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1088vip2015年鑒

發布時間:2020-07-10 發布單位:太阳集团1088vip


太阳集团1088vip創辦于1929年,是太阳集团app首页最早成立的學院之一。現有中國語言文學系、曆史學系、中國文化史籍研究所、 中外關系研究所4個系級教學科研單位。學院現有漢語言文學、戲劇影視文學、曆史學3個本科專業,其中漢語言文學是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廣東省名牌專業和教育部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設有2個師範教育方向:漢語言文學和曆史學。有文藝學1個國家重點學科,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2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在學位點方面,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和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分别是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世界史;二級學科博士點1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6個。2015年,“中國文藝評論基地”在我院挂牌,成為全國首批22家共建單位之一;學院成立太阳集团app首页生活方式研究院。

學院現有在職教工141人,其中教學科研人員121人,具有博士學位者101人,碩士學位者14人;正高職稱58人,副高職稱40人;博士生導師46人,碩士生導師88人。學院另外聘有兼職專業博士生導師14人,碩士生導師20人。教師中有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1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委3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人,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才計劃2人,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家3人,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省級培養對象4人,廣東省高校“珠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務院僑辦優秀教師2人,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3人,“當代嶺南文化名人五十家”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人。

現任教師中,蔣述卓任廣東省中國文學學會會長、廣東省作協主席、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評審組委員;紀宗安任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海外交通史學會副會長;王列耀任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會長;邵敬敏任廣東省中國語言學會會長;詹伯慧任廣東省中國語言學會名譽會長;郭聲波任中國地理學會曆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賀仲明任中國新文學學會副會長;甘于恩任全國漢語方言學會副秘書長;程國賦任廣東省中國文學學會副會長;趙維江任廣東省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黃漢平任廣東省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

2015年,學院招收本科生166人,研究生197人(博士生53人、碩士生144人)。現有在校本科生529人,其中港澳台僑學生161人;在校研究生總人數803人(博士生186人、碩士生617人),其中港澳台僑及留學生103人(博士生76人、碩士生27人)、高級研修學員181人。

學院重視教學工作。現有“外國文學史”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紅樓夢》的空間藝術”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中國古代文學史”、“文學概論”、“現代漢語”、“中國現當代文學”4門省級精品課程,8門校級精品課程。陳才俊教授主講的《基督教與中西文化》課程獲2015年研究生精品課程立項。學院組織新任教師參加學校第三屆本科課程新任教師教學競賽,朱文亮老師獲特等獎,學院獲優秀組織獎。

2015年,學院教師獲批縱向科研項目資助36項,其中程國賦教授主持的課題“中國曆代小說刊印文獻彙考與研究”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至此,學院共獲6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居全校之首。此外,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1項(其中重點項目2項),占全校立項總數的一半;獲批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6項,占全校立項總數的三分之一。

2015年,學院收獲諸多榮譽。程國賦教授入選中宣部2014年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蔣述卓教授獲評廣東省第二屆“優秀社會科學家”;饒芃子教授獲“中國比較文學終身成就獎”;劉增合教授入選2014年度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并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号;學院獲廣東省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共計7項,其中一、二等獎各3項、三等獎1項;王潇潇老師獲評“2014年廣東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十佳。

2015年,學院舉辦中國民族語言學會第11屆全國研讨會、“中國文藝評論基地”揭牌儀式暨南方文藝的氣象構建研讨會、“海上絲綢之路與環南海社會文化史”學術探讨會、“近代中國制度變遷近代曆史研究的拓展”高峰論壇和“冷戰時期美國與亞太地區軍事關系”國際研讨會等。

2015年,學院引進齊魯學者賀仲明教授。敦聘章清、李懷印、許光秋等為講座教授。學院繼續加強對外交流,邀請多位國外學者來我院講學。陳曉錦教授等赴歐美多地調查研究。趙靜蓉、曾肖、李雲飛和吳青等4位教師分赴英國、德國、美國訪學。

學院重視學生實踐活動。學院動員學生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015年8個“大創”項目獲立項,其中國家級2項,省級4項。正式啟動實施“太阳集团app首页未來史學精英”項目;10月,“史學精英文獻研習班”師生一行13人前往福建周甯縣進行文獻考察。中國史3名研究生參加由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舉辦的第九屆“青年學者論壇”,1人獲參會論文二等獎。3月和11月,學院先後組織優秀港澳台僑學生和部分内招生赴廣東韶關和廣東梅州開展社會實踐與曆史文化考察活動,參與學生130餘人。陳潤攀同學獲第五屆全國高校征文大賽小說三等獎、廣東省校園作家杯詩歌節二等獎。在第十屆全國大學生作文大賽中我院學生獲二等獎3篇、三等獎26篇。


(院辦 吳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