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學子專訪(2) | 江子雅:熱愛不遺餘力,方行穩緻遠

發布時間:2023-03-02 發布單位:太阳集团1088vip


個人簡介 


政治面貌:共青團員

年級專業:2019級曆史系

保研去向:南開大學中國古代史

獲獎情況:

南開大學曆史學院2022年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優秀營員

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2022年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潛力營員

入選南開大學第五屆“未來之星”本研共建學術論壇、第十二屆西安史學“新潮”本科生論壇

太阳集团app首页黃乾亨獎學金

太阳集团app首页一等獎學金




過程:了解之深,興趣之至


在還未系統地投入到曆史專業的學習之前,江子雅對曆史學的态度更多是“新鮮”和“好奇”。“曆史學并非我的第一志願”,她坦言:“當初我選擇曆史是希望了解曆史上有意思的事,而不像身邊一些同學那樣早已确認對曆史的濃厚研究興趣。”所幸,在接下來學習過程中,江子雅或在讀書時看到很有意思的觀點、或對課上學到的某段曆史萌生好奇、或在學術訓練時找到感興趣的方向......這些點滴瞬間的彙聚,幫助江子雅把對曆史的“好奇心”發展為學術研究的“探索欲”,實現了從“感覺還不錯”到“真正喜歡上”的心态轉變。 

作為一個更傾向于在廣泛學習中挖掘自身多種可能性的人,江子雅認為,想要在曆史學的天地不斷深耕,廣泛涉獵、多方嘗試必不可少。“誠如很多老師所言,在大學前期的學習中應盡可能拓寬自己的視野,太快地鎖定某一領域反而容易給自己設限。” 

在大一暑假時,江子雅參與了2017級王天衛學長負責的一個挑戰杯項目,跟随團隊進行了近代報刊對司法案件報道和評論的狀況演變的相關研究。這為她之後的專業課學習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大二下學期,她參與到周正慶老師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閩東文書的整理與研究》的助研計劃當中。“跟老師做助研的時候,我接觸到了很多民間經濟文書,不僅從中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曆史感,還對清代民間社會産生了立體性的認識。”而在參加第十二屆史學“新潮”論壇等國内知名史學論壇時,江子雅既得到論文方面的專業建議與指導,也學習到很多新角度新方法。不同領域的學術實踐,促使她在廣泛地探索中把握曆史發展的貫通性,在不斷了解中逐漸發掘自己真正的科研興趣所在。





目标:目标所向,堅定以往






在大一時,江子雅就已确定了保研的目标。“我在大一上學期績點排名較高,當時便從班主任處得知了保研的事情,優秀的學長學姐也為我們作了保研經驗的分享。由于對曆史這門學科很感興趣,便有繼續深入學習的想法。”此後的三年,她汲取着榜樣的力量,目标明确、信念堅定,将保研深造的入場券把握在手的同時,也蛻變成閃閃發光的優秀榜樣。 

保研的持久戰中,實力與心态的準備缺一不可:除了必備條件比如高績點、高排名、豐富的學術經曆之外,還需要一顆“大心髒”。于江子雅而言,在保研過程當中最大的準備便在心理層面。首先是堅定不移的信念。“保研就如長跑,在某一些節點稍不注意就容易錯失了機會”,江子雅說:“在确定了要保研之後,就要堅定不移地去為之做各種準備和努力。”其次是處變不驚的心态。江子雅坦言,在保研階段,她面臨着各種各樣接踵而來的挑戰,各種變數總讓她感到措手不及。“在那個過程中,我學會了‘鈍感力’,嘗試以波瀾不驚的心态應對各種突發狀況。”除此之外,準備保研需要有對學術研究的熱情:“熱情是支撐研究工作和探索學習的重要動力。”

在迷茫和焦慮之時,曆史系的很多老師給了江子雅許多建議。“我要感謝論文指導老師劉璞甯老師、梁敏玲老師和古籍所的李旭老師,以及班主任郭世強老師和生活導師張坤老師。曆史系的老師們給了我許多幫助,他們的關心和鼓勵使我能更堅定地前行。”

好的心态無疑需要實力作為基礎。在曆史系的學習中,“好好聽課”是江子雅逐漸領悟到的高效學習“秘訣”。剛入學時,江子雅會把每堂課上老師講的内容逐字句地記錄。慢慢地,她發現這種機械式的“複制粘貼”既費力氣,又對自身的學習幫助不大。于是,她開始提高聽課的效率——不再單純地死記老師上課講的内容,而是“一邊聽老師講,一邊聯系老師推薦的書目去理解,或者和自己學過的東西建立聯系”。

 “硬件條件的準備從大一就開始了,正式進入保研階段則是大三下學期的四月、五月。”江子雅一如既往地向着既定的目标進發。按時間順序,她參加了南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夏令營,以及北京師範大學的推免面試。她分享道:“拿到保研名額後不能掉以輕心,在申請保研的階段,除了準備好必須的材料之外,還要多留意每個學校的夏令營或推免面試時間,注意不同學校官網發布的要求,并且有針對性地進行專業課複習。”





選擇:緣分牽引,水到渠成


在選擇讀研院校和深造方向上,江子雅并未有過太多猶豫。按她自己的話來說,作出到南開大學中國古代史方向深造這一選擇,“其中不乏緣分的牽引,更多的是學習過程中水到渠成的結果。”

曆史學專業選修課的選擇空間很大,而在這些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她愈發清晰自身對中國史所葆有的濃厚興趣。“在學習了中國古代史之後,我選修了劉璞甯老師的《秦漢政治與文化》以深入學習秦漢斷代史,之後我發現這一斷代史對我很有吸引力,激發着我想要繼續探索學習的熱情”,江子雅說。于是在課後,她請教了劉璞甯老師,在他的指引下接觸了秦漢出土簡牍材料。在閱讀史料的過程中,她找到了自己的研究興趣。“之後在打磨論文代表作期間,我深感自己積累的不足,所以在繼續學習的同時,也更加堅定了往中國古代史方向深造的想法。”

談及選擇南開大學的原因,江子雅提到了“緣分”一詞。她分享道,自己首次參加的全國性學術論壇便是南開大學第五屆“未來之星”本研共建論壇,其中良好的參會體驗使她印象深刻。“當時我見到了很多優秀的同學;給我們小組進行論文指導的幾位老師也非常友善、和藹,給出了非常專業、一針見血的建議。”江子雅從中獲益良多,也對南開大學産生了情感上的連結,後來便順理成章地報名了南開的夏令營。在參加夏令營的過程中,江子雅進一步感受到了學校裡良好學習氛圍。“南開大學有着中國史研究的深厚積澱,該專業在全國高校裡排名前列,我在其中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



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點,讓江子雅倍感幸運與滿足。一以貫之的興趣、百分之百的努力,江子雅成功地把初識曆史時的“新鮮感”轉化成為長期的“探索欲”,在書寫熱愛的路上堅定不移、一往無前,奔赴更遠的山海和更好的未來。




采訪 | 何伊琪

撰稿 | 何伊琪

圖片 | 江子雅

排版 | 何伊琪

初審 | 陳雨絲

複審 | 肖丹

終審 | 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