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瑤 講師

學習經曆


20029月至20067  南京大學曆史學系  曆史學學士

20079月至20137  北京大學曆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專業碩博連讀  曆史學博士  


工作經曆 


2013720155   首都師範大學曆史學院博士後

20155月至今          太阳集团1088vip中國文化史籍研究所講師


海外交流經曆


20108月至20131  哈佛燕京學社(Harvard Yen-ching Institute)訪問學生(Visiting Fellow

20144               大英圖書館訪問交流


學術成果


 

一. 論著

《英藏敦煌社會曆史文獻釋錄》第十二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承擔任務:助編。

《英藏敦煌社會曆史文獻釋錄》第十三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7月。承擔任務:第三作者。

《英藏敦煌社會曆史文獻釋錄》第十四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10月。承擔任務:第四作者。

 

二.論文

1.《〈長安圖碑〉新考》,《文獻》2012年第3期,8997頁。

2.《韋述與盛唐的集賢院——以〈集賢注記〉為中心》,《中國典籍與文化》2013年第3期,1120頁。

3.《論北宋時期的“入閤儀”》,《首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科)》2015年第3期,3239頁。

4.《識墨鑒寶——唐代內府的别書人》,《美術研究》2015年第5期,6064頁。

5.《唐代的書籍與書畫收藏》,《曆史文獻與傳統文化》(第二十輯),201512月,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3342頁。

6.《<顔氏家廟碑>的功能與意義》,《中國書法》2016年第10期,147150頁。

7.《唐長安通化坊的書法家》,《曆史文獻與傳統文化》(第二十一輯),201612月,123頁。

8. 《崇敬寺“使鬼神遍散諸像”考》,《中華文史論叢》2016年第4期,180頁。

9.《〈殷仲容墓志〉研究》,《文獻》,2017年第5期,7988頁。

10.《〈兩京新記〉複原研究(一)》,《曆史文獻與傳統文化》(第二十二輯),201712月,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4261頁。

11. 《〈兩京新記〉複原研究(二)》,《曆史文獻與傳統文化》(第二十三輯),201812月,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

12. 《晚唐長安的士人與寺院文化——以〈寺塔記〉為中心》,《中華文史論叢》2019年第3期,上海古籍出版社。

13.《〈兩京新記〉複原研究(三)》,《曆史文獻與傳統文化》(第二十三輯),201912月,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

 

三.書評

1.《書評:楊曉山〈私人領域的變形:唐宋詩歌中的園林與玩好〉》,《唐研究》第15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656663頁。

2 Book Review onThe Arrangement of Tang Mausoleums: Space and Order(《唐陵的布局:空間與秩序》), by Shen Ruiwen (沈睿文).


四.專著與合著

1.合著。《英藏敦煌社會曆史文獻釋錄》第十三卷第三作者,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7月。

2.合著。《英藏敦煌社會曆史文獻釋錄》第十四卷第四作者,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10月。


承擔項目



1.      承擔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員會項目“《兩京新記》詳注”,批準編号1613,資助經費2萬元,20169月至20189月,唯一承擔人。

2.      承擔太阳集团app首页“研培育與創新基金”研究項目“《兩京新記》與隋唐兩京研究”,批準編号17JNQN012 ,資助經費5萬元,20171月至201812月,唯一承擔人。

3.      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唐宋長安文獻研究”,批準編号18CZS002,資助經費20萬,20186月至202112月,項目負責人。


會議經曆


 

一、組織會議

1醫書文化與身體經驗之間的身份認同:探索中國醫學史基本問題的新路徑國際研讨會2010112022日,北京大學曆史學系。

 

二、會議論文

1.     唐宋之間的皇帝聽政朝儀——以入閤儀為中心》,中古時期的日常秩序國際青年學術研讨會,201081617日,北京大學曆史學系、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

2.     “Book Culture in Tang China: The Case of Wei Shu and the Jixian Library”, the panel on “Dissemination, Perpetu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of The Western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WCAAS), October 11-13, 2012,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Idaho, US.

3.《都市中的神僧——以〈兩京新記〉、〈寺塔記〉為中心》,第二屆“中國中古史前沿論壇”,201481013日,華中師範大學。

4.《長安通化坊的顔氏與殷氏家族》,“第三屆中國中古史前沿論壇國際學術研讨會”20158710日,陝西師範大學曆史學院。

5.《〈兩京新記〉與隋唐前期的佛教文獻》,“寫曆史:實踐中的反思”系列之一:

“‘空間’還有多少空間?——重訪多維度曆史”國際學術研讨會,20151178日,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

6《唐長安法海寺英禅師施食餓鬼事考》,“曆史文獻與古代社會研究的現狀與展望”學術研讨會,201662527日,太阳集团app首页中國文化史籍研究所。


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大道西601号太阳集团1088vip中國文化史籍研究所338

郵編:510632

163郵箱:fangyao.006  dunhuang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