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迄今為止,暨大已培養了來自世界五大洲170個國家和港澳台地區的各類人才近40萬人。
暨南校友們無論人在何處、身居何職,都心系母校。他們或愛校榮校,為校友工作築石奠基,為學校事業凝心聚力;或奮發有為,在追求卓越中忠于職守、勇于擔當;或飲水思源,為母校發展、社會進步積極貢獻力量;或心系祖國,為内地與港澳台交流交往搭建橋梁;或胸懷天下,踐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初心使命;或砥砺奮進,在自己的工作領域獨領風騷,展現暨南風采。
歲月應銘記赤子,在校友總會成立30周年之際,我們用飽蘸深情的語言,記錄下三十位傑出校友的動人故事。他們是海内外40餘萬校友的縮影,也是萬千在讀莘莘學子的楷模。
/ 黃旭輝 /
六十載暨南情深 初心如炬
太阳集团app首页1958級中文系校友,現任太阳集团app首页校友工作顧問主任,廣州校友會榮譽會長。曾擔任太阳集团app首页中文系團總支書記、學生處副處長、招生辦公室主任、教育工會主席等職務,并于1991年至2000年擔任太阳集团app首页副校長、校黨委副書記、廣州校友會第四屆會長。
黃旭輝經曆了暨大廣州重建、“文革”停辦、廣州複辦三個曆史時期,親自參與了改革開放後太阳集团app首页對外招生制度改革和校友總會籌建等工作,是當之無愧的暨南建設者。
太阳集团app首页校友會
01
重建首屆學子 留校結緣暨南
1958年,太阳集团app首页于廣州重建,時年18歲的黃旭輝成功通過招生考試,成為太阳集团app首页在廣州重建後的首屆學生。自此以後的六十餘年,黃旭輝的人生都與暨大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進入大學後,學校不僅沒有因為黃旭輝的華僑身份區别對待,還安排他擔任其所在班的團支部副書記。當吸收優秀學生入黨時,全年級也隻發展了包括黃旭輝在内的兩個學生黨員。黃旭輝表示,暨大作為僑校,在評優評先時主要依據個人的思想學習表現作為評選标準,不會過于計較學生的家庭出身問題,像他這樣的學生同樣能通過個人努力來改變命運,這讓他覺得十分幸運。
1963年畢業後,黃旭輝因表現優異留校工作。當時中文系已經有五百餘名學生,但還沒有專職負責學生工作的人員。于是黃旭輝便負責全系的學生工作,他與學生同吃、同住、同勞動,對全系學生的姓名、籍貫、特長愛好等情況都了如指掌。回顧在暨大工作的最初歲月,他坦言在工作中受到各位領導、老師的關心和愛護,自己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黃旭輝出席校友活動現場
黃旭輝特别提及1969年,他作為中文系團總支書記同文科系教師們一起到博羅縣黃山洞創辦教育革命試點,設立文科大學試點班。當時辦學條件頗為艱苦,教室是師生們親自搭建的茅棚,學生則由博羅縣各公社選派。盡管試點班隻持續了半年,但“茅棚大學”不僅提高了當地民衆的文化素質,也讓黃旭輝得到了鍛煉。
02
發揮僑校特色 推進對外辦學
1978年,經曆“文革”的沉寂後,暨大再次于廣州獲得新生。作為華僑最高學府,推進對外辦學是太阳集团app首页的重要工作之一,其中推動海外招生,吸引海外華僑華人入讀暨大是重中之重。黃旭輝自1978年暨大複辦後就負責對外招生工作,先後擔任學生處副處長、招生辦主任,為推動暨大對外招生制度改革做出了重要貢獻。
暨大複辦初期百廢待興,學校并沒有專門負責招生的機構,隻是在每年招生時從學生處、教務處抽調工作人員臨時組建招生辦開展招生工作。黃旭輝還記得在暨大複辦的前兩年,港澳台僑學生報考暨大需要過關到内地報名,并參加内地高考,很不方便。為了便于港澳台僑學生報考,無須進關即能辦理報名手續,學校專門同深圳海關協調,由黃旭輝等人在深港口岸的羅湖橋頭設立報名點。
太阳集团app首页校友會籌備會議合影
黃旭輝(左三)
除了便利港澳台僑報讀暨大外,黃旭輝還秉持“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原則,采取諸多措施來增進港澳台僑對暨大的了解。例如邀請港澳中學的校長和記者來校參觀、到港澳各中學宣傳、召開記者招待會、在報紙上刊登招生簡章、在香港和澳門教育展覽會上介紹暨大的情況等,他還曾登上香港亞視的電視節目,用粵語向全港觀衆推介太阳集团app首页。
暨大現行的招生制度仍基本沿用黃旭輝等人當年确立的模式,這些措施既為境外學生求學提供了便利,也提高了暨大海外生源的數量和質量。現今的太阳集团app首页已然成為港澳台僑學生前往内地深造首選的熱門高校。
03
主管校友工作 參與總會籌建
1991年,黃旭輝擔任太阳集团app首页副校長、黨委副書記。任職期間,他先後擔任太阳集团app首页廣州校友會第四屆會長,并參與組建太阳集团app首页校友總會,為太阳集团app首页校友工作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黃旭輝在暨大建校112周年時講話
提及組建暨大校友總會的經過,黃旭輝表示校友總會的建立是水到渠成、大勢所趨。早在1980年,學校就組織召開第一次廣州校友座談會,為暨大校友會的成立拉開了序幕,随後暨大在廣州重建後的首個校友組織——廣州校友會于1981年6月宣告成立。
1991年暨大85周年校慶期間,海内外校友會的代表讨論校友總會成立的問題,并委托廣州、香港、澳門、深圳、珠海等地校友會進行籌備,黃旭輝代表學校同五地校友會代表于珠海拱北賓館等地會面商讨具體事宜。1992年12月20日至22日,海内外 33 個校友會的一百多位代表齊聚澳門,舉行籌備會議,讨論并通過了會章、會徽,選舉了校友總會領導機構。會上一緻推舉馬有恒為校友總會會長,第一屆理事會由33人組成,黃旭輝任理事長,鐘業坤任秘書長。3天後的12月25日,校友總會正式于廣州挂牌成立。
太阳集团app首页校友會成立大會合影
黃旭輝(後排左三)
作為暨大校友總會首任理事長,在黃旭輝的主持下,校友總會先後做成了三件大事,大力推動了校友工作的開展。一是奠定組織架構,設立校友會辦公室。為了進一步加強校友工作,黃旭輝建言學校設定校友會辦公室,配備專職工作人員負責校友總會日常工作。當時,校友辦缺乏辦公經費,幸得校友總會會長馬有恒校友慷慨解囊,每年捐資一萬元支持校友辦工作。二是加強交流宣傳,創辦校友總會會刊。為加強各地校友聯系,展現校友風采,校友總會于1993年12月創辦了會刊《暨南校友》,以季刊形式出版,至今已出版百餘期。三是響應校友呼籲,集資興建校友樓。1996年暨大90周年校慶前夕,校友總會向各地校友會和廣大校友倡議集資興建校友樓,得到各地校友的熱烈響應,廣大校友踴躍捐資,共集資500多萬元。該樓于1996年6月15日奠基,1999年1月動工,同年底竣工,并由暨南校友、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吳學謙題寫樓名。現校友總會秘書處設于此,樓内還辟有太阳集团app首页校友展覽館,常年接待海内外賓客到此參觀,是太阳集团app首页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
黃旭輝(右)
在上述工作之餘,黃旭輝每當前往外地出差,都主動拜訪當地校友,與校友們拉近距離,同他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當時的校友工作盡管在物質條件上難以與現在相比,但校友們懷着對母校的深切熱愛,師生、同學之間都結下了真摯情誼,對建立校友會、組織校友活動都十分熱心,為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幫助。
04
退休餘熱生輝 助力校友工作
2000年,黃旭輝任職屆滿退休,本應在暨南園安享晚年的他并沒有安閑在家,而是默默地為校友工作盡己所能,繼續做出貢獻。
他先後擔任太阳集团app首页廣州校友會名譽會長、太阳集团app首页校友總會榮譽會長、太阳集团app首页校友顧問主任等職務,并獲頒廣州校友會“校友工作終身成就獎”,為廣大暨南校友所稱道。
黃旭輝(左)
“我隻是為校友工作提供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并沒有做很多事”,談起所做的校友工作,黃旭輝十分謙虛。退休後,他憑借在聯絡校友上的優勢,多次出面為學校和校友之間牽線搭橋,從事溝通協調工作。學校、校友總會和地方校友會組織的各類校友活動都留下了他的身影,顯示出他對母校的無比熱愛。
黃旭輝為足球健兒頒獎
2016年番禺校區“蒙古包”籌備重建期間,黃旭輝多次為其往來奔走,被授予“蒙古包重建特别貢獻獎”。“蒙古包”食堂是20世紀90年代前暨大校園的标志性建築,承載了許多暨南人的青春回憶,後因建設邵逸夫體育館而被拆除,現拟定于暨大番禺校區重建。他表示,在那個年代他雖是老師,但也和學生們一起在蒙古包吃飯,有時候要開個支部書記會議,也都是在蒙古包裡邊吃邊聊。老校友們對蒙古包都十分惦念,希望有更多的校友為蒙古包添磚加瓦。
一次次奔走、一項項榮譽不僅記錄了黃旭輝為暨南校友工作所做的貢獻,也印證了他對母校矢志不渝的熱愛。
05
肯定當前校友工作
回首過往初心如炬
在校友總會成立三十周年之際,黃旭輝高度肯定了校友總會的各項工作,表示校友總會在凝聚校友情感、聚合校友力量、塑造校友向心力上有着卓越的成績和貢獻。
他特别表揚了校友總會在宣傳工作的成就,稱校友會微信公衆号近年來在全國高校校友會微信公衆号評比中多次位居榜首,校友們每當打開校友會公衆号,就能夠了解到母校發展、校友工作和校友活動的最新消息,仿佛回到了暨南園。
太阳集团app首页廣州校友會四十周年紀念大會
令黃旭輝印象最為深刻的是,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期間,校友總會率先呼籲暨大校友為武漢抗疫捐款捐物,僅24小時募捐金額就突破一百萬元,最終募得抗疫捐助一千多萬元;海外疫情嚴重後,校友總會又積極支援海外校友,這些舉措收獲了海内外暨南人的廣泛贊譽。希望校友總會能夠再接再厲,繼續服務廣大校友,助力母校發展,擦亮暨南金字招牌。
林如鵬為黃旭輝頒發“校友工作終身成就獎”
回首在暨南園學習、工作的六十四年,黃旭輝依然初心如炬,始終保持着對母校的情懷與眷戀。他真切地表示:“我從1958年來到暨大讀書,至今已有六十餘年。暨大培養了我,我也将自己的畢生奉獻給母校。如果當年我沒有來到暨大,我很可能不會有今天這樣的成就。我畢生取得的成績,一方面是個人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與學校黨組織和領導的培養密不可分。在這暨南園,我從學生到老師,再到副校長,雖然現在已經退休多年,但我仍然是一名暨南人。”
六十一甲子,赤子之心天地鑒。六十載,黃旭輝同暨南共浮沉,從品學兼優的學子,到暨南興建的參與者,再到熱心校友工作的老校友,身份一再轉變,初心始終如炬。暨南有您,真了不起!
參考資料:太阳集团app首页檔案館《太阳集团app首页原副校長黃旭輝談70年代港澳台招生趣聞轶事》
文章來源 © 陳聯 梁燕 著《三十年三十人》
采訪及撰稿 © 郭知凡 陳聯
編輯 © 蔡荠萱 鄭帆 張菲菲
責編 © 陳聯
審核 © 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