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聲波

學曆


●陝西師範大學曆史學博士(1987-1989)
●陝西師範大學曆史學碩士(1982-1984)
●西南師範學院曆史學學士(1978-1982)


經曆


●四川大學曆史系助教(1984-1986)
●四川大學曆史系講師(1987)
●四川大學古籍所助研(1989-1992 )
●四川大學古籍所副研究員(1992-1995)
●四川大學古籍所研究員(1995-2003)
●太阳集团app首页曆史系教授(2003-今)
●太阳集团app首页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2005-今)
●中國地理學學會曆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1996-今)
●中國地理學學會曆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2013-今)
●廣東曆史地理研究會會長(2014-今)


學術成果獎勵


◆1986年四川省曆史學會“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曆代黃河流域鐵冶點的地理布局及其演變》(論文),《陝西師大學報》1984年3期;
◆1995年國家教委“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四川曆史農業地理》(專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996年中國地理學會“譚其骧禹貢基金優秀青年著作獎”二等獎:《四川曆史農業地理》(專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000年中國地理學會“譚其骧禹貢基金優秀青年論文獎”二等獎:《唐弱水西山羁縻州與保甯都護府考》(論文),《中國史研究》1999年3期;
◆2001年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三等獎:《唐弱水西山羁縻州與保甯都護府考》(論文),《中國史研究》1999年3期。
◆2011年7月13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授予 “2008~2009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二等獎”:《彜族地區曆史地理研究——以唐代烏蠻等族羁縻州為中心》(專著),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專長


中國曆史地理學、中國邊疆民族史、曆史文獻學 


著作目錄


1、主撰主編著作

《四川曆史農業地理》,獨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新舊五代史地名族名索引》,第一編者,四川辭書出版社2000年;

《宋朝官方文化機構研究》,獨著,天地出版社2000年;

《大元混一方輿勝覽》(整理),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年;

《中國曆史地理研究》第1輯·民族與邊疆曆史地理(主編),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5年。

《中國曆史地理研究》第4輯·南方開發與中外交通(主編),西安地圖出版社2007年。

《彜族地區曆史地理研究——以唐代烏蠻等族羁縻州為中心》,獨著,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年。

《宋會要輯稿·蕃夷道釋》(點校),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年。

《青藏高原曆史地理研究》(叢書主編),四川大學2011年。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獨著,複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

《中國曆史地理研究》第6輯·環南海曆史地理與海防建設(主編),西安地圖出版社2014年。

《四川曆史地理與宋代蜀人地圖研究》,獨著,西安地圖出版社2014年。

《清代廣東鄉都圖裡建置沿革研究》(第三作者),南方日報社2015年。

2、期刊、論文集論文

《曆代黃河流域鐵冶點的地理布局及其演變》,《陝西師大學報》19843期載,人大《報刊複印資料》1985年□期全文轉載;


《隋唐長安龍首渠流路新探》,《人文雜志》19853期載,人大《報刊複印資料》19858期全文轉載;

《不贊成開運河的設想》,《人民日報》19851121

《西安上古時代的人口地理》,《研究生文選》,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年;

《郵票上的日本古代建築》,《外國史知識》19861期;

《鄭伯克段疑不在鄢》,《人文雜志》19864期;

《西漢山陽郡鐵官考》,《中國曆史地理論叢》19871期;

《元代順德等處鐵冶提舉司諸冶考》,《中國曆史地理論叢》19871期;

《〈中國曆史地理簡論〉究竟是怎樣一本書》,第一執筆,《中國曆史地理論叢》19872期;

《北齊白間、大邘二冶考》,《中國曆史地理論叢》19872期;

《唐貞觀十三年政區考辨——兼與賀次君先生商榷》,《中國曆史地理論叢》19882期;

《一個無考漢縣的新線索》,《中國曆史地理論叢》19882期;

《韓遼是否疏鑿了漕渠》,《中國曆史地理論叢》19882期;

《元明清時代四川盆地的農田墾殖》,《中國曆史地理論叢》19884期;

《〈漢書·地理志〉标點辨誤三則》,《中國曆史地理論叢》19884期;

《隋唐長安的水利》,《唐史論叢》第4輯,三秦出版社1988年;(《地理研究》19853期摘要登載);《長安學叢書·曆史地理卷》(朱士光主編)轉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等,20099月;

《一本别具特色的中國人口地理簡明著作》,《人口與經濟》(北京)19892期;

《成都荔枝與十二世紀的寒冷氣候》,《中國曆史地理論叢》19893期;

《四川曆史農業地理概論》,《中國曆史地理論叢》19893期;

《唐貞觀十三年政區考辨()——儒、淳二州考》,《中國曆史地理論叢》19894期;

《唐宋川東盛産藥子之謎》,《中國曆史地理論叢》19894期;

《曆史時期四川手工業原料作物的分布》,《中國曆史地理論叢》19901期;

《明清四川地畝數的評價及其它》,《中國史研究》19901期;

《曆史時期四川糧食作物的地理分布》,《中國曆史地理論叢》19903期;

《宋代中央官學機構考述》,《四川大學學報叢刊》第53(1991)

《都江水利工程的曆史演進》,《中國曆史地理論叢》,19924期;

《宋代宮廷教育機構考述》,《宋代文化研究》第2輯,四川大學出版社1992年;

《巴蜀先民的分布與農業的起源》,《四川文物》,19933期;

《秦漢時代四川的農業開發》,第一作者,《西南師大學報》,19933期;

《黨項發祥地——唐初“河曲十六州”研究》,《曆史地理》第11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宋大禮五使系年》,《宋代文化研究》第3輯,四川大學出版社1993年;

《論四川曆史農業地理的若幹特點與規律》,《四川大學學報》,19941期載,《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CUPA)19946期摘要轉載;

《“河曲十六州”交通與地望考——唐貞觀十三年政區考辨()》,《中國曆史地理論叢》,19942期;

《宋朝地方教育機構考述》,《宋代文化研究》第4輯,四川大學出版社1994年;

《成都平原的南北江》,《中國曆史地理論叢》,19951

《論成都平原的大小江》,《中國曆史地理論叢》,19953

《重話史迪威公路》,第一作者,《中學曆史教學參考》,19958期;

《宋朝官方醫藥衛生機構考述》,《宋代文化研究》第5輯,巴蜀書社1995年;

《〈成都平原的南北江〉補考》,《中國曆史地理論叢》,19961期;

《成都平原的中江與前後江》,《中國曆史地理論叢》,19962期;

《論三峽移民的外遷川西南》,第一作者,《現代企業導刊》19963期;

《論岷山得名與羌、夷的關系》,《民族研究》19963期;

《宋朝官方天文曆法機構考述》,《宋代文化研究》第6輯,四川大學1996年;

《釋“令項”》,《宋代文化研究》第6輯,四川大學1996年;

《三峽移民與川西南開發的新思路》,第一作者,《長江論壇》19971期;

《“積石雪山十一州”考——唐貞觀十三年政區考辨()》,《中國曆史地理論叢》19981期;

《“岷江西山九州”考——唐貞觀十三年政區考辨()》,《中國曆史地理論叢》19982期;

《宋朝官方宗教機構考述()》,《宋代文化研究》第7輯,巴蜀書社1998年;

《中華書局本〈宋史〉禮志标點正誤舉隅》,《宋代文化研究》第7輯,巴蜀書社1998年;

《唐弱水西山羁縻州及保甯都護府考》,《中國史研究》19994期;

《一部精密的文化機器——宋朝文化機構述論》,《四川大學學報》19995期;

《宋朝官方宗教機構考述()》,《宋代文化研究》第8輯,巴蜀書社1999年;

《宋朝官方藝術機構考述》,《宋代文化研究》第8輯,巴蜀書社1999年;

《試論宋朝的羁縻州管理》,《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001期;《宋代文化研究》第13輯轉載,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4月版;

《宋代泸屬羁縻部族及其社會文化再探》,《四川大學學報》20003期;

《試解岩州失蹤之謎——唐五代嶺南道岩州、常樂州地理考》,《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03期;

《唐宋雅州邊外羁縻州部族探考》,《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004期;

《唐宋地理總志從地記到勝覽的演變》,《四川大學學報》20006期;

《宋朝官方圖書機構考述()》,《宋代文化研究》第9輯,巴蜀書社20008月版;

《唐宋泸屬東部羁縻州研究》,《貴州民族研究》20012期;

《曆史時期四川大牲畜養殖的地理差異》,《中國農史》20012期;

《數載追随悲立雪,不堪重憶曲江頭——悼念吾師筱蘇先生》,《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012期;

《貴瓊人的來源與遷徙初探》,《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13期;

《〈曆代地理指掌圖〉作者之争及我見》,《四川大學學報》20013期;

《唐五代嶺南道岩州、常樂州鈎沉》,《中南民族學院學報》20013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14期摘要登載。

《唐宋集群羁縻州之典型——雅屬羁縻州》,《中國史研究》20013期;

《論四川盆地内、外江名稱的演變》,《曆史地理》第17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6月版;

《宋朝官方圖書機構考述()》,《宋代文化研究》第10輯,線裝書局20019月版;

《〈宋會要輯稿·蕃夷五〉連環錯簡乙正一則》,《宋代文化研究》第10輯,線裝書局20019月版;

《唐宋雅州邊外羁縻州部族探考》,《面向新世紀的中國曆史地理學——2000年國際中國曆史地理學術讨論會論文集》,齊魯書社200110月版;

《唐代黎屬羁縻州研究》,《曆史地理》第18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6月版;《中國曆史地理研究》第1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53月;

《沈括〈守令圖〉與榮縣〈守令圖〉關系探原》,《四川大學學報》20023期;

《曆史時期四川蠶桑事業的興衰》,《中國農史》20023期;

《川西北羌族探源——唐宋岷江西山羁縻州部族研究》,《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24期;《中國曆史地理研究》第1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53月;

《宋〈蜀川勝概圖〉岷江上遊地名考釋》,《宋代文化研究》第11輯,線裝書局2002年版;

《唐代弱水西山羁縻州部族探考》,《中國藏學》20023期;《中國曆史地理研究》第1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53月;

《唐代南甯州羁縻都督府建置沿革考》,《南中大姓與爨氏家族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9月版;

《唐宋岷江西山羁縻州部族探考》,《長江上遊早期文明的探索》,巴蜀書社200210月版;

《唐代姚州都督府建置沿革再研究》,《西南邊疆民族研究(2)》,雲南大學出版社20031月版;《中國曆史地理研究》第1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53月;

《唐朝南甯州都督府建置沿革新考》,《曆史地理》第19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6月版;《中國曆史地理研究》第1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53月;

《四川曆史上農業土地資源利用與水土流失》,《中國農史》20033期;《中國曆史地理研究》第2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53月;

《宋〈蜀川勝概圖〉成都平原地名考釋》,《宋代文化研究》第12輯,線裝書局20036月版。

《一部研究區域曆史地理的力作——評藍勇主編〈長江三峽曆史地理〉》(第一作者),《地理研究》20036期;

《〈大元混一方輿勝覽〉作者及版本考》,《暨南史學》第2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312月版;

<大唐天竺使之銘>之文獻學研識》,《中國藏學》20043期;《中國曆史地理研究》第3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53月;

《唐代巂屬羁縻州及其部族研究》,《曆史地理》第20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0月版;《中國曆史地理研究》第1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53月;

《隋唐長安水利設施的地理複原研究》,《暨南史學》第3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412月版;

《宋<蜀川概覽圖>成都平原地名考釋>》,《中國古都研究十九——文明起源與城市發展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年月版;

《〈大元混一方輿勝覽〉的價值與缺陷》,《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051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20054期全文轉載;

《唐代監察道功能演變過程的考察》,《曆史環境與文明演進——2004年曆史地理國際學術研讨會論文集》,商務印書館200512月;

《唐代嶺南東道行政區劃沿革》,《暨南史學》第4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512月;

《飛地行政區的曆史回顧與現實實踐的探讨》,《江漢論壇》20061期;

《唐代南甯州都督府屬州交通與地望研究》,《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06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20066期全文轉載;

《唐代河西九曲羁縻州及相關問題研究》,《曆史地理》第21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月;

《唐代京畿道行政區劃沿革史》,《史念海教授紀念文集》,三秦出版社20066月;

《唐弱水西山羁縻州及保甯都護府考》,《川大史學·曆史地理卷》,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8月;

《唐代前期都督府為州一級行政機構嗎?——對〈唐代前期都督府探讨〉的商榷》,《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064期;

《蒟醬(蒌葉)的曆史與開發》,《中國農史》20071期;

《〈大元混一方輿勝覽〉研究二題》,《九州》第四輯,商務印書館20073月;

《曆史民族地理的多學科研究——以彜族曆史地理為例》,《南方開發與中外交通——2006年中國曆史地理研讨會論文集》,西安地圖出版社20076月;

《李陳朝時期越南與周邊國家的“亞宗藩關系”》(第二作者),《東南亞研究》20074期;

1560:讓世界知道澳門——澳門始見于西方地圖年代考》(第一作者),《澳門曆史研究》第6期,澳門曆史文化研究會200712月;《文化雜志》中文版第68期(2008年秋季刊);《新視野下的中外關系史》,甘肅人民出版社201012月;

《唐代金沙烏蒙地區羁縻州交通與地望研究》,《曆史地理》第22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月;

《唐代淮南道行政區劃沿革》(第一作者),《暨南史學》第5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712月;

《由虛到實:唐宋以來川雲貴交界區犬牙相入區格局的形成》(第一作者),《江漢論壇》20081期;

《蒟醬名實考辯》,《傳統農業與鄉村社會研究》,[]萬人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2月;

《青海近代的農業墾殖與環境變遷(18401949)》(第二作者),《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082期。

《唐朝山南東道行政區劃沿革史》,《曆史地理學研究的新探索與新動向》,三秦出版社20084月;

《趙佗陵墓新考》(第一作者),《陝西曆史博物館館刊》(第15輯),三秦出版社200811月;

《明清文獻輿圖所載澳門周邊島嶼名實演變研究》(第一作者),《澳門曆史研究》第7期,澳門曆史文化研究會200812月;

《唐代青蛉周近地區羁縻州縣研究》,《曆史地理》第23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2月;

《“成都平原‘滇池’說”商榷——從古地理學、考古學角度》(第一作者),《西南大學學報》20091期;

《唐代滇池秦臧地區羁縻州縣研究》(第一作者),《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091期;

《唐代洱河蘭滄地區羁縻州交通與地望研究》,(台灣)《白沙曆史地理學報》第7期(交通史專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曆史學研究所20094月;

《唐代馬湖南廣地區羁縻州研究》,《荊楚曆史地理與長江中遊開發——2008年中國曆史地理國際學術研讨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7月;

《唐代西南烏蠻等族羁縻州相關問題之檢讨》(第一作者),《貴州民族研究》20095期;

《明清香山縣屬珠江口南部諸島名稱的演變》(第一作者),(澳門)《文化雜志》第七十二期(2009年秋季版);

《中國槟榔種植與槟榔習俗文化的曆史地理探索》(第一作者),《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094期;

《唐朝嶺南道容管地區行政區劃沿革》(第一作者),《暨南史學》第六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912月;

《試析良溪成為千年古村的原因》(第一作者),《話說良溪——良溪古村曆史文化論》,嶺南美術出版社200912月;

《渠犁、阇甄、妫塞:唐中期新置西域羁縻都督府探考》(第一作者),《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01期;


《石刻資料與西南民族史地研究》(第一作者),《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04期;

《從明清老萬山地名遷徙看澳門海防因素》(第一作者),(澳門)《文化雜志》第七十六期(2010年秋季版);

《百年滄桑:試論18491949年間澳門半島填海工程與街道建設的關系》(第一作者),《澳門曆史研究》第九期,澳門曆史研究會201011月;

《近代澳門華人華商地名研究》(第一作者),《盧九家族與華人社會學術研讨會論文集》,澳門民政總署文化康體部201012月;

《明玉珍大夏國在土家族地區的行政建置》(第一作者),《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1期;

《唐宋泸屬西部羁縻州縣研究》(第一作者),《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111期;

《曆史上中國花生種植的區域特點與商業流通》(第一作者),《中國農史》20111期;

《道光〈新會縣志·圖說〉姓氏分布研究》(第一作者),《良溪古村與珠玑移民》,中國華僑出版社20113月;

《明清東莞、新安縣屬珠江口東南部諸島名實研究》(第一作者),《明清珠江時期珠江三角洲區域史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20114月;

《隋唐之際北方割據政權政區簡論》(第一作者),《曆史地理》第25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4月;

《明清廣, 東東江流域森林變遷及其成因》(第一作者),《江漢論壇》,20118期;

《從宋元五姓番、八番羅甸地域分布演變看元初邊疆民族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第一作者),《貴州民族研究》20116期;&, amp;, lt;, o:p>

《近代澳門半島北部的城市擴張與道路建設》(第一作者),《澳門曆史研究》第10期,澳門曆史文化研究會201111月;

《明清珠江口東岸海防部署中的巡檢司》(第一作者),《明清海防研究》第5輯,廣東人民出版社201112月;

《關于編纂澳門曆史地圖集的初步構想》,《澳門學引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4月。

《唐代浙西北部吳、丹陽、晉陵三郡沿革考略》,《譚其骧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5月;

《唐代桂管羁縻州建置沿革論綱》,《曆史·環境與邊疆————2010年中國曆史地理國際學術研讨會論文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6月;


《明清文獻輿圖所載香港南部諸島地名名實與演變研究》(第一作者),《輿地、考古與史學新說——李孝聰教授榮休紀念文集》,中華書局,20126月;

《近代澳門半島北部的市域擴張與道路建設》(第一作者),《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123期;

《安南屬明時期政區地名變動初探》(第一作者),《東南亞研究》20124期;

《沙梨頭地名說根由》(第一作者),《澳門》第89期,澳門特行政區新聞局,20129月;

《林茂塘曆盡滄桑百馀載》(第一作者),《澳門》第89期,澳門特行政區新聞局,20129月;

《從曆史地理角度看政區邊界與流域邊界的整合——以山西為例》(第一作者),《史念海先生百年誕辰紀念學術論文集》,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 201210月;

《永遠的懷念——追憶與念海師在一起的日子》,《想念史念海》,新世界出版社,201210月;

《論米倉道的系統問題及其曆史地位》,《四川文物》20126期;

《置在中南半島的唐朝行政區——安南都護府及其正州縣建置沿革考述》,《海洋史研究》第4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12月;

Mt s du tích cđại trong địa danh Vit Nam(第一作者),越南《Xưa và Nay》(曆史與現狀)20131期;

《越南地名中的古代遺痕》,《暨南學報》20131期;(并開欄語)

《宋代建昌軍基層區劃——鄉的地理分布研究》(第二作者),《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132期;

《從綠地類型看近代澳門的城市綠化建設》(第一作者),(澳門)《文化雜志》第八十七期,2013年(夏季版);

《林茂塘與沙梨頭——兼談澳門華商街道名稱的來曆》,(澳門)《嘉模講談錄二〇一二·澳門系列》,澳門民政總署文化康體部,20136月;

《“環南海曆史地理與海防建設論壇”在我校召開》,《暨南學報》20139期;

《曆史民族地理的開新之作——評〈壯族地區人地關系過程中的環境适應研究〉》,《中國民族報》20141246版理論周刊·前沿;

《唐代浙東地區行政區劃沿革》,《慶賀陳橋驿先生九十華誕學術論文集》,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2月;

《〈犍為郡記〉序》,《岷江》20141期;


《中國曆史政區的圈層結構問題》,《江漢論壇》20141期;中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地理》2014年第3期全文轉載。

《〈宋會要輯稿·交趾〉吳、丁朝部分補正——兼析其阙誤原因》,《環南海曆史地理與海防建設》,西安地圖出版社,20143月;

《唐初左右江地區州縣建置及其曆史意義》,《走向世界的中國曆史地理學——2012年中國曆史地理國際學術研讨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4月;

《宋代“特磨道”名稱由來及相關問題研究》(第一作者),《陳樂素先生誕辰一百一十周年紀念文集》,齊魯書社,20144月;

《中國曆史政區的圈層結構問題》,《新華文摘》20149期。

《毗沙都督府羁縻州之我見——兼評〈唐代于阗的羁縻州與地理區劃研究〉》(第一作者),《西域研究》20142期;

《凝聚衆多學科,提高協同攻關能力》,《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南方日報》2014524

《“2012米倉道考古探險調查日志》,《中國人文田野》第6輯,巴蜀書社,20149月;

《清代香山縣基層區劃變遷及其屬性》(第一作者),《中山社會科學》20145期;

《〈宋會要輯稿·交址〉前黎朝部分補正》(第一作者),《暨南史學》第9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11月;

《論黃裳〈輿地圖〉與鹹淳〈輿地圖〉的關系》(第一作者),《黑龍江社會科學》20151期;

《滇、桂、越三角地——特磨道曆史地理考》(第一作者),《文史》2015年第1輯,中華書局20152月;

《“環南中國海與中外關系曆史研究”兩岸四地研究生論壇綜述》(第一作者),《中國史研究動态》20152期;


3、地圖、譯文、目錄

《小學生心理》[日]白井常,第二譯者,《四川心理學動态》19816期;

《唐代長安名人住宅分布圖》(40cm×60cm彩印地圖),《千年古都——長安》,香港商務印書館,1987年;

19661981年台港宋代文化研究論著目錄》,第一編者,《宋代文化研究》第3輯,四川大學出版社,1993年;


《意義重大的蘇洵全詩文注釋——〈嘉祐集箋注〉》[日]笕文生,譯文,《宋代文化研究》第4輯,四川大學出版社,1994年;

19661980年日本宋代文化研究論著目錄》,編譯,《宋代文化研究》第4輯,四川大學出版社,1994年;

19451993年韓國宋代史研究論文目錄》[韓]金成奎,譯文,《宋代文化研究》第6輯,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


科研項目


《四川曆史農業地理》,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八五”科研規劃項目,19911993年;

《中國古代民族自治區——唐宋羁縻府州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編号94BZS010)19941997年;

《〈大元混一方輿勝覽〉整理》,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員會項目(編号9819)19981999年;

《宋代官方文化機構研究》,北美基督教聯合董事會亞洲高教基金項目,19992000年;

《唐宋西南地區羁縻府州研究》,雲南大學西南邊疆少數民族研究中心項目,20022003年;

《彜族曆史地理研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編号01JB770013),20022005年;

《青藏高原曆史地理研究》,教育部重點學科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編号02JAZD840010),20032008年;

《唐代地理志研究與新編》,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員會項目(編号0469)20042007年;

《唐代行政區劃史》,太阳集团app首页人才引進項目,20042009年;

《〈宋會要輯稿·蕃夷門〉點校整理》,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員會項目(編号0826)20082011年。

《吐蕃王國行政圈層結構研究》,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編号08I-01),20082011年;

《羌族曆史地理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編号11BZS079),20112014年;

《越南境内的中越曆代經濟文化交流見證》,國家外專局重點外專引智項目,20112012年。

《環南海曆史地理研究》(首席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項目,20122017年。

《清代廣東鄉都圖裡研究》,廣東省地方志辦公室招标項目,20122014年。

《史記地名辭典》,中華書局委托項目,20142017年。


聯系方式


電子郵箱:tgshb@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