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光同塵,與時舒卷——太阳集团1088vip校友紀宗安教授側記

發布時間:2023-04-03 發布單位:太阳集团1088vip


早春三月,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我們如約走進了太阳集团app首页原副校長、曆史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紀宗安先生的辦公室。辦公室的窗敞開着,一派蔥郁的春景給人以無限的生機。

屋内一隅,書桌上的電腦、茶杯及筆墨,均整齊地放置在桌上。尤為引人注目的即是那套五卷本的《朱傑勤文集》,仿佛在默默中呈現着紀宗安先生多年來傾注于中外關系史的專注與堅韌。作為太阳集团1088vip曆史系畢業的優秀校友,紀宗安先生從攻讀博士研究生開始,就沒有離開過太阳集团app首页這所國内最早的華僑高等學府,從1985年到2023年,近40年的人生美好時光,紀先生見證了太阳集团1088vip和太阳集团app首页的跨越式發展,留下了一段“巾帼不讓須眉”的佳話。如今,我們便循着她溫和、富有活力與熱情的聲音,重溫那段不平凡的人生求索之路。

紀宗安先生于書桌前




一、歲月沉澱  勉力前行


生于1949年的紀宗安,俗稱為“共和國的同齡人”。新中國成立前後,正是中國轉折發展的重要分水嶺,并由此開啟了海外留學生回國、重視知識分子與教育的狂潮。紀宗安曾表示,在15歲以前,她的人生經曆可以概括為:“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一帆風順,非常幸福!”每每講到這裡,她的話語裡總帶有自豪與興奮。

紀宗安是安徽壽縣人,生于安慶。5歲以前,她一直生活在南京,後來才随父母遷居到西安。紀宗安的父親是20世紀40年代末,曾考取庚子賠款的最後一批公費留學生,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醫學博士。新中國成立,周恩來總理向海外留學生發出回國參加新中國建設的号召,紀宗安的父親義無反顧地沖破各種阻撓風險,毅然和一批愛國青年乘船橫渡太平洋回到北京,并接受中央政府的指派,輾轉在南京、西安等地的部隊醫院任教職,為國家軍隊流行病學的開創默默貢獻着自己的力量。紀宗安的母親出生于書香世家,自小享受新學教育,具有先進、開放的思想理念。畢業于南京的教會護士學校後,她就一直追随紀宗安的父親在原總後第四軍醫大學的附屬護校任教,為軍隊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護士。

紀宗安父親留影

紀宗安父母的留影


所以在這樣的家庭中,紀宗安的童年生活十分快樂,舒适、平穩和沐浴着良好的家風,使她自小培養了求學上進的習性。從小學到中學,因為學習成績保持優異,她擔任過少先隊大隊長、初中時的班長、高中時班上的團支部書記,這種自強不息、一路前行、不斷向上的經曆,留在了她青少年時期的人生印冊上。

文革的到來打破了所有的平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紀宗安的家庭成為了被革命的對象。她和全國千千萬萬知識青年一樣,1968年底,響應“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指示,先後輾轉于漢中農村、陝北黃陵第四軍醫大學(今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五七幹校以及山丹軍馬場等地,當過農民,農工,在馬場幹過加工廠榨油工、小賣部售貨員、加工廠會計、中學教師等不同的工作。轉眼8年過去了,紀宗安在祁連山下的大草原上,将不同職業的“酸甜苦辣”都嘗了一番。回憶起那段往事,紀宗安曾表示:“我雖受到文革的沖擊,但卻讓我丢掉了身上原有高高在上的驕嬌二氣。這當中肯定有辛苦,但更多的是珍惜和感恩。”令紀宗安感受最深的,仍是擔任馬場子弟學校的語文教師兼初高中班主任的時光。面對學生們的調皮搗蛋,她沒有選擇單一的懲罰,而是堅持嚴格要求與細緻入微的關懷,用勞動和學生們拉近了距離,建立起長久的師生友誼。

紀宗安曾在“文革”時期上山下鄉來到甘肅山丹軍馬場。此為重回軍馬場的留影


不僅如此,作為教師,而且是語文教師,也給紀宗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她曾表示:“為了當好老師,我想方設法地去搜尋了許多教學參考資料。記得當時,我訂了好幾份師範大學的學報,從中可以看到一些對馬恩列斯毛的文章、對魯迅的文章、甚至有對中國古典文學詩詞的解析,令我受益匪淺。”“教學相長”,是她對這段經曆最大的感慨,也讓她在77年參加第一屆恢複高考時,一舉成功。

 1977年高考制度終于恢複,這無疑是一件天大的喜事。紀宗安從得知消息開始,就進入了緊張的備考,希望回到夢寐以求的校園。當時她除教高中兩個班的語文,還擔任一個班的班主任。每天從清晨帶操開始,一直到晚自習結束,日程都被安排得滿滿當當。因此,她隻能在結束了教學任務後,點着煤油燈複習到淩晨兩三點,一個人默默咬牙堅持着備考。

勤勉、刻苦,正是紀宗安在學習過程中雖屢遇波折,但最終仍能從考生中脫穎而出的訣竅。經曆了隻有一個來月緊張的複習日夜,紀宗安終于以張掖地區文科第二名的成績,如願被錄取到蘭州大學曆史專業,從此開始了一段新的學習曆程



二、追随良師  潛心學術


進入曆史學科的學習,對于出身醫學世家的紀宗安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入學後因為缺乏曆史文獻的功底、又受語言條件的約束,讓她在碩士學習階段,特别是研究中亞史時遇到了不少難關。為了克服學習上的困難,紀宗安曾常用三個坐墊在教室、圖書館、閱覽室占座學習,去古籍書店買書,抓緊能夠學習的每一刻。這般的刻苦加上“能坐得住冷闆凳”的功夫,讓她在四年後成為全班唯一所有課程都在90分以上的學生,得到了師生的贊許。然而她在采訪裡還是樂觀地表示:“那時的我們,對知識的渴望用‘如饑似渴’、‘廢寝忘食’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重返校園的77級、78級學子,對于重返校園抱有極大的學習熱情,早已勝過了一切。

紀宗安于書架前


1982年的初春,正當畢業季在欣喜和期盼裡悄然來臨時,同學們都面臨着人生分岔路口的抉擇。是就業還是深造?是去政府機關、去企業或是留校任教?這些問題讓不少同學舉棋不定,陷入深深的困惑。而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紀宗安幾乎沒有猶豫和糾結。自28歲被蘭州大學曆史系錄取,她就決定本科畢業後讀研,繼續深造。班主任曾找她談話,希望她慎重考慮,最好留在系裡投入剛起步的敦煌學研究。而她隻是果決地回答了一句話:“我還沒學夠,還想再讀幾年書。”這種“沒學夠”的拼勁,幾乎伴随了紀宗安的整個求學之路。一眨眼,她就在蘭州大學度過了七年。而令很多人不解的是,長期居于北方的紀宗安,在碩士畢業後卻選擇了南下廣州攻讀博士。

紀宗安與廣州結識早。1966年,當她第一次大串連來到廣州時,就被廣州整潔有序的市容以及文明平和的社會風氣所吸引。無論是城市文化景觀、坦誠包容的人際關系似乎都遠離當時喊打喊殺的文革亂象,讓她覺得十分惬意。她在蘭大研究西域史、古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史,以及具有标志性的絲綢之路。在紀宗安看來,它的草原道、沙漠道、綠洲道、南海道,相互連結成了一張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大網,使之既有深䆳的内涵,也有寬廣的外延,很值得繼續深入探究。于是在導師的勸說下,紀宗安決定來廣州參加太阳集团app首页博士生的考試。“朱傑勤教授是整個中外關系史學科的奠基人,我想跟随他學習。”這個念頭一旦産生,就無法從腦海裡抹去。她想到,因此她來了,哪怕放棄在西北大學曆史系任教職的機會。

 “其實當時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隻想盡力一搏。”紀宗安回憶道,“我是62日來到太阳集团app首页的。624日考試,中間大概經曆了二十來天的時間。于是從早到晚,惡補我南海曆史知識的空缺。我采用的方法是拿着《辭海.地理》分冊,一條條翻閱有關陌生的詞條,把知識點盡快裝入腦子裡。”抱着“試一試”心态的紀宗安,博士錄取通知書發到蘭州大學時,人已經準備在西北大學曆史系上“中國通史.宋遼金元”段了。這封錄取通知書對她而言,是一個意外的驚喜。說到這裡,她的臉上露出了會心一笑。自此,她在太阳集团app首页師從朱傑勤教授,成為了暨大招收的第一位主攻中外關系史方向的女博士生。

紀宗安與朱傑勤教授的四人合影

朱傑勤教授是1933年中山大學文史研究所的研究生,曾多次輾轉于太阳集团app首页、華南師範大學以及中山大學任教。直到1978年文革結束後,太阳集团app首页複辦,朱傑勤教授才重返暨大曆史系,擔任了系主任一職。此外,複辦後的暨大十分重視學科建設工作,為實現培養高水平人才的目标,太阳集团1088vip也特别注意把科研工作與教學工作緊密地結合起來、相互促進,把教師的科研成果體現在新課程中,同步提高學術水平和教學水平。不久朱傑勤教授又籌建了華僑華人研究所,為首任所長,備受學界矚目。

太阳集团app首页專門史(中外關系史)專業的博士學位點,正是在1984年經國務院學位辦批準才設立的。次年從春季到秋季,朱傑勤教授先後分批次地招收了七名博士研究生,這是暨南從清末創校以來招收的第一屆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從而使學校教育工作進入了新的最高層次。

朱傑勤是中外關系史研究的大師,他曾強調:“中外關系史的作用在于任何一件曆史事件的發生,都關系到本國人民的利益和國家的命運。今天我們走向世界,執行開放政策,中外關系史的研究更适應國家需要和群衆要求。”朱傑勤教授為中外關系史的研究呐喊疾呼、來回奔波的不懈努力,讓紀宗安在跟随朱先生治學的時候,在為人處世、學術研究等方面受益匪淺,磨練出刻苦勤勉、堅韌不拔的治學态度。

每當回憶起朱傑勤教授,紀宗安的聲音就會變得舒緩,腔調裡滿是對求學歲月的懷念。“在我備考和入學後,朱老師不顧腿疾,兩次到研究生宿舍樓上來看我們,讓我倍受鼓舞和教育。”朱先生自學成才、朱師母又是一個為人稱道的“賢妻良母”,在生活起居上給先生妥貼的照顧。讓先生心無傍鹜,全身心地投入教學與科研。朱先生是嚴師,對弟子們不僅在學習上嚴格要求,一絲不苟,還很關心大家在政治上的進步,是立德樹人的好導師。據紀宗安回憶,每逢上課,朱老師從不讓學生代勞,總是提前泡茶、擦拭黑闆,準備好上課器具。“他的上課風格很有趣,重視讨論在教學過程的作用,并且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非常有特點。”

紀宗安參與1988年博士論文答辯時的留影

紀宗安還記得,在自己寫博士論文時,朱老師指導的學生共有七人。他給每位學生的論文從選題到提綱内容,都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資料和悉心的指導意見,全過程地幫助學生對論文稿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打磨和修改,對一位七十餘歲的老人而言,同時指導七位博士生,實在是太勞心勞力了。“朱先生走得太早了,非常突然和意外,也是我們當時沒有注意到他過度勞累...”說到這裡,紀宗安的聲音帶着哀惋與歎惜。

朱傑勤教授的七位博士生畢業時在老文科樓前合影(紀宗安為右二)


 1988年春季,博士畢業後,面臨北京、西安、成都和廣州四個工作和居家地點的選擇,紀宗安再次進入了人生的轉折點。廣州包容、開放的人文氣息,毗鄰港澳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獨有的嶺南文化都深深吸引着她。雖心有所屬,她和丈夫還是玩了個遊戲,一人一張評分表,獨立給各項評分,結果還是廣州勝出。于是她決定留在暨大任教。盡管這裡遠離親人、方言也不熟,但——“三十多年過來了,證明我們的選擇沒錯。”紀宗安的語氣裡滿是欣慰和自豪。


三、行政教研  相得益彰



從蘭州大學本、碩的七年學習,到在太阳集团app首页讀博的三年,這十年不間斷的大學生活,始終讓紀宗安感覺“如夢似幻”。十年裡,紀宗安對待學習“如醉如癡”的情懷,使她真正把書籍與閱讀當作了伴侶,想要把辍學的十二年時間悉數補回。因此,她表示:“88年我畢業留校了,再次進入到教師行列,隻不過經過一次輪回後從中學教師變為大學教師而已。”

紀宗安與國學大師季羨林的合影


留校以來,紀宗安見證了暨大的飛速建設與發展。從1991年起,紀宗安曆任太阳集团app首页曆史系主任、太阳集团1088vip副院長、統戰部長、教務處長;2002年,紀宗安始任副校長,直到2010年卸任;至2014年,紀宗安六十五歲退休後,依然關心學校的建設發展,接受返聘并繼續從事科學研究,堅持主持科研項目,主動指導博士、碩士研究生,擔任了廣東省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常務副會長、太阳集团app首页老教授協會會長、校本科教學督導委員會副主任、主任等職;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也是她七十歲時結束了返聘,可以多些時間回到書桌,靜心地閱讀那滿書櫃的專業書籍。多年前,她曾擔當過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副會長等職務,但行政事務緾身,總覺得專業上用力不夠,成果不多,深感抱憾。到了晚年終于可以有點彌補,實乃幸事啊。

談到在太阳集团app首页任職多年的感悟時,紀宗安表示:“科研固然重要,但最終是要回到人才培養上,要讓科研為人才培養服務、為社會服務。”她認為,當時很多教師都希望能夠全心全意地在學術領域做科研,而不願意兼職行政工作。但實際上,以她的工作經曆而言,行政工作極大地鍛煉了她的能力。這既是一種學習,也是一種鍛煉,既是付出,也有收益。

上世紀八十年代,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太阳集团app首页作為國内華僑的最高學府,本身就具備華僑學生多、學風自由開放等特征。2002年,紀宗安開始負責暨大對港澳台僑等地區的招生工作。2006年,新的教育政策出台,規定港澳台生與内地學生收取同等學費,引發了港澳生報考暨大的熱潮。港澳生和内地生同居一校,給予了不同文化背景學生交流的機會,也構成了太阳集团app首页開放包容文化的底色。

紀宗安帶過一些港澳的研究生,在她看來,港澳的學生并不如一般人所認為的隻有“貪玩”、“不認真”等刻闆印象。相反,港澳生的學習熱情和素質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還記得,有一位香港女生,憑着對曆史的興趣和熱誠,辭掉了電視台報酬豐厚的工作,來暨大讀碩士。她研究中國晚清到民國留日的女生群體,整理了大量的資料,非常刻苦。”據紀宗安回憶,這位香港女生的文案功底很好,按照香港文員的要求進行了資料梳理,最後梳理的成果條理清楚、令人賞心悅目,讓紀宗安對香港文秘工作的訓練産生了更深的認識。

在紀宗安看來,港澳生學習的一大特點就是“活躍”。“香港學生在學習中外關系曆史時,思維活躍,有自己的興趣和視野。”據她了解,有不少境外學生之所以學習曆史,就是想不忘本、不忘文化的根。“例如我所帶過的一個香港男生,他本身對武術有着濃厚的興趣。于是學位論文的主題就選擇了精武館在東南亞的影響,論文也做的蠻精彩。”

此外,紀宗安表示,自己其實挺願意給港澳台僑等外招生講課。中國厚重的曆史,能夠提升學生的愛國情懷。令她難忘的是,當她講授《絲綢之路研究》課程時,有兩個讀經院商科的香港女生對絲綢之路很感興趣。她們堅持随堂聽課,還利用畢業後在銀行工作的休假時間重走“絲綢之路”,讓紀宗安看到教學的成效,十分欣慰。

 “科研要回饋到人才培養上,要讓科研為人才培養服務、為社會服務。”紀宗安曾在訪談裡指出,“在國家‘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背景下,學校要進一步強化‘僑校’意識,抓住發展機遇,做好人才培養工作,提高培養質量,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輸送‘德才兼備’的接班人,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為此,紀宗安作為本科教學督導也常旁聽青年教師的課,以期更好地培育人才、服務社會。她對于暨大發展的用心與體貼也正在于此。




四、校友工作  謀劃新篇


作為共和國同齡人,紀宗安踏實努力、敢為人先,數十年精研中外關系史,親眼目睹了改革開放的騰飛和發展勁頭持續輻射到廣州等多個城市,也讓以“僑校+名校”為發展定位的太阳集团app首页找到了躍進的機遇,進入飛快發展的快車道。

 “目前,國家把‘一帶一路’提到戰略高度,事關國家經濟建設,學校也挂牌成立了相關研究院,但很多人對它的曆史淵源和内涵不太了解,作為專門研究者,我們有責任去講解,任重道遠。”三十餘年,紀宗安未曾有一刻停歇,她總是熱情飽滿地活躍于教學、公益、社會科研等多項活動中。在教學層面,紀宗安曾在采訪裡表示,太阳集团app首页有不少青年教師具備留學經曆,他們會在教學模式方法上運用從國外學到的不同教育技巧。而相應的,老教師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知識面也廣,兩者相互借鑒、取長補短,一定能夠提升我們不同類别學生的教育教學質量,培育出更多祖國需要的英才。

紀宗安于太阳集团app首页校友樓


紀宗安在慶祝太阳集团app首页建校115周年暨董事會成立100周年大會的留影


校友會是團結各地校友,促進母校與校友聯系的重要紐帶、弘揚母校優良文化和傳統、打造學校品牌的重要陣地。”如今,紀宗安對校友會的發展工作也充滿了期待。她表示,太阳集团app首页的發展特點本身就帶有快速、敏感、追求創新的特點。它沒有“包袱”,因此總是會奮力走在時代的前沿,跟随發展的大勢求新求變。

嶺南文化具有務實的特點。現在我們校友工作的開局很好,太阳集团1088vip對校友工作很重視,老師也很有熱情。”紀宗安指出,校友會應重視相關組織的建設,尤其是校友會專委裡的聯絡中心。它關系到校友會和不同校友會分會,以及香港、澳門等校友會的聯絡與合作,才能夠提升校友會之間的合作水平。同時還要注意,暨大校友會的建設要秉承暨大靈活、多元化和開放包容的文化精神,吸納更多的人才來組建校友會的骨幹隊伍,形成一個“同心圓”式的組織架構,共同謀劃校友會的發展。“我對太阳集团1088vip校友工作充滿了信心!”采訪将要結束時,紀宗安充滿熱情地說道。

撫今悟昔,我感到自己是幸運的,文革前的我有着快活的童年和青少年,養尊處優、一帆風順;萬劫不複的文革災難曆煉了我,讓我變得謙虛謹慎、自強不息。”回顧走過的歲月,紀宗安從心底裡發出了感慨。她說,一個人如果注定一生要吃苦,那最好是在年輕的時候。因為這種苦将會助推他成功,并且成為他終生的财富!她也衷心希望,越來越多的人才能夠集聚暨大,校友聯系工作能夠越做越好,為太阳集团app首页及太阳集团1088vip的發展共謀新篇,在新時代譜出新的華章!






采寫 | 李秋平

排版 | 李芊穎

初審 | 付勇

複審 | 肖丹

終審 | 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