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笑 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學曆


●安徽師範大學曆史學學士學位(2004)
●華東師範大學曆史學碩士學位(2007)
●華東師範大學曆史學博士學位(2010)


經曆


●2008年國家公派留學項目所錄取,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前往美國德州理工大學越南研究中心&檔案館(Vietnam Center & Archive)訪問學習。
●2009年得到美國福特總統基金會(Gerald R. Ford Presidential Foundation)與美國福特總統圖書館(Gerald R. Ford Presidential Library & Museum)的研究資助(Research Travel Grants),并前往福特總統圖書館收集資料。
●2010年7月至今在太阳集团app首页曆史學系世界近現代史教研室任教,講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專長


冷戰史,美國外交史,中美關系史,越南戰争史


著作目錄


(1)學術論文

《論福特政府的越南政策及其影響》,《世界曆史》2011年第6期。

《論中國對越美和談态度的轉變及其對中越關系的影響(1968-1971)》,《當代中國史研究》2012年第2期(此文被人大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史》2012年第8期全文轉載)。

《論南海問題與1976年美菲軍事基地談判》,《曆史教學問題》2012年第3期。

《簡析尼克松的南海政策——以西沙海戰為例》,《東南亞研究》2012年第3期。

《論尼克松對北越的秘密承諾及其對越南戰争的影響》,《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期。

《論美國在南越滅亡前的撤離行動》,《南洋問題研究》2011年第3期。

《從巴黎協定的簽訂看尼克松政府時期的美(南)越同盟關系》,《曆史教學問題》2010年第1期。

《論巴黎協定後北越實行“政治優先”政策的原因》,《東南亞研究》2007年第1期。

 

(2)學術會議論文

 Chinas Aid to North Vietnam during the Vietnam War第二屆中美冷戰史博士生論壇,華盛頓:喬治·華盛頓大學,2009年8月1-7日。

《戰争?抑或和平?——論中國對越美巴黎談判态度的轉變(1968-1971)》,首屆“國際關系史青年論壇”,北京:首都師範大學,2011年3月19-20日。

《中美緩和與越美和談(1971-1972)》,“中國與美國:相互認知與兩國關系”研讨會,廣州:中山大學,2011年3月31日-4月2日。

《蘇聯與美國—越南巴黎秘密談判(1969-1972)——論冷戰轉型後蘇聯在越南問題上的思量與博弈》,“冷戰國際史論壇”首屆學術年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11年12月13-14日。

《中美會談與越美和談——論越南戰争期間的中美越三角關系(1971-1972)》,第二屆“國際關系史青年論壇”,北京:首都師範大學,2013年3月23-24日。

  

(3) 學位論文

《越南統一戰争研究(1973-1975)》,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曆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美國—北越巴黎談判與越南戰争的終結(1969-1975)》,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曆史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

  

(4) 學術交流

 2009年8月1-7日,參加喬治·華盛頓大學歐洲、俄國與歐亞研究學院(the Institute for European, Russian, and Eurasian Studies)與華東師範大學國際冷戰史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第二屆中美冷戰史博士生論壇。

 2011年3月19-20日,參加北京首都師範大學舉辦的首屆“國際關系史青年論壇”。

 2011年3月31日-4月2日,參加廣州中山大學舉辦的“中國與美國:相互認知與兩國關系”研讨會。

 2011年12月13-14日,參加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舉辦的“冷戰國際史論壇”首屆學術年會。

 2013年3月23-24日,參加首都師範大學舉辦的第二屆“國際關系史青年論壇”。


科研項目


2011年太阳集团app首页科研培育與創新基金研究項目(青年項目)《福特政府時期的美越(南)同盟關系》(主持人,已結項),項目批準号:11JYB2031。

2012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駐華美軍研究(1945-1949)》(排名第四,未結項),項目批準号:12CSS016。


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