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工作
1、2020年,落實學校和學院各項工作的部署,監督老師們每日做好健康打卡工作,對離開工作城市的老師嚴格按照學校要求做好填寫申請表并逐層審批上報的工作。落實“人盯人”制,了解本單位教師的移動軌迹,保證本單位教師安全。
2、2020年,我所所刊《暨南史學》第十九輯、二十輯已順利出版。第二十一輯、二十二輯已經完成校對工作。研究生教材的編寫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争取在今年年底完成。
3、2020年5月,所裡辦公室和會議室更換了空調。嚴格按照學校競價平台的規定和疫情期間校外人員入校的要求,做好每一步的審批手續。為了創建良好的辦公環境,還為教師們購置了書櫃,解決教師們的書籍無處堆放的問題。
4、2020年6月,就高級課程研修項目的招生問題與相關機構展開多次座談,希望建立良好合作關系,保證項目順利進行。
5、2020年10月,嚴格按照學校的會議精神,順利完成系所領導換屆工作。
6、2020年12月,學院的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啟動。本所全體教師積極配合學院工作,提供自己的學生信息、科研信息等,保證學科評估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科研成果
2020年,我所共發表20篇高水平論文,出版專著2部,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
2020年,黃超《中國白銅在英國的傳播與仿制研究(18—19世紀)》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
2020年9月,王榮湟橫向課題:《袁崇煥與晚明社會及其部将研究》,
3、2020年4月劉永連出版專著《東亞世界與古代中國》
4、2020年9月,王榮湟出版專著《袁崇煥全傳》
5、論文發表情況如下:
6、本所組織科研力量,積極開展已有項目科研活動,并積極申報新的項目,12月份老教師馬明達先生周密籌劃、撰寫“中外體育典籍交流”重大項目選題。為老一輩學者做傳,目前已經交稿6篇以上,準備編輯成書《中外關系史百年學術發展史》,下一年度在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三、研究生教育
1、2020年4月,完研究生複試工作圓滿結束并順利錄取了10名優秀的考生。
2、2020年6月22日、6月24日,我所博士2人,碩士5人正式參加答辯完成研究生開題和預答辯、答辯工作。
3、2020年6月,對應屆畢業生進行就業指導工作,了解學生的想法和擇業方向。
4、2020年12月3日,邀請西北師範大學田澍教授來我單位進行學術講座,現場學術氛圍濃厚,師生們受益匪淺。
5、2020年12月4日,劉旭博士冬季答辯圓滿結束。
四、黨務工作
自上半年開始,黨支部以“不忘學術初心,傳承優良學風”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活動,采訪了本所以盧葦先生為主的老一輩學者,積累了許多文字和音像資料,撰寫了《朱傑勤先生傳》《盧葦先生傳》等,並在《海交史研究》等重要學術期刊發表了《盧葦先生與海交史研究》等介紹和總結老一輩學者學術生涯及社會貢獻的短篇文章。活動形成一定影響,黨支部被學校遴選為“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
2、2020年9月15日,中外關系研究所教工支部籌辦了以“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海報展覽,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3、2020年11月6日,中外關系研究所支部開展了主題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中華民族記憶”的主題教育活動,前往廣州辛亥革命紀念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等地參觀考察。重走革命曆史的道路,感受廣東地區的革命曆史積澱。
4、2020年11月13日,在中外所所長兼支部書記劉永連教授的帶領下,中外所支部聯合專門史碩士研究生黨支部開展以“緬懷革命先烈,弘揚革命精神”為主題的黨建活動,赴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廣州中山紀念堂、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廣州起義館等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參觀學習。
5、2020年11月25日,在中外關系研究所所長兼支部書記劉永連教授的組織下,中外所支部全體成員在第二文科樓807開展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學習,并觀看了紀錄片《為了和平》。
6、2020年11月,在中外所所長兼支部書記劉永連教授的組織下,以中外所支部的名義慰問了退休教師馬明達教授和紀宗安教授。劉永連教授向前輩們彙報了所裡的近況,就人才引進、項目申報等問題虛心向前輩請教。
五、人才引進
成功引進曹禺博士,目前正在辦理報到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