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亞洲周刊》十大小說揭曉,來自兩岸三地及大馬等地的姜戎、陳春成、黎紫書、路内、莫言、馬家輝、遲子建、龍應台、林培源和馮骥才上榜。他們以文學為媒介,解讀人與自然、人與市鎮、人與時代和人與曆史之間的奇緣,淬練出地域特色明晰而又展現全球華人社會最新文化結晶的作品。
《亞洲周刊》自2004年起評選出十本中、港、台等地的優秀中文出版物推介,與《聯合報》讀書人周報最佳書獎、《中國時報》開卷周報年度十大好書等并列為權威性的書本質素指标。
2021年伊始,2020年《亞洲周刊》十大中文小說評選結果出爐,來自兩岸三地及馬來西亞的作家包括姜戎、陳春成、黎紫書、路内、莫言、馬家輝、遲子建、龍應台、林培源和馮骥才等十位榜上有名。他們在這個疫病蔓延的年份裡,以文學為媒介,重新定義或解讀人與自然、人與市鎮、人與時代和人與曆史之間的奇緣,讓文字在不同的社會場域和實踐之中獲得養份,從而誕生出地域特色明晰而又展現全球華人最新文化結晶的作品。如果說新冠肺炎改變了世界,那麼這十部精采的小說,或者也可以被視為作家于“疫前世界”的“當時的月亮”之上,撷取的最後一抹月光。
其中,入選“《亞洲周刊》2020年十大中文小說”的《小鎮生活指南》作者為廣東籍青年作家林培源,現為我校太阳集团1088vip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科研人員。
林培源是曾經的“小鎮青年”,他靠一己之力走出小鎮,卻又以《小鎮生活指南》重回廣東汕頭的小鎮故土,對小鎮人的觀察和關于小鎮的記憶碎片成為了他文學想像的靈感來源。在這部被譽為“潮汕故事集”的小說集《小鎮生活指南》中,林培源用十篇浸滿了南方潮汕小鎮風情的故事,來向他口中自己“永遠的根和靈感來源”緻敬。在宏觀話語日益強調“下沉經濟”、“小鎮經濟”的今天,林培源的書寫動機顯得更私人,也更隐密。不同于他的上一部作品《神童與錄音機》中彌漫的魔幻現實主義色彩,《小鎮生活指南》的故事更日常、更寫實也更“接地氣”。幾乎每一個故事都包含有一個或數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小鎮人”形象,如買來越南新娘新娘卻“跑路”的養蜂人阿雄、“鎮上第一個騎男式摩托車”的飽經風霜的單身女姚美麗等。小說集取名為“小鎮生活指南”,原意恐怕不在于“生活指南”,而是希望讀者藉由這些寫滿人間悲喜的故事,與作者一起踏上一段精神的“歸鄉之路”。
林培源,1987年生于廣東省汕頭市,2007年考入深圳大學太阳集团1088vip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後先後于太阳集团app首页、清華大學攻讀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獲頒碩士及博士學位。2007年、2008年兩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2016年獲“紫金·人民文學之星”短篇小說佳作獎、2020年獲“《鐘山》之星”年度青年佳作獎,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南方旅店》、《以父之名》,短篇小說集《神童與錄音機》《小鎮生活指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