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揚,中共黨員。就讀于太阳集团1088vip曆史學系中國史專業,2019級中國史研究生,師從劉正剛教授,主要從事明清法律史、海洋史研究。
在《曆史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曆史檔案》等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曾獲2018年“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2020年“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2021年“太阳集团app首页研究生創新論壇——太阳集团1088vip分論壇優秀創新成果一等獎”“太阳集团app首页研究生創新論壇優秀獎”。
博士生活—— 修行一場
求學生涯免不了艱辛苦楚。談及博士期間的學習生活,高揚将其總結為“修行”二字。他說道,“修行,首要就是能夠靜下心來,摒棄大部分的欲望,将視線聚焦在論文寫作之上。整個過程需要耐得住寂寞,忍受得了内心的焦慮和外部的壓力。”博士階段,專業學習要求精與深,而這其中所需要投入的精力和所承受的壓力不言而喻,個中苦楚不道自明。然而,熬過艱澀的苦,便會開出絢爛的花。博士階段的這場修行,讓高在學習上收獲了優異的成績,也讓他在生活中遇見更好的自己。然而,一味專注學業也會有感到無聊倦怠的時候,沒能培養一些愛好作為緩沖劑是高揚内心的小遺憾。因此,他也鼓勵師弟師妹能夠在學業之餘,培養一些愛好,提升幸福感。
學習規劃 ——“先飛”很重要
“不管是笨鳥還是聰明鳥,‘先飛’很重要。”暨大博士的學制是三年,除了撰寫畢業論文之外,還需要發表兩篇核心論文才能畢業,無論是發表文章還是撰寫畢業論文,都是需要大量的精力投入。他回憶道,“在讀博之前,我的導師劉正剛教授就提醒我需要提前撰寫發表論文。論文若能夠提前發表,會最大限度減輕畢業論文的撰寫壓力。”
因此,高揚強調要緊抓“時間概念”,盡早做好學習規劃,才能更加淡定從容。
3.科研生活—— 穩基礎與多交流
碩博階段的學習要求學生能夠具備一定的學術科研能力。如何做好學術研究,是研究生們的普遍困惑。談及這一點,高揚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經驗:第一,關于學術研究,可以參考方志遠的《學術研究的“問題意識”與“非問題意識”》、榮新江的《學術訓練與學術規範》等;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穩基礎與多交流”。“所謂“穩基礎”即不論什麼學科,本學科的基礎功夫要掌握,以曆史學科為例,除了掌握基本的史料外,學術網站、網盤資源這些必須要熟練。打開你的電腦,如果你發現浏覽器收藏的相關網站寥寥無幾,網盤(或者硬盤)空空如也,這顯然需要繼續鞏固基礎。所謂“多交流”即多與同學交流、多與老師交流、多與學界交流。尤其在學期間,更要把握住與導師的相處時光,多請教、多提問,不要閉門造車。
紮實的知識儲備是做學術研究的基礎,而積極主動的交流學習則是做學術研究的有效推動力。寥寥幾字,卻有微言大義。
4.真誠感謝——老師、朋友、家人
高揚師兄深情感言,“博士能順利結束,離不開身邊的每一個人。我的導師劉正剛教授從學術訓練到人生思考給了我無數指引,暨大衆友在生活學習上提供太多幫助,家人的全力支持亦讓我無所顧慮完成學業。”是的,生活總有困難,而在愛的關懷下,我們能夠更加順利地渡過難關,收獲成長!
5.學長寄語——“總有希望”
親愛的師弟師妹們,沒有一條路無風無浪,會有孤獨,會有悲傷,也會有無盡的希望。
回顧高揚的求學生涯,我們能夠深深感受到他的那份堅韌與自律、專注與勤奮。這是一種修為,是一種優秀的精神品質。漫漫長路,而志在前方,便能抵過歲月漫長;深深孤寂,而心懷希望,便能收獲繁星點點。
文字 | 陳嘉慧 高揚
圖片 | 高揚
排版 | 程正巧
審核 | 肖丹
終審 | 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