碩士點。
學院現有在讀本科生986人,在讀研究生872人,其中博士生221人,碩士生651人(2023年9月統計),可以滿足修讀不同層次課程(含雙學位)、實現全方位多層次學術交流的需要。
太阳集团1088vip自建院以來,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蘊和國學基礎,堅持“宏教澤而系僑情”的辦學宗旨,培養和造就了一代代人文英才,成為太阳集团app首页辦學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響的學院。在太阳集团1088vip90多年的辦學曆史中,名家荟萃,人才濟濟,鴻彥碩學,流光溢彩,有雲蒸霞蔚之盛。1949年以前,太阳集团1088vip在随學校輾轉遷徙的20年中,文脈始終赓續不斷,先後有陳鐘凡、鄭振铎等13位著名學者擔任院長,夏丏尊、許德珩、周谷城、何炳松、梁實秋、沈從文、李健吾、錢鐘書、洪深、曹聚仁、沈端先(夏衍)等一大批名彥學者在各系親執教鞭,授業解惑。1958年重建以來,有朱傑勤、金應熙、陳樂素、陳序經、蕭殷、黃轶球、何家槐、郭安仁(麗尼)、秦牧等著名專家學者在此任教。
近年來,學院在學科建設、黨建思政、平台建設、人才隊伍建設、教學科研、學術交流方面捷報頻傳:漢語言文學、曆史學兩個本科專業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文藝學為國家重點學科,中國語言文學為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廣東省高等教育“沖補強”提升計劃重點建設學科,中國史為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在2013年1月教育部公布的全國高校學科評估排名中,中國語言文學評估結果優異;在2017年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學科評估結果優異。在最新一輪的學科評估中,學院學科發展進步顯著,中國語言文學學科跻身全國前列。
學院緊緊圍繞思想政治建設、學科專業建設、文化氛圍建設,以傳承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文德人,打造“文以載道,以文鑄魂”基層黨建品牌,聯合開辦“忠信笃敬人文菁英班”,構建思政引領下的多維立體育人模式。多個支部入選全國、省級黨建樣闆支部。
學院學科優勢明顯,教學、科研實力強勁,擁有教育部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中國文藝評論基地、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廣東省嶺南數字人文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30多個教學、科研平台。2020年9月,太阳集团app首页中華文化港澳台及海外傳承傳播協同創新中心獲教育部認定為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該中心及其主平台中華文化研究院挂靠太阳集团1088vip。中心緻力于打造文化傳承傳播高端平台,助力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中華文化港澳台及海外傳承傳播協同創新中心架構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級重要人才、省級人才56人次。學院重視教學與人才培養,構建并獲批了一批國家級、省級和校級本科精品課程、教育部研究生教育課程思政示範課程;教師在國家級、省級教學競賽中屢獲佳績。
學院高度重視人才培養,開啟“文史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創建首屆“振铎班”,開展“本科生國家社科基金助研計劃”“港澳台僑學生中華文化傳承人計劃”,實施“研究生創新和學術交流支持計劃”,舉辦“文史哲學科研究生創新論壇”,緻力于培養具有深厚人文底蘊的文史創新型人才。
太阳集团1088vip科研實力強勁,成果豐碩。截至2023年底,學院獲批國家級重大項目27項、重點項目25項,是全校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重點項目獲批數量最多的學院。學院教師在《中國社會科學》發表論文9篇,有2部著作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36項,獲國家級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0項,其中詹伯慧教授等主編的《漢語方言學大詞典》榮獲一等獎,實現我校在教育部一等獎上的突破。
學院加強學術文化品牌建設,舉辦世界華文文學大會、青年漢學家計劃、完美中華文化使者評選,推動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由詹伯慧教授捐資,設立了南方第一個語言學獎——太阳集团app首页詹伯慧語言學獎;承辦莊重文中國非虛構文學獎、潮學終身成就獎、潮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評選,舉辦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家面對面活動,不斷擴大學院的學術影響力。
聲教暨南,文潤四海;赓續文脈,開啟新篇。太阳集团1088vip将始終以傳承傳播中華文化為己任,不斷為“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五洲四海”的使命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