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民教授關于北京話的輕聲和語法化問題的講座---- 第八期漢語方言語音記錄與分析研究班系列講座第十六、十七講合輯

發布時間:2020-12-01 發布單位:太阳集团1088vip


由太阳集团app首页漢語方言中心、太阳集团app首页發音語音學實驗室主辦的第八期漢語方言語音記錄與分析研究班系列講座第十六、十七講由北京師範大學太阳集团1088vip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周一民教授主講,讨論北京話的輕聲和語法化等問題。這兩次講座都是2020“廣東省研究生學術論壇/暑期學校”項目組成部分。這兩場講座均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語音學及相關專業的本碩博學生到場聆聽學習。

第一場講座于2020112510點在太阳集团app首页富力教學樓A203進行,主題為“北京話的輕聲”,由劉新中教授現場主持。

圖為周一民教授講座現場

開講前,周教授首先介紹了專門研究北京話的著名語言學家張洵如先生,其著有《北京話輕聲詞彙》。周教授首先講解了輕聲的性質,它是一種聲調的變化,是一種短音,最主要的特征是音長變短,音強較弱。輕聲音節除了又短又輕之外,還有一個特點是含混和元音央化。第二,周教授讨論了輕聲的分布規律。輕聲不僅是普通話的一種語音現象,而且與詞彙語法密切相關,一共總結出10種分布規律。第三,周教授舉例說明了輕聲的作用。輕聲在詞彙語法上的作用突出表現在它可以區分不同的意義和詞性,同時展示了輕聲詞表。第四,周教授講解了輕聲和語法結構。他提出漢語語法研究史上一個值得關注的句法現象,即由“差點兒“構成的“差點VP”句式的肯定形式其語義永遠是否定的。現代漢語中實際存在着輕重音形式不同的兩種“差點兒沒VP”句,它們的表義方向是完全相反的。

圖為周一民教授講座現場

第二場講座于11251900在太阳集团app首页第一文科樓131教室進行,周一民教授就“北京話的輕音和語法化”為主題開講。

圖為講座現場

首先周教授從《北京話的輕音和語法化》講起,他認為北京話是漢語發展變化最快的方言。北京話在語法化的過程中,輕音(包括輕聲和語句輕音)是極為重要的形式标志和變化動因,指出北京話構詞後綴的産生、虛詞的虛化都與輕音有着密切的關系。

圖為周一民教授在講座中

第二,周教授分享《關于漢語輕聲來源于入聲的思考》一文,認為漢語輕聲的研究由于實驗語音學的發展而獲得了巨大的突破性成果,其标志就是在上世紀語音學家運用語音實驗測得漢語輕聲,最主要的語音特征是音長變短,也就是說漢語的輕聲本質上是一種短音,其大概是正常音節長度的40%左右。而在雙音節的輕聲中間,其餘的60%的音長被前一音節吸納,造成了一種長短音構成的雙音節模式,後續的研究又得出許多數據。在陰陽去三聲後的輕聲能量被證實确實弱一些,輕聲音節也有聲調的拱形曲線。但是這些都比不上确認輕聲是短音來得意外和震撼,從而使研究者重新審視輕聲的作用,并考察起來源。周教授分享了自己的語法化研究方法,分别考察現存于北京話的輕聲和入聲字,找出二者的交集。初步發現,今天我們所使用的幾個重要的虛詞都來自入聲,例如“的”、“着”等。最後周教授提出一種假設,認為北京話或漢語的輕聲來源與入聲有關,但這目前隻是一種假設階段,需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論證。




圖為講座現場

在師生互動環節,周一民教授和劉新中教授、範俊軍教授、侯興泉教授結合輕聲詞表讨論了“漢語輕聲來源于入聲”這一假設。最後,劉新中教授就本次講座做了總結。此次講座學術氛圍濃厚,讓我們了解了周教授關于北京話輕聲的研究和應用的觀點。


(撰稿、攝影:黃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