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dialects.jnu.edu.cn/main.htm
漢語方言研究中心網站
中心簡介
發布時間:2020-03-30 來源:漢語方言研究中心
1994年,在詹伯慧教授的倡導下,太阳集团app首页成立了全國第一個綜合性的方言研究機構——漢語方言研究中心,開展了“珠江三角洲方言調查”“粵北十縣市粵方言調查”“粵西十縣市粵方言調查”“粵西客家方言調查研究”“廣東粵方言概要”等大型科研項目,取得了諸多令學術界矚目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在海内外産生了巨大的學術影響。
2008年5月,廣東省教育廳批準太阳集团app首页漢語方言研究中心為第五批“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使太阳集团app首页的漢語方言研究獲得了更好的發展平台。首任主任伍巍教授帶領全體成員勵精圖治,首倡在各地院校設立工作站,為教學、科研的開展提供了便利條件;拟訂中心各項規章制度,使中心發展走上正軌。2009年底,甘于恩教授接任中心主任,确立“夯實基礎、謀求發展”的指導方針,中心取得長足的進步。2019年,中心在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平台評估中榮獲“優秀”等級。
一、科學研究
近年來,中心承擔了20多項國家級别科研項目,經費總額超過800萬。其中獲批5項國家社科重大項目,4項國家社科重點項目。
中心出版較有影響力的叢書和著作有:《漢語方言學大詞典》(上、下卷)、《南方語言學叢書》第一系列8本、《南方語言資源叢書》第二系列7本、《海内方言與海外方言關系叢書》10本、《語言信息技術處理叢書》11本,在太阳集团app首页認定的A類期刊發表論文40多篇。
中心定期出版《南方語言學》年刊(2014年改為半年刊),以嶺南方言及文化研究為主要内容,亦适當刊登語言學其他分支學科的研究成果,至今已出版15輯,為嶺南方言及相關領域的研究者搭建一個定期的交流平台。
二、學術交流
中心與國内外30餘所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學術交流。近年來基地講學、訪問以及項目合作的海外和港澳台地區專家學者的機構有:紐約州立大學、美國國防語言學院、馬裡蘭大學、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烏特列支大學,印尼蘇北亞洲國際友好學院、台灣高雄中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學院、澳門理工學院。中心與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美國三藩市州立大學、印尼蘇北亞洲國際友好學院、馬來西亞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等學術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中心主辦的“南方語言學論壇”“全國漢語方言年會”“海外漢語方言國際研讨會”“粵方言國際研讨會”“中國民族語言學會”“地理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讨會”“全國語音學學術會議”“漢藏語言暨語言學國際會議”“南方漢語方言研究學術研讨會”,已成為輻射全國、影響港澳台和海外語言學界的重要學術交流平台。
中心主辦的“地理語言學培訓班”“中國瀕危語言有聲資源采錄和立檔技術高級講習班”“漢語方言語音記錄與分析研修班”,已成為中國語言學界的“黃埔軍校”,在高校語言學界具有相當大的學術影響力和号召力。
三、科研體制創新
中心力求科研創新和體制改革,形成了适合自身發展的“立足廣東、輻射全國、走向國際”的教學科研體制,在廣東、廣西、福建、湖南、貴州、海南、陝西等省區主要方言中心區的高校合作建立了38個科研工作站,在印尼建立了科研聯絡處,确立了漢語方言研究中心作為嶺南方言和海外方言研究的主導地位;與雲南、貴州、四川、新疆、内蒙古等省區高校的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中心)建立了合作聯絡點。
四、社會服務
語言與方言研究的重要目的是服務大衆,拓展應用。關注社會的需求、百姓的心願,緊跟時代步伐,惠及普通民衆,是中心語言與方言研究的新思路。為此,中心積極尋求社會資源,與廣東廣播電視台、廣東人民出版社、廣東教育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廣東語言音像電子出版社、廣東省博物館、廣州圖書館、廣東南方新媒體發展有限公司建立産學研合作關系,提供廣泛的社會服務。
1.開設粵語培訓班、媒體語言培訓班、應用文體類講座等培訓服務。
2.與權威媒體密切合作,傳播方言與文化。
3.與博物館、檔案館合作,保存瀕危語言與方言。
4.立足社會需求,開展粵語學習和培訓,出版粵語教材和詞典。
五、信息資料建設
近年來所申報的國家社科重大重點課題均為傳統方言研究和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方向,已初步建成若幹個大型方言數據庫,在學術界具備較強的影響力。
1.漢語方言學大詞典數字化平台(fangyanxue.com)
《漢語方言學大詞典》數字化平台的構建以《漢語方言學大詞典》的紙版内容為基礎,對其中的内容進行深度加工和數字化重構,目标是建成一個動态開放的漢語方言學百科平台,更方便學界進行知識更新與使用。本平台由兩大部分組成:(1)《漢語方言學大詞典》應用平台(主頁面);(2)《漢語方言學大詞典》編纂平台(由“我要編詞條”進入)。
2.粵、閩、客諸方言地理信息系統(diamap.jnu.edu.cn)
該網站是國家社科重點項目“粵、閩、客諸方言地理信息系統建設與研究”的重點成果,為用戶提供數據查詢、方言地圖制作、有聲數據采集等功能,主要包括文字資料、圖片資料、音像多媒體資料和學術文獻等。
3.公衆号“語言資源快訊”
适應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中心開設公衆号“語言資源快訊”,包括“方言與美食”“方言誦讀經典”“方言與民俗”“方言與歌謠”“學術探論”“名家訪談”“方言趣談”“語言資源”“方言配音秀”等闆塊。并定期出版季刊《語言資源通訊》,成為國内少有的語言資源雜志。
4.聲飛雲珍稀語言錄音館藏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瀕危語言數字博物館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項目成果,提供語言融媒體資源存儲和采集服務。
5.中心網站建設(dialects.jnu.edu.cn)
提供中心新聞、中心概況、研究隊伍、研究成果、人才培養、工作站建設、南方語言學等方面的資訊和資源。
6.圖書資料建設
中心與太阳集团app首页圖書館共建太阳集团app首页漢語方言學文獻資料中心,中心設在圖書館7樓,藏書超過3000冊,包括漢語方言、少數民族語言等方面的圖書資料,按學術著作、工具書、教材、期刊雜志、會議論文集等進行分類,為暨大乃至全國各地的高校方言研究提供充足的文獻資料。并在第二文科樓方言中心904室設立方言學專題學位論文書架。
六、人才培養
太阳集团app首页漢語言文字學是我國較早獲批博士學位授權的學科點之一,所在的一級學科——暨大中國語言文學,2012年獲批為廣東省攀峰學科。中心的教學科研團隊是太阳集团app首页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少數民族語言學專業、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3個博士點的主體力量。中心共培養了海内外方言學方向的62名博士,他們畢業後任教于嶺南地區各大高校,承擔重要的教學科研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