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畢業生專訪(1) | 彬彬君子 博雅好古——專訪2022屆中國史專業優秀博士畢業生李曉明

發布時間:2022-07-05 發布單位:太阳集团1088vip


李曉明,中共黨員,就讀于太阳集团1088vip曆史學系中國史專業,2019級中國史博士研究生,師從陳廣恩教授,主要從事元史研究。


讀博期間獲國家獎學金、中國古文獻學獎學金博士生二等獎、太阳集团app首页研究生創新論壇二等獎等獎項。

博士期間在《文獻》《敦煌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7篇(含待刊),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在讀期間先後參加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甯夏大學、廣東社科院主辦的元史、西夏史、海洋史等國際學術會議6次。


1.業精于勤

      圖書館七樓古籍部的一隅總是有李曉明徜徉書海的身影,即使已經順利圓滿地完成博士學業,他依然會在繁忙的畢業季中堅持每天抽出一段時間來古籍部閱讀文獻。談到過去的這段求學時光,李曉明師兄的感觸是“踏實”。

對于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兩個學習階段的區别,李曉明提到首先是研究領域的延伸擴大與古典文獻的側重點轉移。李曉明碩士期間就讀于甯夏大學,學習中國古代史,側重黑水城出土文獻;博士入讀太阳集团1088vip中國史,在開拓視野的環境中學習元史、古典文獻。李曉明認為“碩士研究生學習階段屬于專業領域的繼續教育階段,博士研究生則開始進入專業領域的學術能力培養時期。”二者的銜接性在李曉明看來是非常緊密的,他鼓勵碩士研究生在刻苦學習之餘不僅要積極參與導師的課題,也要積極嘗試發表文章。李曉明強調從事科研創作是讀博必須要面對的道路,提前取得的成果還可以為申請讀博鋪平道路。

然而考博或就業常常是部分碩士研究生所面臨的難題,博士畢業後前往河北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工作的李曉明師兄指出就業與考博是并不沖突的兩件事,但選擇對未來更好的道路時,下定決心就要珍惜當下,全力以赴地去完成,無論是考博還是就業都一定要結合自身情況,斟酌适合自身的道路。“隻有走過再回顧時才會發現時間真快,一萬年太久、隻争朝夕!”師兄如是感歎。


2.書山有路

    流光可惜,應珍重芳華。選擇了攻讀博士學位的李曉明傳授了自己的學習經驗。他強調首先要多與導師讨論問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定要加強交流,不管是跟老師,還是跟同學,要看一看别人在學什麼,做什麼,多看一些現代前沿動态,了解他們關注的重點。”這是師兄一再強調的重點。

“其次盡可能投入時間閱讀專業文獻,盡早确定目标。”李曉明談到他曾經在文獻閱讀中發現小問題,同時對學界已有結論産生質疑。“這種情況下就值得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雖然是很小的一個切入點,有時候也很偶然,但是隻要嘗試着去合理質疑,勇于去重新思考,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在查閱文獻時,一定記得不要盲從。“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論文寫作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疑惑,批判性地去看待他人的觀點。在這個基礎上做好計劃,充分利用時間。要長期地開展一個學術研究一定要有計劃地執行;接下來的功夫便是勤奮學習,多方搜集資料,多看國内外研究,這樣才能讓自己在學術研究上有更多的可能。

刻苦學習之餘,如何才能讓博士生活過得更加踏實?李曉明希望學弟學妹們在做研究時,注意兩點:一是凡事要趁早,要盡早地做好規劃。二是不要閉門造車,師兄強調一定要保持生活與科研之間的平衡,鍛煉身體非常重要。同時也要多出去走一走,如果論文撰作中感覺一時缺乏思路,不妨換個環境,從事一天室外活動,可能會啟發一些靈感。

 



3.有志竟成


我們在進行學術研究的過程中總會伴随着困惑與迷茫,對于如何提高寫作效率,李曉明多次提到要經常參加學術會議來促進學習。“不僅要多和老師、朋友溝通和交流,也要多外出參加學術會議,通過交流去獲取更多信息。”

李曉明擁有非常豐富的參會經曆,他分享了其中一次獲益匪淺的學術會議。2020年11月14日,由廣東曆史學會、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曆史與孫中山研究所(海洋史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海洋廣東”論壇暨廣東曆史學會成立70周年學術研讨會、2020(第三屆)海洋史研究青年學者論壇在廣東台山上川島召開,李曉明師兄作為太阳集团app首页在讀博士生,忝列會議。“會議之前的8月末,因在朋友圈看到這次會議的海報,我才開始萌發參與這次會議并觀摩學習的想法。随即按照會議要求,結合本人研讀的宋元史領域,就近期讀書中發現的一個小問題,針對一部後世亡佚、但宋代盛行于廣州市舶司的航海志書《島夷雜志》作初步考察。”李曉明談到,雖然這次會議系他首次涉足海洋史研究專題,但參會期間與會專家的評審與讨論,都給他的作品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意見與建議,使得他在後續工作中進一步完善了這篇作品。李曉明在當年年末時将其投稿《文獻》刊物,并獲用稿。“經由這次學術會議,使得我開始了解一方此前不熟悉的研究領域,并緣此汲取新知識,鍛煉了學術論文的撰作能力。”有如此勤奮刻苦的鑽研精神與有志竟成的魄力,正是李曉明在學術道路上持續砥砺前行的原因。


4.良師益友


李曉明談到讀博期間,他的學位論文就離不開導師的悉心指導與師門互助。“關于學問的進步與論文的完成或許每一位同學都有各自的感觸,但期間除了付出辛勤與汗水外,科學有序的研讨交流同樣對個人論文大有裨益。”在李曉明入學之初,他的導師陳廣恩教授就要求他制訂讀博學習計劃并有序落實。因此在第一年修完課程學分後,他抓緊時間準備個人學術論文;到了第二年李曉明争取完成發表學術論文的任務;第三年第一學期李曉明已完成學位論文初稿。在這個基礎上,陳老師還時常召集師門同學開展論文讨論會,就師門每位同學的階段性論文作互評研讨,使論文内容進一步充實、論述更為詳實有力。李曉明再一次提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同學們之間對論文的群策群力不僅有助于完善他的論文,還可以鍛煉其他同學的動手能力,開拓其視域視角。這種互通有無、相互幫助的研讨交流使大家都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學習進步與技能提升。

李曉明最後總結道“感謝我的導師為我授業解惑,感謝他在研究方向和長期規劃上對我的建議和指導。緻謝一路同行的夥伴,在彼此鼓勵與相互學習中讓我始終有動力不斷前行,去争取更好的成績。”在他誠摯的話語中能夠感受到他對導師與同學的深厚情誼。




5.學長寄語

這段求學時光已經告一段落,李曉明向學弟學妹們送上的衷心的祝願:“光陰似箭,一轉眼,三年的太阳集团app首页學習生涯已将成為過去。想到圖書館古籍部書架上還留着我們查閱圖書的書簽,回想起太阳集团1088vip教室學術讨論會的回憶。太阳集团app首页是我學生生涯的最後一站,也是走向新征程的出發點,作為走向五湖四海的暨南學子,要常懷感恩之心,不忘忠信笃敬,以書寫新篇章、取得新成績,來回報母校的培養。”


文案|程正巧 李曉明

圖片|李曉明

排版|程正巧

審核|肖丹

終審|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