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茜 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茜:四川成都人,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考古暨曆史語言學會理事。浙江大學古籍所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複旦大學中文系藝術人類學博士後,四川大學宗教學博士後。曾獲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等榮譽稱号。
主要方向:先秦兩漢及宋代文獻學、文學及中國傳統文化。
1、《先秦禮樂文化與<詩大序>“詩言志”再闡釋》,《文藝研究》,2021年第11期,排名1/1。
2、《朱熹對蘇轍<春秋>學思想的繼承與發展》,《江淮論壇》2020年第9期,排名1/1。
3、《先秦樂制的“情本”思想》,《哲學研究》2019年第9期,排名1/1。
4、《The Evolution of the Belief of Afterlife in the Han Dynasty and the Rise of Han Pictorial Carvings》,刊載于國際英文期刊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A&HCI收錄), 2018,排名1/1。
5、《魯南地區漢畫像石中“出行圖”所反映的漢代宇宙空間觀》,《文史哲》,2018年第3期,排名1/1。
6、《<太平經>之“賢柔、賢渘、大渘、大渘師”新釋》,《社會科學戰線》,2018年第2期,排名1/1。
7、《蘇洵文論中的權變思想及蘇轍<春秋集解>的曆史變易觀》,《湖南社會科學》,2018年第3期,排名1/1。
8、《論蘇洵的經史觀及蘇轍<春秋集解>的闡釋特征》,《哲學研究》2017年第3期,排名1/1。
9、《蘇轍<詩集傳>以史為據的闡釋特征》,《浙江學刊》2016年第1期, 排名1/1。
10、《蘇轍<春秋集解>對啖氏師徒<春秋>學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哲學研究》2015年第10期, 排名1/1。
11、《漢代生死信仰的變遷與漢畫像石的興盛》,《學術月刊》2014年第6期, 排名1/1。
12、《漢畫中的宇宙空間圖式與漢代文化的特質》,《文化遺産》2014年第1期, 排名1/1。
該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4年第6期全文轉摘
該文被《人大複印資料》2014年第3期全文複印。
13、《<太平經>中的養生思想》,《中國道教》2013年第4期,排名1/2。
14、《<毛詩序>的闡釋特征及漢唐<詩經>學闡釋體系的形成》,《學術月刊》2012年第12期,排名1/1。
該文被《新華文摘》2013年第8期全文轉摘。
15、《漢畫像石中樂舞百戲的功能與意義》,《戲曲藝術》2011年第3期,排名1/1。
16、《漢代畫像石中疊人造像的意義》,《文藝争鳴》2010年第6期,排名1/1。
17、《文學與經學的相融——論二蘇的<詩經>學思想》,《文學遺産》,2008年第5期,排名1/1。
18、《論語“子不語怪力亂神”新解》,《孔子研究》,2008年第3期,排名1/1。
19、《<詩·豳風·七月>與<周禮>“豳詩、豳雅、豳頌”之關系考述》,《中華文化論壇》,2006年第3期,排名1/1。
20、《蘇轍<詩集傳>中的心性之學》,《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3期,排名1/1.
21、《蘇轍<春秋集解>的成書經過及佚文考》,《山西大同大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9期,排名1/1.
22、《蘇轍<春秋集解>對“例”的認識》,《成都師範學院學報》,2020年第9期,排名1/1.
23、《蘇轍<春秋集解>的尊君重民思想》,《楚雄師範學院學報》,2020年第8期。
24、《<魯詩>輯佚史考述》,《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016年第1期。
25、《從<華陽國志>看巴蜀神仙道教的起源與發展》,《蘭台世界》,2016年第6期。
26、《“魯詩”的刺谏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以<關雎>為例》,《嘉興學院學報》,2016年第1期。
27、《試論<太平經合校>中“師策文”與哀帝建平四年的宗教運動之關系》,《嘉興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
28、《二蘇“五經論”歸屬再考證》,《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8期。
29《對高校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30、《從“執”到“悟”──論<紅樓夢>中賈寶玉人生曆程所蘊涵的佛學思想》,《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06年第6期。
1、《蘇轍的<春秋集解>與<詩集傳>》,獨著,商務印書館出版,2021年。
2、《漢畫像石圖像藝術與漢代生死觀》,獨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
3、《南湖傳統民俗文化研究》,獨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1、2017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宋代<詩>樂文獻研究與整理》,排名第一,在研。
2、2016年,主持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蘇轍的<春秋>學研究》,已結項。
3、2009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漢代畫像石藝術與早期道教的發展》,排名第一,已結項。
4、2008年,主持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漢代畫像石與道教的形成》,排名第一,已結項。
5、2013年,主持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後期資助《漢畫像石與漢代生死觀》,排名第一,已結項。
6、2013年,主持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漢畫像石圖像藝術與早期道教研究》,已結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