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铎揚聲 | 程國賦:始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的暨南人

發布時間:2022-10-09 發布單位:太阳集团1088vip


始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的暨南人



師從名家、轉益多師


程國賦老師自幼十分喜愛中國古代小說。小時候,聽過不少關于《水浒傳》《三國演義》《說嶽全傳》的故事,喜歡閱讀《水浒傳》《紅樓夢》《封神演義》《西遊記》等小說連環畫,幼年時期心中即種下了一顆熱愛中國古典小說的種子。

高考結束後,程國賦老師進入徐州師範學院中文系學習,從此他的人生與中文、與中國古典小說結下不解之緣。大學期間,他受到教授《詩經》的朱宏恢老師的影響,迷上了古典文學,心中暗下決心:将來一定要從事古典文學方面的研究。本科期間,他得到在民國時期曾經主編《文藝月刊》《文藝先鋒》《申報副刊》等文藝期刊的老報人、著名學者王進珊教授的指點,這令程國賦老師至今記憶猶新。

本科課程結束後,1989年,程國賦考上南京大學中文系攻讀,跟随王立興先生從事明清小說的學習與研究。王立興先生著有《唐傳奇英華》,整理過胡小石先生的《楚辭專論》等著作。碩士結束後,程國賦得到郭維森、吳翠芬等老師的鼓勵與推薦,通過碩博連讀考試,進入博士階段學習,跟随文史名家卞孝萱先生,繼續從事古典文學的學習與研究。

在南京大學讀博期間,卞先生對程國賦要求十分嚴格。在卞先生的嚴格要求與指導之下,程國賦系統研讀了《舊唐書》《新唐書》《太平廣記》《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清實錄》、大量的唐、宋、元、明、清筆記,以及《古本小說集成》《古本小說叢刊》《古本戲曲集成》《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等書籍,這為他後來的學術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卞先生不僅對于程國賦嚴格要求,而且在學術之路上多悉心獎掖、提攜。程國賦的博士論文《唐代小說嬗變研究》出版之際,卞先生在序文中對程國賦鼓勵有加:“本書開拓了新的研究領域,豐富了中國小說史、文學史的内容,彌補了當前研究者的不足,其學術價值,是有目共睹的。國賦同志才過而立之年,前途無量,祝願他繼續前進,勇攀學術高峰。”

除了跟随卞先生學習外,程國賦還十分注意轉益多師、博采衆長。如南京大學周勳初先生是其博士論文的答辯委員之一,周先生細讀了程國賦的博士論文,論文上的筆記寫得密密麻麻;在答辯會上,對于程國賦的博士論文贊賞有加,同時也提出了很多可貴的修改意見。


 

(與傅璇琮先生合影)

程國賦老師1994年來到太阳集团app首页工作以後,在周勳初先生的介紹之下認識了傅璇琮先生。已故傅璇琮先生曾任中華書局總編輯、編審,原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秘書長,著作等身、成就卓著。此後在近20多年的時間裡,程國賦先後多次得到傅璇琮先生的指點與幫助。2000年,程國賦以訪問學者身份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跟随碩士期間就已經仰慕已久的著名學者鄧紹基先生學習,拜在先生門下。在做訪問學者期間,程國賦得到了鄧先生多方面的指導,感到受益匪淺。

可以說,在求學與治學的道路上,程國賦得到了許多學術名家的悉心指導、提攜與幫助。名家指導、轉益多師,加上自身的不懈努力,使程國賦老師在學術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不斷開拓古典小說研究新領域



1990年在南京大學攻讀博士期間在《南京大學研究生學報》上發表第一篇學術論文《〈紅樓夢〉原書續書悲喜劇風格之比較》以來,程國賦老師在中國小說戲曲領域專注深耕已達30餘載,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出版了《唐代小說嬗變研究》《唐代小說與中古文化》《唐五代小說的文化闡釋》《中國古典小說論稿》《明代書坊與小說研究》《三言二拍傳播研究》《隋唐五代小說研究資料》《唐代小說學術檔案》《二十世紀中國古代文論學術研究史》(合著)等古代文學研究專著13部,發表有《論明清小說寓意法命名的内涵與特點》《論明代通俗小說插圖的功用》《明代坊刊小說稿源研究》等學術論文160餘篇,其中發表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學遺産》《文史》《文藝理論研究》等權威期刊論文近30篇,先後主持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及省部級課題20餘項。

程國賦老師的學術成就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古代文學研究領域,較早開展古代小說的流傳與接受研究,這一方面的代表性著作有《唐代小說嬗變研究》、《三言二拍傳播研究》等。二是注重以跨學科、跨文化的視角研究古代小說。程國賦老師打破學科界限,以跨文化的視角開展綜合研究,其研究實踐集中在唐五代和明代小說方面。在唐五代小說研究領域,程國賦老師引入文化研究的視角,對唐五代小說做全方位的文化考察,2000年在台北文津出版社出版專著《唐代小說與中古文化》,2002年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唐五代小說的文化闡釋》,都是從這一視角進行研究,具有開拓意義和創新價值。三是注重夯實學術基礎,關注古代文學學術史,梳理、考證古代小說史料。先後出版有《二十世紀中國古代文論學術研究史》版《隋唐五代小說研究資料》《唐代小說學術檔案》等著作。

這些學術著作出版後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在學界産生了較大的影響。唐代文史研究大家、南京大學卞孝萱先生在為程國賦教授《唐代小說嬗變研究》一書所寫的序言中評價此書特色與學術貢獻時指出:“本書開拓了新的研究領域,豐富了中國小說史、文學史的内容,彌補了當前研究者的不足,其學術價值,是有目共睹的。”著名學者、中華書局原總編輯傅璇琮先生在為《唐代小說的文化闡釋》一書所寫的序文中說道:“此書的意義和價值,已經不僅僅是對唐五代小說研究本身的加深,更是在拓展文學史研究的視野,加強與其他學科的溝通等方面,提供一種高層次的方法和更新的經驗。”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鄧紹基先生認為,《唐代小說的文化闡釋》“在資料豐富的基礎上論述面很廣”,“條分縷析,既細緻、又見新意。”

前人對古代小說的研究成果豐碩,著作汗牛充棟,要想在前人研究基礎上開拓出新領域,誠非易事。程國賦老師能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不斷開辟出新的領域,表現出很強的學術創新意識與能力:運用新視角、嘗試新方法、探索新領域。如在完成唐五代小說的文化考察之後,程國賦老師将研究視角轉向明代,本着曆史文化與古代小說相結合、文獻與理論并重的研究思路,先後向小說與出版文化、小說命名文化、小說圖像與刊刻等多個領域拓展,産出了一批有份量的學術成果。如其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明代書坊與小說研究”的結項成果《明代書坊與小說研究》(中華書局,2008),獲教育部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二等獎、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19年被高黎明教授等人翻譯成英文,書名為《Research on book shops and novels in the ming dynasty》,由American Academic Press(美國學術出版社)出版。又如小說命名是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的一個獨特視角,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浒傳》《金瓶梅》《紅樓夢》等少數幾部名著上,程國賦老師主持201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明清小說命名研究”,考察元明清小說命名的特點、方法、命名現象與小說創作、小說讀者之間的關系,分析命名現象所揭示的文學觀念、文化内涵、廣告意義等,試圖從命名文化着手,探讨明清小說創作的内在規律與演變曆程。經過近30年在中國古代小說研究領域的深耕、積累,2015年程國賦老師獲得“中國曆代小說刊印文獻彙考與研究”重大項目立項,該課題從刊印的角度對中國古代小說作系統研究,視野宏闊,選題意義重大。


(《明代書坊與小說研究》中文版與英文版)



   始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



程國賦老師于1994年來到太阳集团app首页,1997年被遴選為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的碩士生導師,1998年開始招生,2003年被遴選為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的博士生導師,至2022年止,他已經招收了24屆碩士研究生、17屆博士研究生,另指導10餘位博士後研究人員、多位訪問學者,共培養了近百名研究生和博士後、訪問學者,指導多屆本科生的學年論文、畢業論文,講授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等多層次課程。

程國賦老師十分關心關愛自己的學生。門下諸生在回憶跟随程老師學習時,都有一段特别難忘的經曆。湖南師範大學太阳集团1088vip博士生導師胡海義教授,在回憶自己在暨大跟随程老師攻讀碩士學位時說:“2004年,我在讀研一時,突然被查出髋關節發生病變,急需手術。我是湖南人,在廣州人生地不熟,家裡父母也體弱多病,當時經濟非常困難,債台高築。程老師得知後,立即幫我在華僑醫院聯系名醫,請求他們盡可能多關照我這位入學不久、經濟苦難的外省學生。尤其讓我感動的是在入院的那天下午,程老師趕在他上課前,将住院費交到我手裡,讓我及時住院,送上雪中之炭,解我燃眉之急。如果不是程老師的關心幫助,就不會有今天的自己。”程老師不僅在生活上關心幫助每一位學生,在就業上也給予大力幫助。2014年博士畢業的楊骥在參加華師招聘的最後一輪二進一面試中落選,一時對工作前途頗感惆怅。後來經曆一番波折,終于得到在華東師範大學做博士後的機會,這次博後經曆改變了他的人生道路。現已是廣州大學教師的楊骥在回憶這段經曆時說:“尤記得2014年我博士即将畢業之時,我在參加華師招聘的最後一輪二進一面試中落選,一時對工作前途頗感惆怅。由于專業方向和家庭原因,經老師點撥,我對去中山大學做博士後産生了想法。然而,當年中大的招收政策較為特殊,需要合作導師自己出培養經費,因此那一年幾乎沒有任何老師願意招收博士後。老師最終幫我聯系到華東師範大學譚帆教授,終于得以确定,也成就了自己三年的滬上求學之行。這趟博後經曆,為我此後的學習研究提供了許多寶貴經驗。”

程國賦老師2011年擔任太阳集团1088vip副院長,2015年起擔任太阳集团1088vip院長。雖然行政工作占用了大量時間,但隻要有學生向他請教問題時,無論再忙、工作再晚,他都會第一時間盡快回複學生。2014級博士後吳肖丹說:“記得剛拜入老師門下,一晚,我給老師發完郵件就關了電腦,以為老師肯定是要明日才會答複,誰知第二天一早就收到老師寫得非常詳細的郵件,一看時間,淩晨接近一點。”古代文學碩士生郭弋琳說:“在我還沒有成為程老師學生的時候,曾經給老師發郵件詢問過一些問題。程老師是院長,平常事務非常多,但老師百忙之中都會認真回複,并且語氣非常和藹。”吳肖丹不無感慨地說:“試想老師一天是要收到很多信息和郵件的,但他總是把學生、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201811月,參加俗文學學術研讨會,與學生們合影)


程老師前後培養了近百名研究生和博士後、訪問學者,指導過多屆本科生的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對于學生的學年論文與畢業論文,他都會抽出時間認真閱讀,從文章結構到錯字标點,一絲不苟,令接受過他指導的學生既感動、又愧疚。太阳集团1088vip在讀博士生吳錦佩說:“作為院長,程老師既要處理學院日常管理的大小事務,又要指導學生,擔任教學任務,工作十分繁忙,但即使這樣,老師也會認真回複學生的每一封郵件,不僅點撥思路,還會細緻地指出論文中的标點錯誤,常常周末深夜還在批改論文,令學生深感歉疚。”在平時忙碌的工作之餘,還要犧牲周末的休息時間,是因為他始終将學生放在第一位,始終關心着學生的進步與成長。2021屆博士畢業生、現廣州大學師資博士後李國平說:“博一下學期時,我的學位論文因撞車而要更換,老師對我耐心的說明、指導。有一次是下午兩點多到老師辦公室,我帶着材料向老師彙報,不知不覺中天就黑了。期間老師對論文的觀點、框架、思路詳細指導,老師的耐心與負責使我很快找到方向,更增加了研究信心。”

在指導學生方面,程老師善于因材施教,他總能結合每個學生的基礎與知識結構,在投稿論文寫作、畢業論文選題、項目課題申報等方面,給與有針對性的不同意見。他總是努力去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優點,對于學生身上的優點、以及論文寫作中的長處(選題的新穎,材料的豐富,視角的獨特,論述的細緻,結論的可靠等等),毫不吝啬地給予鼓勵與贊美之詞。這讓跟随程老師學習的學生不僅逐漸産生信心,更重要的是體會到學術研究的樂趣,感受到學術研究的魅力,并産生持續研究下去的不竭動力。

對于學生的選題,程老師總是能尊重學生的興趣與意願,在選題的基礎上,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以助力于選題的完善與深入,對于學生的選題表現出很高的信任度與寬容度。他指導的曆屆學生的選題中,既有從小說、戲曲方面選題的,如李國平的小說圖像研究、劉璇的小說序跋研究、張麗娟的地方家族戲曲研究等等;也有與小說、戲曲跨度較大的其他選題,如嚴豔的越南如清使臣詩歌研究,肖大平的韓國漂海錄文獻整理與研究等等。

在選題上給與高度信任與寬容的同時,程老師并不放松對學生論文寫作的要求。他經常提醒學生“有幾分材料說幾分話”;引導學生發掘“新材料”、開拓“新視角”、運用“新方法”。尤其是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學術規範,絕對禁止剽竊他人的研究成果。他常告誡學生:“論文寫作的水平有多高,那是你的能力問題;違反學術規範,甚至出現抄襲,那是學術品質問題。”

關愛學生、認真負責、因材施教、鼓勵為主、嚴寬相濟……這些都是程老師指導學生的有效方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14級博士後、現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吳肖丹副教授說:“程老師就是這樣,以自己的言傳身教與個人魅力默默感化着學生,讓學生不自覺中就向老師靠攏,想努力成為像他一樣的人。”在他的指導下,學生中不少人已經成長為古代文學研究領域的中堅力量,在各自的崗位上傳承着程老師的治學方法與育人理念。


笃力前行,傳承傳播中華文化



太阳集团app首页“弘教澤而系僑情”,傳承傳播中華文化是太阳集团app首页的曆史使命。201810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太阳集团app首页時殷切囑托太阳集团app首页,“将中華文化傳播到五洲四海。”

中國古代文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程老師1994年來到太阳集团app首页任教以來,一直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在暨南園三十年的歲月裡,他不僅發表了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量論文,還通過古代文學的課堂教學與論文指導等方式,培養了大量熱愛中華文化的年輕學子,這些學生中不少人也走上了傳承傳播中華文化的道路。

20209月,中華文化港澳台及海外傳承傳播協同創新中心獲得教育部認證,成為廣東省與教育部共建的國家級教學科研平台,程國賦教授擔任中心常務副主任,主持中心日常工作。在程院長的帶領下,協同創新中心自成立以來,在短短兩年内發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一是服務于統戰工作的主責主業,積極産出智庫成果。如截止到20225月,圍繞中華文化傳承傳播主題共提交咨政報告59篇,共獲批示或圈閱16篇;二是踐行新文科理念,培育中華文化傳承傳播火種。打破學科壁壘,設置交叉學科“中華文化傳承傳播”博士點、碩士點,2023年正式招生;承辦了首屆“中華文化完美使者評選活動”,受到海内外的廣泛關注;三是大力推進特色地域文化研究,接受社會捐資1000萬元,設立潮州文化研究基金;梳理百年來潮州文化研究成果,編撰《潮學集成》(10卷,300萬字);與廣東省社科規劃辦合作,面向全省開展潮州文化研究課題招标,開展“潮人潮學系列講座”;籌備設立潮學研究獎;四是凝練主題,推出了一批有影響的科研成果,積極培育項目與課程,目前資助中華文化傳承傳播科研課題30項、課程12門,出版中華文化傳承傳播領域研究著作和學術刊物20多本;通過著作外譯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五是舉辦學術講座和會議,傳遞文化精髓,舉辦講座、沙龍、研讨會等60餘場,其中國際研讨會10餘場,打造品牌講座“中華文化傳承傳播名家講壇”,已舉辦18場;六是拓寬宣傳途徑,傳播中國聲音,利用新媒體技術、視頻競賽、展覽、微信公衆号等加大宣傳中華文化。在程老師的帶領下、在全院師生的支持與努力之下,協同創新中心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逐漸受到國内外學界的關注與重視。



(“中華文化港澳台及海外傳承傳播協同創新中心”建設推進會,2020125日)


20229月,由程國賦老師領銜申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傳播創新團隊”,獲廣東省普通高校創新團隊項目批準立項。創新團隊将圍繞“中華文化的傳承傳播”這一核心命題,重點研究中華文化的内涵、傳承傳播的受衆、傳承傳播的途徑三個密切關聯的研究方向,旨在破解中華文化在港澳台及海外“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傳了不入流”的困境。團隊設置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核心内涵研究、中西文明比較與互鑒研究、域外漢籍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傳播研究、漢語方言與海外華文教育研究四個方向。希望通過三年的努力,将團隊建設成為能夠解決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國内具有重大影響力、在國際具有寬廣而密切的合作力量的創新性科研團隊,進一步推動我校傳承傳播中華文化的偉業。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程國賦院長帶領的太阳集团1088vip全體師生、協同創新中心團隊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傳播創新團隊”,一定會在中華文化傳承傳播的道路上笃力前行、行穩緻遠!




後記:當筆者提出要撰寫程國賦院長的采訪文章時,程院長堅決推辭。他說:“應該多采訪一下學院那些在教學科研方面成績突出的老教授、老先生。”在筆者堅持之下、并告知程院長本次采訪是為了配合“暨南文史名家(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家)面對面”活動、四位社會科學家缺一即不完整後,程老師才同意了筆者的采訪請求。


掃碼關注我們

文稿 | 肖大平

排版  | 趙雪

責編 肖丹 李秋平

終審 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