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學生黨總支開展的“講好家鄉故事 助力鄉村振興”作品征集比賽自開展以來,收到了我院各學生黨支部成員的踴躍投稿。大家在假期返鄉期間都感受到了家鄉的變化與發展,我們特開設相關作品的展示專欄,旨在展現祖國各地風采,促進鄉村建設,并且會在最後對參賽作品進行投票,希望大家積極參與。
01
漢語言文字學碩士研究生黨支部 馮嘯
《尋年味,看舞龍》
02
漢語言文字學碩士研究生黨支部 高德慧
《肥貓島》
《肥貓島》
登上肥貓島的時候,感覺仿佛到了天堂,太喜歡了。
從遊輪跨到岸上,遠遠望去,一個綠色的貓型建築占據了小島四分之一的面積(後來走近才知道是綠巨貓藝術館),這隻“貓”正在白馬湖西北角上的小島上酣睡着,一隻爪子墊在下巴上,其他三隻爪子自然向外伸出,神态平和安然,似乎已經飽餐一頓,然後躺在太陽底下睡大覺。
耳邊傳來此起彼伏的“喵喵”聲,走進一看,隻見一群人圍成一圈,用自己理解的貓語在跟小貓“交流”,位于人群中心的那隻貓,身形圓潤,慵懶中帶着點高冷,趴卧在地面上,尾巴有一下沒一下地掃着,面對遊客膨脹的熱情已經習以為常。
再往裡走,花盆旁蹲着三隻貓,廣告牌後躺着一隻貓,小賣部旁邊也有一隻.....各種花色都有,黑貓,橘貓,狸花貓,三花貓,奶牛貓,獅子貓……簡直就是中華田園貓大王國,當然,偶爾也有幾隻英短銀漸層,它們的毛都鮮亮光滑、蓬松柔軟,摸起來非常舒服。
這裡的貓都不怕人,有的膽子大的你喚它一聲它就會過來蹭你,蹭得人心神蕩漾;膽子小的貓則呆在原地不動,大大的眼睛裡訴說着懵懂與期待;還有的貓看起來眼神很兇,可是其實十分軟萌黏人,跑過來的時候霸氣側漏,躺下的時候瞬間變成乖寶寶,四腳朝天,露出圓滾滾、軟乎乎的肚皮,簡直要被萌化了。
再往裡走,還有小醜表演,台下坐着很多小孩,小醜表演者還會不時挑選一位小朋友上台互動。小朋友被選中才能上台,可是貓貓不是,它們是這座島的主人,想上台就上台,在台上簡單走幾步貓步,就可以收獲無數的贊歎與愛慕。它們還可以去椅子桌子上,去觀衆的懷裡,去小竹林中,去鵝卵石小路上,去任何它想去的地方。
然而,肥貓島上的貓貓并不是一直這樣無憂無慮的,它們曾經風餐露宿,颠沛流離,與所有流浪貓一樣,饑餓、疾病與外界的危險是時常籠罩在它們頭頂上空的烏雲。後來随着白馬湖旅遊資源的開發,西北角上一直荒廢着的三座原生島嶼出現在世人面前。經過精心規劃後,曾經樸實無華的三座小島華麗升級為白馬湖全新的旅遊項目,即淮安首個生态島鍊農旅融合項目——白馬湖“三島奇遇記”。三座島的主題分别是“肥貓島”“鸸鹋島”“白馬島”,肥貓島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島,肥貓島項目也是是全國首個“貓公益主題”文旅項目,體現着對生命的尊重、接納與庇護。
肥貓島上的貓有人專門進行喂食,定時身體檢查,并且都打過疫苗、做過絕育,長期安定且可呼朋引伴的生活模式下,它們的性情變得溫順安然,且島上有很多貓咪知識科普牌,讓遊客可以與貓咪放心互動、正确互動。2020年肥貓島正式運營後,吸引了全國各地大批遊客前來遊玩,三座島嶼“變廢為寶”,流浪貓們也有了寬廣的家園,遊客在這裡收獲治愈人心的閑适與樂趣,同時,肥貓島給白馬湖景區也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是對農村旅遊資源的挖掘與運用,用旅遊業拉動當地經濟增長,也為愛貓人士、工作高壓群體等提供了一個可以抵達的桃花源,肥貓島成為淮安市鄉村振興的示範項目。
然而,肥貓島項目也受到了很多的質疑甚至批評,主要集中對生态系統(尤其是鳥類)的威脅和運營模式長期維持的可能性上。為了維持生态系統的平衡,白馬湖公司“三島奇遇記”項目負責人黃鵬表示,在對所有貓絕育的同時将會嚴格控制島上貓的數量。此外,對遷徙季節來的候鳥采用驅趕方案,來兩個島上的貓對鳥類的危害,而且一些罕見的鳥類品種的栖息地是在在白馬湖的南片,而三島處在白馬湖區的北片區,所以驅鳥方案是具有可行性的。
那麼,肥貓島這種新的旅遊業态模式是否能夠長久維持下去呢,我覺得最關鍵的還是在于能否進行科學的管理。如果管理到位,不發生島上的貓傷人的事故,貓的數量也得到嚴格的控制,将貓對島上其他動物的威脅降到最低,當然島上的綠化及衛生環境也要維持好。如果以上這些都能夠實現并保持穩定,從而為遊客提供一個良好的遊玩環境,為島上的動物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那麼肥貓島的生态島鍊農旅融合的模式應該就能夠長久經營下去。
雖然有些争議,但是肥貓島的運營确确實實帶來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用新的旅遊業态模式拉動鄉村經濟增長的生動實踐。同時,相信肥貓島的負責人和管理人員能夠規避生态風險,維護好島上的生态環境,這也是肥貓島長久維持下去的必要前提。
圖|漢語言文字學碩士研究生黨支部
文|陳穎 邱淇
排版|陳穎
責編|孔亞楠 邱淇
審核|藍媛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