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暨南文院的故事(6)| 高康:我們和老劉

發布時間:2022-12-30 發布單位:太阳集团1088vip


學期初,應邀參加太阳集团1088vip畢業留校校友的座談會,暢談間聊到了我們劉門的故事,在座嘉賓都倍覺溫馨,便讓我有空寫一寫,分享一下師門的幸福。提筆間,蓦的就不知從何說起,因為許多句諄諄教導和許多幕熱鬧的場景都湧上來,鋪滿了記憶……一轉眼,進入劉門已17個年頭了。


01

暨南園好老師

十幾年前,第一次和老師接觸。

我是從外校考來暨大讀研究生的,選考劉老師也可以算偶然。20054月,我從湖北來暨南園參加研究生複試,無論是羊城廣州,還是百年暨大,于我而言都是第一次,複試流程走完,就隻剩下一個人的懵懵懂懂。面試後,懷着忐忑的心情給劉老師打了一個電話,自我介紹,說明來意,想了解一下能否錄取。老師聽完,沒有客套寒暄,僅一句簡短、濃郁的湖北普通話:“曉得了,結果等學校通知吧。”電話挂斷,我更加懵,初印象無非就是感覺這個老師冷冷的,貌似不太好接觸。

入學後第一個晚上,就有師門裡的學長主動聯系我們。聊天、吃飯,不斷詢問我們有無需要幫助的地方,讓初入暨南園的我們倍感溫暖,之前的不安焦慮和漂泊之感也瞬間抹去,據聞當時同屆其他老師的學生對此羨慕不已。

我們漸漸融入新的學習生活,也開始有心去感受花城、暨南的一草一木和點滴精彩,更慢慢地深入地認識我們的“掌門人”——劉老師:課堂上,劉老師淵博的學識、儒雅的教風、飄逸的闆書深深吸引着我們,從老莊的自然美學到劉勰的《文學雕龍》,帶我們徜徉在文藝美學的知識海洋裡;生活中,劉老師也予以充分關愛,經常在課後和大家聊天談心,了解大家在學校的各種情況。每逢元旦、端午、中秋、國慶等節假日,老師都會邀請在讀學生聚餐,既是給大家改善生活,也算美食品鑒,總是其樂融融。每年的教師節,更是我們劉門固定的大節日,畢業的師兄師姐多會返校看望老師,并邀約在校學生一起相聚,共同為老師慶祝節日,話往昔,幸福的日子永難忘;念師恩,劉門的情誼福綿長。

即便我們畢業後,老師依然會關心大家,工作、家庭,感覺事無巨細都在他的牽挂當中,特别是在學術方面,經常給予指導和啟發。他常鼓勵大家不要懈怠,要努力,要不斷學習深造。外出開會、學術交流的時候,即便行程忙碌,老師也一定抽空看望學生。老師還通過聯合開展課題研究、項目申報等方式,幫助我們不斷進取發展。如今的劉門,桃李争豔,老師指導的碩士、博士畢業生達150多人,在高校工作的三十多人中,有十餘人取得高級職稱,個别學生已是所在地區、所在領域的翹楚。



02

中國好師母


如果說遇到劉老師是我們的幸運的話,遇到師母就是我們的幸福。師母也是我們的校友,來自台灣,有寶島女子的溫婉和清麗,卻也有難能可貴的堅持和勇敢,她與老師組建這個幸福小家庭的故事,是我們常談常新的故事,那其中值得紀念和珍藏的不止是浪漫,還有那個時候的、從純真生發出的愛情。師母不僅将自己的小家打理得井井有條、富足鮮活,也讓整個劉門成為一個快樂的大家庭。

還記得讀書期間,師母知道我們幾個學生多來自外地,就時不時把我們約到家裡吃飯,讓身處異鄉的我們感到特别溫暖!印象最深的,就是師母做的蒸排骨,綿糯香甜,入口即化,回味悠長,每每滋潤了我們缺油少味的腸胃。師母家裡濃濃的煙火氣、悠然的和諧,噓寒問暖和閑話家常伴随了我們在暨大讀書求學的全部日子,讓我們在廣州又有了一個家。臨近畢業的時候,師母又為每一位畢業生精心挑選了拉杆箱、背包等禮物,在畢業宴上親手送給大家,其中包含的關愛之心、不舍之情,都印刻在了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師母和老師一樣,也很關心畢業學生的發展。不過,作為資深的投資理财與育兒專家,師母更關心學生們的婚戀和家庭。說起來,師母在投資置業方面小有成就;女兒唯唯培養得更是成功:成績優異,多才多藝,香港大學畢業後,現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研究生。凡畢業後在珠三角地區就業的學生結婚、添丁進口,師母大多會和老師一起到家裡看望,帶着大紅包和精美禮品,把祝福和開心一并送到。 

猶記得,一個來自山西的師弟,在讀期間,學習刻苦,十分孝順母親,深得老師師母贊許。畢業後,他回到家鄉工作,老師師母仍十分挂牽,時常通過微信、電話關心他的工作生活情況。因我老家與師弟家相鄰,有年暑期,師母還特意托我送去精美的首飾,期望并祝福他早日找到另一半。如今,師弟已經結婚生子,老師師母也像了了一樁大心事一般,提起來都是滿滿的欣慰和喜悅!

十幾年來,師母把自己很大一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學生們的身上,她用自己善良、平和的愛,為我們在廣州搭建了一個避風港;用自己的賢淑、睿智,為劉門凝聚起一股不必言說卻充溢心間的力量。如同一顆種子發芽生長,而後開枝散葉,每一個學生的愛情事業雙豐收,既是源自于老師師母的教誨與期望,也是我們甘願為之努力不懈的目标和動力。也許,師母是衆多中國女性最平常的那一個,但就是這份平常之下,藏着那麼多最閃光的優點和魅力,讓她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好師母!


03

相親相愛一家人

在老師的教育引導下,在師母的關心關愛中,我們劉門形成了老師師母做榜樣、師兄師姐傳承、師弟師妹緊跟上的良好氛圍,我們相親相愛,歡樂祥和,就是幸福一家人。

這裡首先得提一下“大師兄”。大師兄是老師最早的博士生,畢業多年,是一家省級文博單位的負責人,在魯迅研究、博展等領域頗有建樹。其實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他絕對可以作為劉門的靈魂人物或是一面旗幟而存在:他風趣也儒雅,細緻又熱心,他十幾年如一日操辦劉門的各項事務,十分關心師弟師妹的學習生活,力所能及地幫助大家發展進步。說起大師兄,劉門的小夥伴們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也無不感到有趣好玩。除了是一個撐門面、掌管家的兄長,大師兄還是個“老頑童”,無事閑來就小酌幾杯、吟詩作賦,指點江山,快意人生。每次聚會後,大師兄總會提筆作畫,寥寥數筆就能将一副惟妙惟肖、讓人忍俊不禁的夜宴素描圖呈現在大家眼前,畫中人和畫中事情态各異,畫中情和畫中意也妙趣橫生。

劉門裡有大師兄的好玩,也有三師兄的靠譜。三師兄是山東人,在省内一所本科高校做老師。他既是老師的碩士,又是老師的博士,同時因為他夫人也是老師的學生、山東人,又是同班同學,所以他還是我們劉門第一對内部結合的“典型代表”。插播一句:目前,在我們劉門,已經有兩對是内部結合的了。

三師兄作為山東人,深受孔孟文化熏陶,其尊師重道的觀念深入骨髓,對老師師母的禮數也極為周全,逢節假日必攜妻帶女到家裡看望。師母暑假回台灣省親,三師兄經常帶着提前買好的菜到老師家裡做飯,生怕老師不習慣師母不在的假期生活。劉門的大事小情也總能看到三師兄忙活的身影,他尤善攝影,多年來劉門的精彩瞬間、溫馨時刻,都出自于三師兄背後那分量不輕的單反相機。

師兄們的故事遠不止這些,而劉門裡像大師兄、三師兄這樣有情有義的學生,還有很多很多。在學校附近居住的幾位師姐,日常與師母交往甚多,已成為了忘年閨蜜;我們在廣州就業生活的部分弟子,經常帶另一半和小朋友們外出遊玩、活動頻繁,早已視彼此為家人;逢年過節,身在外地的學生都會不約而同郵寄當地特産、新鮮水果來,略表心意;無論是誰有機會出差到廣州,都會擠出時間回母校看望老師師母,邀約劉門弟子一起相聚,憶校園往事,話劉門之情。

  

我們劉門的故事,永遠也說不完;我們劉門的情誼,永遠也話不盡。17年前,來廣州來暨大,是我孤身一人,卻是從來到暨南園的那一刻起,我就有了廣州的家,家裡的溫暖與陪伴始終圍繞着我,引導我成長,告訴我生活的方向。17年後,看着劉門的師弟師妹越來越多,劉門的大家庭越來越溫暖,我由衷地感到高興!劉門在我們生活甚至生命裡,就是永不凋謝的常青藤,也是永遠揚帆的航船,我們所有人在這裡,舉首眺望,期許未來,青春作伴,幸福綿長!



 END

作者|高康

排版|趙雪

責編|肖丹 李秋平

終審|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