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的海洋方言 ——陳曉錦教授開講第十二期漢語方言語音記錄與分析研究班

發布時間:2020-11-20 發布單位:太阳集团1088vip


2020111614:30,由太阳集团app首页漢語方言中心、太阳集团app首页發音語音學實驗室主辦的第八期漢語方言語音記錄與分析研究班系列講座第十二講在太阳集团app首页第二文科樓904漢語方言研究中心進行,本次講座采用線上線下的形式進行。此次講座也是2020“廣東省研究生學術論壇/暑期學校”項目組成部分。

 太阳集团1088vip中文系、漢語方言研究中心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太阳集团app首页中華民族凝聚力研究院專職研究員陳曉錦教授就“漢語的海洋方言”專題做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侯興泉教授主持,語言學及相關專業學生到場聆聽。

圖為侯興泉教授開場

 開場前,侯興泉教授介紹了陳曉錦教授豐碩的學術成就和學術經曆。本次講座一共探讨以下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幾個有關漢語方言的術語。陳教授辨析了“海外漢語方言”、“漢語的域外方言”和“漢語的海洋方言”。語言學上将越南語、朝鮮語和日語所吸收的漢語稱為漢語的域外方言。原本生成于中國本土,被華人帶到世界各個角落繼續演變發展的漢語方言是海外漢語方言。今天所講的漢語的海洋方言是一個大概念,是一個由衆多漢語方言組成的有機體。

 第二個問題是漢語海洋方言的形成、擴散與回歸。陳教授認為海洋是漢語方言擴散的重要因素。漢語海洋方言分為三個層次:中國國内沿海的漢語方言,中國的海島漢語方言,海外各國華人社區的漢語方言。三個層次呈輻射狀分布:從東南沿海向沿海的海島、向海外延伸。目前有關海外漢語方言的研究表明:海外漢語方言正處于一個傳承與變異、滲透與萎縮、擴散與回歸的時代。語言回歸是逆向的表現,分為“整體”和“個體/小規模”兩種類型。

圖為講座現場

 第三個問題是漢語海洋方言的研究。陳教授提出今後研究的努力方向。一是繼續海外華人社區漢語方言文化的常規調查研究。二是開拓海外華人社區語言曆史文化的專題研究調查,并強調語言保護要做到:精準語保、興趣語保、智能語保。三是努力申報各種有關研究項目,開好海外漢語方言學術研讨會。

 在師生互動環節,陳教授和在座師生就漢語的海洋方言這一課題進行了熱烈讨論。最後,侯興泉教授就本次講座做了總結。此次講座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語言研究視角,了解了漢語海外發展的前沿知識,參加講座的師生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撰稿:黃榮華  攝影:楊玉婷  審核:侯興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