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科專業 世界史
二級學科代碼 二級學科中文名稱 二級學科英文名稱
方向一:060301 世界上古中古史 Ancient and Medieval World History
主要研究方向:古希臘羅馬史、古典波斯史、歐洲中世紀史
方向二:060302 世界近現代史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World History
主要研究方向: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冷戰史
方向三:060303 世界地區與國别史Regional and National Histories of the World
主要研究方向:英國史、美國史、法國史、葡萄牙史、東南亞史、南亞史
方向四:060304 世界通史與專門史Special Studies of World History
主要研究方向:世界各國宗教文化史、中外宗教文化交流史
二、培養目标
(一)總體目标
1. 世界史學科碩士研究生應成為掌握紮實世界史基礎理論與系統專門知識,至少掌握1門外國語言,具備從事學術研究、教學及管理工作能力的專門人才。
2. 世界史學科應将從港、澳、台地區招收的碩士研究生培養成為熱愛祖國和中華文化、遵紀守法、品行端正、自覺擁護祖國統一、擁護“一國兩制”、積極為港澳地區長期繁榮穩定和實現祖國和平統一貢獻力量的堅定愛國者;将從海外招收的華僑華人和外國籍碩士研究生,應遵紀守法,品行端正,熱愛中華文化,對中國友好,主動充當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積極為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貢獻。
3. 身心健康。
(二)具體目标
1.獲得世界史學科碩士學位應掌握的基本知識
世界史學科碩士生應具備良好的理論素養、科學的研究方法和紮實的專業知識,應努力成為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及管理工作能力的專門人才。具體要求如下:
(1)理論與方法
世界史學科屬于曆史學門類,需要具備紮實牢靠的曆史學基本理論與研究方法。碩士生應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了解與專業相關的理論、流派與發展動向,學會本學科的基本研究方法。
(2)基礎知識
世界史學科強調世界曆史發展的整體性與系統性特征。碩士生應對世界史和中國史都有所了解,把兩門通史課作為學習的基本内容,了解人類曆史在不同時期與不同地區的基本事實與現象,并在此基礎上對某些方向、某些課題作更深入的學習,最後選擇合适的選題寫作學位論文。
(3)專業知識
世界史學科專業知識包括該學科各方向所涵蓋的基礎知識及與論文寫作相關的專門知識。碩士生在學習時應了解一般的文獻檔案性質和種類,具備基本的目錄學知識,知道文獻檔案的積累與收藏情況。
(4)工具知識
世界史學科高度重視外國語言基本技能的培養。碩士生應具有良好的專業外語知識,能夠進行閱讀、對話和一般性寫作;同時還應了解計算機的基本使用方法,知道如何使用數據庫、進行網上搜索及查詢資料,随時注意學習新的研究方法與手段。
(5)相關知識
世界史研究涉及人類各領域的活動,因此與哲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民族學、文學、藝術學、管理學,乃至自然科學基礎知識有密切關聯。碩士生應努力擴大知識面,盡可能掌握更多的知識,在學習中将其與曆史知識有機地結合,達到對曆史過程的更深刻理解。
2.獲得世界史學科碩士學位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1)學術素養
世界史學科碩士生應培養人文精神,樹立專業思想,對世界史具有濃厚的興趣,對世界史學科的學術意義與社會功能有明确的認識。
①理論素養:學習與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與方法;了解曆史學的一般理論與研究方法,熟悉國内外研究動态及最新成果;對外國史學史有比較完整的認識,有一定的學術判斷能力。
②專業素質:有比較紮實的專業知識積累,對學位論文所涉及的内容有比較完整的掌握,能夠查詢與閱讀原始檔案,了解前人的相關研究成果,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獨立思考,具有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③文化素質:廣泛學習人文與自然科學知識,對人類文化與科學發展有一定的了解,尊重科學,培養人文精神,堅守學術倫理。
④技能素質:應具有使用專業外語的能力,并能夠利用現代技術手段進行學習和研究,掌握使用電子數據庫、進行網上搜索的能力和技巧。
(2)學術道德
①遵守國家法律,誠實守信,作風端正,具有良好的政治與思想品德。
②堅持學術操守,堅守學術道德,遵守學術規範,培養良好學術品行,尊重他人勞動成果。
③養成嚴謹學風,保證注釋規範,注重史料的搜集與整理。
④遵守相關的保密制度和法規法紀。
3.獲得世界史學科碩士學位應具備的基本學術能力
(1)獲取知識的能力
①能在學習中獲取專業基礎知識;有閱讀與分析史料的能力;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注重寫作與表達等基本技能的訓練,以此為基礎培養獨立思考與進行研究的能力。
②具有良好的中文、外文和計算機語言運用能力;思路明晰、理解準确、陳述正确、表達清晰。
③學習和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通過正确的手段,獲取廣博的知識。
(2)科學研究能力
①對以往的學術發展和當下的學術動态應有較好的把握,能夠進行評價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
②在導師的指導下,通過獨立思考,自主完成論文寫作。
③具備團隊意識,願意進行合作研究;尊重不同意見,平等參與讨論。
④重視邏輯思維能力與文字表述能力的培養,能比較系統和清晰地闡釋自己的想法并寫作論文。
(3)實踐能力
碩士學位論文寫作是培養、開發研究生學術研究實踐能力的重要過程與環節。論文寫作者要在寫作中采用正确的方法,形成自己的觀點,提高實踐能力和創造性能力;同時應培養實地調查、數據分析、體驗民情、了解社會等實際工作的能力,在具體研究中增進對世界曆史的理解。
(4)學術交流能力
①文字語言通順,能清晰、準确地陳述自己的觀點,積極撰寫學術論文。
②努力參加國内外學術會議,追蹤新的學術思想和學術成果,積極與本領域的學者展開對話、交流。
(5)其他能力
其他能力包括:講授世界史知識的能力;向社會傳播和普及世界史知識的能力;參與涉内涉外文化交流的能力等。
三、學制及學習年限
世界史學科碩士生學制為3年。碩士生的學習年限,根據情況可适當延長,最長不得超過5年。碩士生的學習方式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碩士生如在學期間提前完成培養計劃,通過學位課程考試和學位論文答辯,各方面表現突出,可申請提前畢業(隻可提前半年畢業)。具體事項,按照《太阳集团app首页研究生學籍管理辦法》執行。
四、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
世界史學科要求修滿28學分,其中公共學位課4學分,專業學位課6學分,非學位課程18學分。同等學力或跨一級學科考取的碩士生,應在導師的指導下補修1-3門本學科本科核心課程。所修本科課程隻登記成績,不計學分。
課程 類别 | 課程編号 | 課程中文名稱 (課程英文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學期 | 開課單位 | 考核方式 | 學科 方向 |
公共學位課 | 105590maf1 | 基礎英語 Fundamental English | 40 | 2 | 1、2 | 外國語學院 | 開卷、閉卷 | 各方向 |
105590ma23 | 中國現代化理論與實踐研究(港澳台僑) Studies on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 36 | 2 | 1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考試 | 各方向 | |
105590ma25 | 漢語(來華留學生) Chinese | 36 | 2 | 1 | 華太阳集团1088vip | 考試 | 各方向 | |
105590ma31 | 中國概況(來華留學生) Overview of China | 36 | 2 | 1 | 國際學院 | 考試 | 各方向 | |
專業學位課 | 060300mb02 | 世界史理論與方法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World History | 60 | 3 | 1 | 曆史系 | 課程論文 | 各方向必修 |
060300mb03 | 外國重要曆史文獻導讀和翻譯 Introduction and Translation of Important Foreign Historical Documents | 60 | 3 | 1 | 曆史系 | 研究報告 | 各方向必修 | |
非學位課程 | 060300mc01 | 古希臘羅馬史專題 Special Study ofAncient Greek and Roman History | 40 | 2 | 1 | 曆史系 | 課程論文 | 方向1限選 |
060301mc02 | 歐洲中世紀史研究 Special Study of Medieval European History | 40 | 2 | 2 | 曆史系 | 課程論文 | 方向1限選 | |
060305mb01 | 冷戰史專題 Special Study of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Cold War | 40 | 2 | 1 | 曆史系 | 課程論文 | 方向2限選 | |
060108mb02 | 近現代國際關系史專題 Special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40 | 2 | 2 | 曆史系 | 課程論文 | ||
060302mb01 | 美國史專題 Special Study of American History | 40 | 2 | 2 | 曆史系 | 課程論文 | ||
060303mc01 | 東南亞史專題 Special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n | 40 | 2 | 1 | 曆史系 | 課程論文 | ||
060300mc02 | 南亞史專題研究 Special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South Asian | 40 | 2 | 2 | 曆史系 | 課程論文 | 選修 | |
060108mc03 | 英國史專題 Special Study of British History | 40 | 2 | 2 | 曆史系 | 課程論文 | ||
060300mc03 | 法國史專題 Special Study of French History | 40 | 2 | 2 | 曆史系 | 課程論文 | ||
060300mc04 | 意大利史專題 Special Study of Italian History | 40 | 2 | 2 | 曆史系 | 課程論文 | ||
060108mc09 | 葡萄牙史專題 Special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Portugal | 40 | 2 | 2 | 曆史系 | 課程論文 | ||
060108mc07 | 中美關系史 History of Sino-US Relations | 40 | 2 | 2 | 曆史系 | 課程論文 | ||
060301mc01 | 基督教史專題 Special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 40 | 2 | 1 | 曆史系 | 課程論文 | 方向4限選 | |
060105mc13 | 中外文化交流史專題 History of Sino-Foreign Cultural Exchanges | 40 | 2 | 2 | 曆史系 | 課程論文 | 選修 | |
060300tb02 | 拉丁語基礎 Latin Basics | 40 | 2 | 1 | 曆史系 | 平時作業 | 選修 | |
060300mc05 | 拉丁語閱讀 Reading in Latin | 40 | 2 | 2 | 曆史系 | 平時作業 | 選修 | |
060300mc06 | 葡萄牙語基礎 Portuguese Basics | 40 | 2 | 2 | 曆史系 | 平時作業 | 選修 | |
055200mc21 | 第二外國語(法語)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French | 40 | 2 | 1、2 | 外國語學院 | 考試 | 選修 | |
055200mc20 | 第二外國語(日語)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Japanese | 40 | 2 | 1、2 | 外國語學院 | 考試 | 選修 | |
第二外國語(西班牙語)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Spanish | 40 | 2 | 1、2 | 外國語學院 | 考試 | 選修 | ||
060300md01 | 世界史學科前沿講座 Frontier Lectures on World History | 1 | ≥15次 | 學校和太阳集团1088vip | 做學術報告 | 各方向必選 | ||
060200md01 | 論文寫作指導 Thesis Writing Instructions | 1 | 1、2 | 太阳集团1088vip | 課程論文 | 各方向必選 |
五、培養方式與方法
世界史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采取以導師培養為主、指導小組集體培養為輔的方式。
世界史學科碩士生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和堅持自學為主的原則,采取系統的理論學習與科學研究相結合、講授與讨論相結合、校内學習與校外調查相結合、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相結合的方法。
世界史學科碩士生的個人培養計劃由導師主持制訂并簽字負責。碩士生進校後,導師與碩士生之間應就培養中的各項問題充分交換意見,在此基礎上制訂出合乎要求的、切實可行的培養計劃。培養計劃須于碩士生進校後2個月内制訂好,并錄入研究生教育綜合管理系統,經導師确認後,由碩士生所在院(所、中心)批準備案。培養計劃一經确定不得随意變動。
六、考核方式
世界史學科碩士生的學位課程原則上進行考試。除實驗課進行考查外,其他選修課可進行考試或考查。教學實踐、社會實踐等可進行考查。課程考試及考查成績均按百分制評定。根據《太阳集团app首页研究生學業成績考核管理規定》的要求,學位課程成績70分以上(含70分)為合格,可獲得相應學分;非學位課程成績60分以上(含60分),可獲得相應學分;必須修滿所規定的學分并通過開題報告之後,方能進行學位論文撰寫;開題報告通過之後,要進行中期考核,旨在對照培養方案的要求,從德、智、體各方面對研究生的學業進展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并對其後續學業安排提出意見、建議和要求。中考核等級為“合格”及以上者,方可進入畢業、學位申請環節。
七、實踐環節
世界史學科碩士生根據科研和撰寫論文的需要,可外出進行調研、考察、收集資料及實驗等;也可在導師指導下可從事助教活動——包括指導本科生的實驗、課程研讨和畢業論文等,但均不計學分,所需時間計入科學研究工作時間。
八、開題報告
世界史學科碩士生入學後第1學期,應在導師指導下拟定研究方向和學位論文題目,最遲于第3學期完成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應說明論文選題依據(創新性、文獻分析、選題的科學意義)、研究工作方案(研究内容、拟解決的關鍵問題、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可行性分析)等,并在研究生教育綜合管理系統完成開題報告。對于選題不合适、方法不得當、措施無法落實的開題報告,不準進入學位論文撰寫階段。
九、在校期發表論文要求
外招碩士研究生不要求發表學術論文。
十、學位論文
(一)總體要求
世界史學科碩士學位論文的水平是衡量研究生培養質量的主要标志,也是授予學位的依據之一。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生本人獨立完成,寫作時間一般不少于1年半。論文選題應與本專業的科研任務相結合,要有一定的科學意義或應用價值。通過碩士學位課程、修滿相應學分、完成學位論文寫作的碩士生,可向校學位評定委員會辦公室申請進行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的程序及辦法,按照《太阳集团app首页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執行。
(二)基本要求
世界史學科碩士學位論文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标準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标準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等的相關規定。
1.規範性要求
(1)時間:碩士生的學習時間一般是2-3年,其中應保證有充分的時間搜集資料并進行論文寫作。
(2)語言:論文一般用中文撰寫。
(3)字數:論文的字數要求一般在3
-5萬之間。
(4)格式:按照所在單位學位委員會的相關規定執行,并符合國家要求。
(5)注釋與參考文獻:按照學術專著出版與學術論文發表的一般要求執行。
2.質量要求
(1)論文應嚴謹、規範,要保證學術性,同時考慮論文的現實意義。
(2)論文應有對前人研究成果的陳述與分析。
(3)論文應反映作者的知識水平與理論水平,體現基本的學術研究能力。
(4)論文應努力追求新意,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争取有所推進。
(5)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生獨立完成。
十一、必讀書目
(一)各方向必讀書目
1. 李劍鳴:《曆史學家的修養和技藝》,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7年。
2. 李隆國:《史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3. 張廣智:《西方史學史》(第三版),上海:複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
(二)世界上古中古史方向參考書目
1. J.B.伯裡:《希臘史(上下)》(英文影印版),晏紹祥導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2. 特奧多爾·蒙森:《羅馬史》,李稼年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3. 劉家和、廖學盛:《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導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4. New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 Volume 1-6,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1997.
5. Clifford R. Backman, The Worlds of Medieval Europ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6. 朱迪斯·本内特:《歐洲中世紀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7. 馬克·布洛赫:《封建社會》(兩卷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8. F. M. 韋洛克,R. A. 拉弗勒:《韋洛克拉丁語教程》,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9年。
(三)世界近現代史方向參考書目
1. 斯塔夫裡阿諾斯:《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上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2. 伊曼紐爾·沃勒斯坦:《現代世界體系》(全四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
3. R. R.帕爾默,喬·科爾頓,勞埃德·克萊默:《現代世界史》(上下冊),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年。
4. 《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系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 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
6. 孔華潤主編:《劍橋美國對外關系史》(上下冊),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年。
7. 陶文昭:《中美關系史》(全三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8. 劉金質:《冷戰史》(全三卷),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9. 約翰·劉易斯·加迪斯著:《長和平:冷戰史考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四)世界地區和國别史方向參考書目
1. 劉緒贻、楊生茂主編:《美國通史》(全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2. 尼古拉斯·塔林等著:《劍橋東南亞史》(上下卷),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3. 梁英明:《東南亞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4. 聞一:《俄羅斯通史(1917-1991)》,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3年。
5. 林太:《印度通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2年。
6. 陳文海:《法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
7. 大衛·休谟:《英國史》(1-10卷),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3年。
8. 戴維·伯明翰:《葡萄牙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五)世界專門史方面參考書目
1. Stephen M. Miller, Robert V. Huber, The Bible: A History: the Making and Impact the Bible, Oxford: Lion Books, 2015.
2. John Browker (ed.),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Relig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3. Christopher Dawson, Religion and the Rise of Western Culture: Classic Study of Medieval Civilization, London: Sheed & Ward, 1950.
4. 阿諾爾德·湯因比:《一個曆史學家的宗教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5. 麥格拉思:《基督教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6. 阿爾文·施密特:《基督教對文明的影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7. 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8. 黃陵渝:《猶太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9. 平川彰:《印度佛教史》,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年。
10. 末木文美士:《日本佛教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11. 範若蘭、孟慶順、黃雲靜:《伊斯蘭教與東南亞現代化進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12. 謝和耐:《中國和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擊》,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學科組組長(簽名):
學位評定委員會分委會主席(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