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輝 教授、博導

學曆


吉林大學研究生院曆史學碩士(1983—1986年)

西南師範大學曆史學系學士(1977—1982年)


經曆


太阳集团app首页曆史學系講師(1987-1992)

太阳集团app首页曆史學系副教授(1993-1998)

太阳集团app首页曆史學系教授(1998-)

太阳集团app首页博士生導師(2008-)

太阳集团app首页曆史學系主任(1995-1997,2003-2006)

太阳集团app首页曆史學系中共黨總支書記(1998-2002)

太阳集团1088vip副院長(2007-2011)


專長


中國近現代史、粵港澳近現代區域經濟史研究


著作目錄


1)學術專著

《香港華商史》,香港明報出版社,19989月。200千字。

《香港與近代中國對外貿易》,中國華僑出版社,200012月。264千字。

《香港近代經濟史(18401949)》,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10月。360千字。廣東省中青年社會科學家文庫。

《唐紹儀傳》,珠海出版社,200412月,本人為第1作者。290千字。

《民國時期廣東社會經濟史》,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7月。456千字。廣東優秀哲學社會科學著作出版基金項目。

《百年暨南史》,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610月,本人為主編。753千字。

《民國時期廣東的對外經濟關系》,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6月。387千字。

《民國時期廣東财政政策變遷》,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9月,本人為主編。410千字。

《近代香港與内地華資聯号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11月。500千字。

《近代粵商與社會經濟》,廣東人民出版社20158月出版。455千字。(嶺南文庫)。

 張曉輝、夏泉主編《太阳集团app首页史:19062016》,共100萬字,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1611月出版

  

2)部分期刊論文

《民族資産階級與南京國民政府(19271931年)》,《史學集刊》1987年第1期。

《唐紹儀出生年月考》,《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6期。

《廣東近代蠶絲業的興衰及其原因》,《暨南學報》1989年第3期。

《廣東近代地方公債史研究(19121936年)》,《暨南學報》1992年第2期。

《論抗戰戰略相持階段廣東的對敵經濟反封鎖》,《暨南學報》1994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K4《中國現代史》1994年第12期全文轉載。

《近代中國的粵港華商成藥聯号》,《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2期。

《抗戰前期的粵港貿易線》,《廣東社會科學》1995年第5期。

《近代香港的華資工業》,《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

《論抗日戰争中的廣東國民黨戰場》,《暨南學報》1996年第4期。

《論近代香港華商對祖國的凝聚力》,《廣東社會科學》1997年增刊。

《論民初軍閥戰亂對廣州社會經濟的影響》,《廣東社會科學》1997年第6期。

《從香港華商的興起看海内外華人經濟的交融(18401949)》,《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6期。

《民國初期廣東的賭與禁》,《暨南學報》1998年第2期。

《廣東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水平及其特點》,《學術研究》1998年第11期。

《簡論抗戰時期中國共産黨政權理論的認識和發展》,《中共黨史研究》1998年第6期。

《略論香港華商調停省港大罷工》,《史學集刊》1999年第3期。

《略論抗戰後的粵港貿易關系》,《暨南學報》2000年第2期。

《簡論建國前夕香港工商界與解放區的經貿往來》,《中共黨史研究》2000年第3期。

《略論民國中後期港粵邊界的走私畸态》,《廣東社會科學》2001年第1期。

《中國近代城市化的發展與動因研究——以鎮集高度發達的廣東為例》,《學術研究》2002年第3期。

《辛亥革命後廣東近代城市的發展(19111936)》,《暨南學報》2002年第5期。

《略論近代日本人在香港的經貿活動(18451936)》,《暨南史學》第1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2年出版。

《論廣州淪陷後香港在中國外貿中的地位和作用(1938.111941.12)》,《抗日戰争研究》2003年第1期。

《簡論近代台灣與香港貿易》,《廣東社會科學》2003年第5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F7《經濟史》2004年第1期全文轉載。

《民國時期地方大型國有企業制度研究——以廣東實業有限公司為例》,《民國檔案》2003年第4期。

20世紀前期粵港澳城市發展研究》,《暨南史學》第2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312月出版。

《近代香港的華資工業》,《香港經濟非經濟學讀本》,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

《廣東商會與近代區域社會變革》,《暨南史學》第3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412月出版。

《亂世中的穩健勢力:民初廣州的銀錢業及其組織》,《暨南學報》2004年第6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K3《中國近代史》2005年第2期全文轉載。

《民國前期粵商文化在上海的輻射效應》,《學術月刊》2004年第12期(第1作者)。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K3《中國現代史》2005年第5期全文轉載。

《民國時期香港與内地華資聯号企業的分權式組織結構》,《福建論壇》2005年第2期(第1作者)。

《大革命時期中央銀行初創資本金考》,《史學集刊》2005年第2期(第1作者)。

《新中國成立前後内地企業家遷港及回歸現象概論》,《中共黨史研究》2005年第3期(第1作者)。

《抗戰前期澳門的經濟社會(1937.71941.12)》,《民國檔案》2005年第3期。

《新中國成立前後的津港貿易及其曆史地位》,《廣東社會科學》2005年第6期(第1作者)。

《略論近代中國民族金融資本中的華南财團》,《中國經濟史研究》2006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K3《中國近代史》2006年第7期全文轉載。

《略論近代香港的華人資産階級》,《暨南史學》第4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610月出版。

《抗戰前期國統區的南方外貿運輸線》,《民國檔案》2006年第4期。

《中國近代華資聯号企業釋義》,《廣東社會科學》2007年第6期。

《太阳集团app首页曆史教學改革的探讨》,《曆史教學》2007年第11期(第1作者)。

《近代澳門與内地的茶葉貿易》,《中國農史》2007年第4期。

《清末香港與内地的華資聯号企業》,《暨南學報》2008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K3《中國近代史》2008年第11期全文轉載。

《近代香港與内地的華資聯号企業》,《暨南史學》第5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712月出版。

《艱難的磨合:廖仲恺與民初商人關系探析》,《民國檔案》2009年第1期。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駐港企業研究(1937-1941)》,《抗日戰争研究》2009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K4《中國現代史》2009年第10期全文轉載。

《民國時期廣東蠶絲改良局述論》,《中國農史》2009年第2期(第1作者)。

《國民政府初期公務員面試程序初探——以19311933年公務員高等考試為例》,《武漢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第1作者)。

《民國前期香港華人私立學校述論(1912-1937)》,《澳門研究》第53期,20098月。

《競争與共生:對外貿易與廣州的建設發展(19121936)》,《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9年第4期。

《近代中國的官營企業與香港》,《暨南史學》第6輯,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912月出版。

19421945年間的粵東區食鹽運銷》,《民國檔案》2010年第1期,(第1作者)。

《南京國民政府鹽專賣時期的粵東區食鹽運輸(19421945)》,《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0年第1期(第1作者)。

《試析楊永泰的民主共和思想——以〈正誼〉雜志為考察中心》,《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第1作者)。

1920年廣東中行紙币貶值案中的官商博弈》,張憲文主編:《民國研究》2010年春季号,總第17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5月出版(第1作者)。

《近代西方大公司的華南銷售網——以石油、煙草業為例》,《廣東社會科學》2011年第5期。

《革命與建設難兩全:孫中山與廣東革命根據地的經濟建設》,《深圳大學學報》2011年第6期。

《抗戰時期廣東省銀行農貸研究》,《抗日戰争研究》2011年第4期,(第1作者)。

《民國時期的渝港華資聯号企業》,《西南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

《清中後期鴉片商與十三行行商的命運逆轉》,《澳門研究》2012年第2期。2012615日。

《近代開拓南洋市場的廣貨商(19121937)》,《民國檔案》2013年第1期。

《日據時期的台灣銀行與廣東政府》,《暨南學報》2013年第3期。

《海内外粵籍華商與辛亥革命》,《暨南史學》第8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6月出版。

《民國時期香港與廣州的華商聯号》,《安徽史學》第2014年第4期。

《清代十三行時期的原型買辦研究》,《史林》第2014年第4期。

《粵澳貿易的曆史及其當代啟示》,《暨南學報》2014年第10期。

《孫中山與國民黨委員制》,《民國檔案》2014年第4期。


科研項目


《清末民初廣東社會經濟》,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9871992年,課題最終結項者。

《近代香港與内地華資聯号企業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2BZS029),20022005年,主持人。

《民國時期廣東的對外經濟關系》,廣東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6I02),20072009年,主持人。

《澳門茶文化曆史研究及資料搜集》,澳門特别行政區民政總署合作項目(協議書),20082009年,主持人。

《民國各個時期廣東财政政策的變遷》,廣東省财政廳委托項目(粵财辦[2008]79号),20092011年,主持人。

《兩陽民國史》,廣東省陽江市地方志辦公室與太阳集团app首页曆史系合作項目(協議書),20132016年,主持人。

《十九路軍史》,十九路軍抗日将屬聯誼會、廣東南方軟實力研究院委托項目(協議書),20142016年,主持人。


獲獎


《疍民融入地方社會研究——以廣東兩陽地區為例》獲2016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證書編号:16A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