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學子專訪(10) | 顔丹敏:遵從你的内心,承擔你所有選擇的後果,然後為你的所有選擇驕傲

發布時間:2023-03-15 發布單位:太阳集团1088vip

顔丹敏



2019級漢語言文學專業内招學生

保研去向:太阳集团1088vip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

獲獎經曆:曾獲太阳集团app首页優秀學生三等獎學金、全國大學生文學作品比賽三等獎、太阳集团app首页優秀社團幹部。

實踐經曆:先後參加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助研計劃。

發表作品:小組成果《頓悟的時刻:小說的光芒與溫熱》發表于《文藝報》(2021226日)。



01


初入大學



01

學姐還記得大一剛入校的情景嗎?

當時懷抱着怎樣的心情呢?

我是跨校區轉專業來到太阳集团1088vip的,大一入校時是在珠海校區,因為還沒有疫情,家人能驅車和我一起進校,學長學姐們非常熱情地接待了我們。第一天,暨大的新生活動和迎新晚會的排練就安排得滿滿當當,于是我的大學生活就在東跑西跑和跌跌撞撞中拉開了序幕。回憶當時,有一種邁向人生新階段,到一個全新環境的興奮,也有一種社恐硬着頭皮社交的忐忑不安,覺得大學有無限可能。


02

學姐如何平衡學習和工作的呢?

在工作時有什麼收獲嗎?

回想剛入學的大一,我參與了不少活動,擔任了校團委青協活動組幹事、服務隊成員、院學生會舞蹈隊隊員以及社團幹事。但第二學期由于疫情居家線上學習,且大二跨校區轉專業後沒有再加入新的組織與社團,所以真正在校園需要平衡學習和工作的時間隻有一個學期,我的經驗對大家來說可能帶有局限性。

我的方法:首先在工作與活動的選擇上給學業預留好充足的時間與精力,要做好自己的玩樂和休息時間會有一定犧牲的準備;再就是多泡圖書館、擠時間,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這一階段學生工作帶給我的收獲是一種學生心态的轉換,鍛煉了我處理人際關系、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我想最大的收獲是接觸了不同專業的人,結識了豐富有趣多元的個體,某種程度上,也是我人生體驗的一種拓展。






02


接觸保研



03

學姐如何安排自己的空閑時間呢?

一般空閑時間我會放松自己,追劇、線下聊天、保持運動和接觸大自然,這些也是我的愛好。如果需要利用空閑時間,對于我來說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去圖書館,關閉無關的應用與通訊設備。

04

學姐是怎麼接觸到保研的呢?

為了保研都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呢?

我是在大三下學期開學時得知自己的排名有保研的可能,對于我來說大三下學期的課業與學年論文的任務還是很重的,所以我大部分的精力都在認真準備課程與學年論文上。


除此之外,顔丹敏的準備工作還有:

一、根據自己感興趣的方向以及研究内容選擇院校。

二、查閱學校學院的招生網站或官網了解招生政策、發布夏令營或推免的報名時間、需要準備的材料等,可以制成一個總表,這樣就能對什麼時間開始準備什麼有一個認知。

三、把往年開設夏令營的高校提上準備日程,根據院校往年發布夏令營的通知提前準備文書,及時關注相關信息并提交文書。

四、準備夏令營面試和筆試,一般情況下,高校夏令營的時間與期末時間相近,所以複習的時間不是很充裕,因為我的績點處于保研名額的中後位,所以我的重心仍舊放在完成課程論文上,複習基本上是通過閱讀專著做大框架的梳理。


暑假參加夏令營後到928日确定錄取院校,基本是圍繞準備文書與提交材料、準備畢業論文開題、複習(一是閱讀經典作品和報考院校導師研究領域的作品,二是根據文學史教材進行梳理)和助研計劃幾個方面進行,各個高校通知發布時間不一,經常會被打亂陣腳,所以這一過程談不上有什麼計劃,哪個更重要、哪個截止日期更近就優先處理

最終,我很幸運地可以在文院現當代文學專業繼續深造。



03


克服困難與糾結


05

在保研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困難?

是如何克服的呢?

我就分享一下我遇到最大的困難吧——很容易陷入自我懷疑。既然是心态的問題,我的克服方式就是調整心态,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往往結果很重要的事情越不要抱着功利性,去關注過程,在過程中收獲。

我的預推免從結果看是很糟糕的,投了很多學校但隻有兩個學校的面試(還是因為兩個學校隻要報名就會給機會),而且預推免沒有确定的offer,但在這一段時間裡我保持了健康的作息,還因為幾場面試,高效地梳理了文學史知識,閱讀了幾本專著,每場面試可以免費與學界大佬面對面聊天,結交了新的寶貴友誼……

這一過程中我豐富了自己的體驗與知識,即使是最壞的結果,我也還有其他的路可走,人生還有無數種可能。或許是因為抱着“過程主義”的心态,我能快速穩定自己的心态,從自我懷疑中掙脫出來。

06

在保研的過程中有糾結的時候嗎?

當然,是否要保研、選擇什麼方向、準備哪些學校、最終選擇哪所院校,隻要面臨選擇,都或多或少有糾結,而每一個選擇都不是完美的,都是有利有弊的,我的方法就是盡可能多方面地了解和預設這一選擇對你的利弊,預想将承擔的後果、可獲得的收獲和你做這一選擇的目的,然後選擇你更希望的,遵從自己的内心。

當你做了一個選擇,特别是擇校、選擇讀研還是工作……這些算是有些分量的選擇後,确實像走到了分岔路口,選擇了一個就在一定時間内失去另一條路,但每一條路都有風景和意義,最重要的是不要失去發現風景與意義的能力。




經驗分享


01

學習方面

首先,注重作品和原典的閱讀。如果有充足的時間,一定要跟着老師的進度進行閱讀。

第二,珍惜每一次寫論文的機會。可以主動向老師請教,老師們是我們最寶貴的資源之一(文院的老師們都特别願意幫助大家,勇敢禮貌地沖!),每一篇課程論文都是對自己學術寫作、邏輯思維能力的鍛煉,也為最後的畢業論文打下基礎。(有保研目标的同學,如果有覺得拿得出手的論文和創作,要抓住機會主動聯系老師修改與打磨,我們這一屆實行的院内考核新細則中創作發表、獲獎及學科競賽獎的加分相較于績點能拉開的差距是更大的,之後到學弟學妹們的時候這個比值可能會有變動,但如果有機會可以發表論文與作品,一定要主動争取)。

第三,如果從結果(績點)的角度給大家建議,一定要規劃好複習周和期末周的時間,咬咬牙堅持下來,把重心放在學習上,認真對待考試和論文,我相信大家隻要投入充足的精力與時間,都能取得較好的成績。

02

對未來的規劃

我一直堅信的就是:遵從你的内心,承擔你所有選擇的後果,然後為你的所有選擇驕傲。

我想有不少同學都會面臨糾結就業還是工作,從事什麼工作,職業理想是什麼,還要繼續深造嗎等等問題,或許也有同學和我一樣還沒有摸清未來的方向。如果沒有清晰的目标、确定的理想,還不知道下一步要到哪裡,那就沒有必要一定要得出一個答案,把握好每一個當下,在做每一個決定時遵從自己的内心,一點一點,答案就已經生成,你就走向了最契合你的人生路。當然,有時面對自己的選擇回過頭來也有後悔、有一些“馬後炮”的想法,但你要相信這是當時的你花費很多心血、經曆思想鬥争的做出的最好的選擇。



寄語



我想分享北京語言大學李玲教授說過的一段話:“人性沒有普遍模式,每個人的存在都是獨特的,文學的價值不在于揭示某一種普遍模式,而是揭示出每一個獨特生命的合理性,每一個獨特生命的内在含義。

文學如此,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人生亦是如此,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任何的考試,任何的衡量指标,任何的評價體系加在我們身上都是扁平的,我們都擁有豐滿立體且無可替代的價值。願大家盡情地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綻放自己的生命意義!





采訪|陳雨絲

文稿|顔丹敏、陳雨絲

圖片|顔丹敏

排版|陳雨絲

審核|肖丹

終審|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