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 | 太阳集团1088vip學子在太阳集团app首页第十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得佳績

發布時間:2023-04-10 發布單位:太阳集团1088vip

近日,太阳集团app首页第十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港澳台僑學生和外國留學生專項賽)拟獲獎作品名單公示,我院推選的作品在學校決賽中獲得了一等獎2項、三等獎5的成績。



獲獎名單


序号

作品名稱

學生負責人

指導教師

獲獎等級

 1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網絡暴力言語行為調查研究

劉洋

肖自輝

一等獎

 2

古蜀文明,數字新生——基于三星堆考古的公共傳播研究

孔瑞辰

賴凱聲

一等獎

 3

文化“穿梭”于城市之中——基于廣州博物館與地鐵融合文創模式的調查研究

胡銳濤

鄭煥钊

三等獎

 4

傳統鄉村“古村落化”的形成路徑調查——以廣東汕頭澄海程洋岡村為中心

李秋平

羅誠

三等獎

 5

 “絲路明珠,情系疍家”--鄉村振興背景下陽江市谷寮村文旅融合發展新經驗的探索

李曉蝶

付亮、郭世強

三等獎

 6

以館為媒,客至文承——文旅融合背景下廣州地區華僑博物館發展狀況調查

盧科霖

鄭煥钊

三等獎

 7

粉絲文化視域下影視熒幕情侶營銷的情感認同效果分析

邱淇

鄭煥钊

三等獎




獲獎作品簡介


一等獎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網絡暴力言語行為調查研究》

學生負責人:劉洋   指導教師:肖自輝

新冠疫情作為近年來最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發生了大量的網絡暴力言語行為,故本作品以新冠疫情為例進行研究。研究發現,新冠疫情這個特殊時期下的暴力言語行為不僅會對疫情防控秩序造成不良影響,還會潛移默化地對社會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社會意識和社會行為帶來負面影響,給社會和諧穩定帶來極大的隐患,急需進行防治。

本作品拟利用社會語言學和語用學的研究理論和研究方法,針對疫情相關的網絡暴力言語行為進行深入調查和研究。拟先通過語料檢索,歸納疫情相關的暴力言語類型,總結疫情相關的暴力言語行為中的高頻詞彙,建立新冠疫情相關的暴力言語行為語料庫。其次,利用問卷調查和個人訪談等社會語言學調查方法探讨疫情下産生語言暴力的特殊原因及該現象對社會的影響。最後,利用語用學知識從政府、新聞媒體、網民等角度提出相關語用對策,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促進疫情下的社會和諧穩定。




《古蜀文明,數字新生——基于三星堆考古的公共傳播研究》

學生負責人:孔瑞辰   指導教師:賴凱聲

三星堆文物不僅是古蜀文明的象征,還是窺探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扇窗口。在新媒體和創新文化的推動下,得到前所未有的熱度。作品采用數據挖掘與分析、訪談等多種調研方法,對三星堆的“破圈〞全過程進行深度探索。從研究三星堆考古成果的公共傳播情況出發,通過對比其他遺址的傳播形式得出古蜀文明有效的傳播模式,為今後同領域文明傳播提供借鑒;此次研究能夠呼籲公衆關注并保護古蜀文明文化成果,讓世界上更多人領略中國傳統文明文化的魅力與風采。


三等獎


《文化“穿梭”于城市之中——基于廣州博物館與地鐵融合文創模式的調查研究》

學生負責人:胡銳濤   指導教師:鄭煥钊

 “博物館穿梭于城市之中”項目響應國家推動博物館虛拟展覽進入城市公共空間,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傳播的政策,針對消費群體呈現出的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依托廣州地區數量衆多、種類齊全的豐富文化資源,緻力于研究文化之美與地鐵空間有機融合的文創新模式,并形成向決策者提出的機制與政策建議,進一步發揮文化資源在科技創新和文化産業融合發展中的支撐作用,推動優化公共文化服務和城市文化形象,最終助力實現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傳統鄉村“古村落化”的形成路徑調查——以廣東汕頭澄海程洋岡村為中心》

學生負責人:李秋平   指導教師:羅誠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本項目立足于對程洋岡村的實地調查,提出“古村落化”的概念,意指古村落集聚資源、實現發展的具體演進曆程,探索傳統村落運用文化禀賦、共結紐帶,凝聚村落不同主體合力實現鄉村振興的獨特路徑。本次調查具有多學科研究方法、長時段研究視野等特點,通過梳理程洋岡的曆史脈絡,以“古村落化”為核心概念,探索其實現鄉存振興的内在機制,以期為思考古村落如何實現現代轉型提供紮實個案。




《“絲路明珠,情系疍家”--鄉村振興背景下陽江市谷寮村文旅融合發展新經驗的探索》

學生負責人:李曉蝶   

指導教師:付亮、郭世強

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大學生應深入學習和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内容,為推動共同富裕而努力,為推動鄉村振興而努力,為推動民族複興而努力。在“一帶一路”提出十周年之際,我們計劃開展以“絲路明珠情旅谷寮”為主題的鄉村振興探訪調查計劃。我們拟實地尋訪絲路曆史遺存,感受谷寮村疍家文化的滄桑變遷,深入比對谷寮村經濟模式的演進嬗變。深入認識“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的鄉村振興方略,并結合地方實際以加強對海上絲綢之路曆史變遷的結構認知。本項目拟通過對海陵島谷寮村依托當地“南海1号”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宋代遺存文化、疍家文化等傳統曆史文化資源來活化鄉村院落、走上文化複興之路的典型事例的實地走訪,挖掘新時代鄉村脫貧“鄉村+文化”“旅遊+品牌”的後續發展之路,研究鄉村文旅融合發展新經驗,助推構建鄉村振興新格局。我們将主題聚焦在鄉村振興的經濟、文化發展新路徑上,以“谷寮村”這一特色鄉村的發展境況為例,通過實地考察、人文采訪與撰寫實驗報告來近距離地觸碰其發展脈絡,通過對其的深入考察和實踐觀察,向社會展現鄉村振興發展的新啟示,并深入理解黨的鄉村建設要求、探尋共同富裕的具體内容和途徑。




《以館為媒,客至文承——文旅融合背景下廣州地區華僑博物館發展狀況調查》

學生負責人:盧科霖   指導教師:鄭煥钊

以華僑博物館為媒介,從文旅融合的角度對廣州地區兩個華僑博物館進行實地調查,發現博物館的文旅融合現狀仍存在諸多現實問題。本文以文旅融合為發展主旨,針對性提出華僑博物館可持續發展建議,促進華僑博物館轉型成為熱門旅遊景點,打造僑味十足的羊城名片,使遊客在旅遊參觀中感受到豐富的粵僑文化及精神。對兩個華僑博物館進行保護和旅遊開發不僅有效地延續了廣州城市的文脈,還打造一張靓麗的羊城名片,有利于廣州旅遊資源的集群式發展,同時也為博物館類的旅遊開發探索提供了有益思考。



《粉絲文化視域下影視熒幕情侶營銷的情感認同效果分析》

學生負責人:邱淇  指導教師:鄭煥钊

 “CP”全稱“coupling”,可代指熒幕情侶。近年來國内影視出現CP熱,受衆需求是内在動因,也是CP營銷賴以興起的核心所在。CP的符号價值在根本上反映出大衆理想化的感情模式,CP營銷及CP文化的流行趨勢都與群體心理存在重要聯系。本報告以影視CP營銷在我國娛樂産業逐漸盛行為研究背景,試圖對粉絲群體的心理和行為展開了受衆研究方面的調查,試圖探讨粉絲文化視域下影視熒幕情侶營銷的情感認同效果分析。


祝賀以上獲獎的參賽學生和指導老師!希望獲獎的同學珍惜榮譽,再接再厲,開拓進取!希望各系所單位積極營造濃郁的學術氛圍和良好的育人環境,大力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推進學校“雙一流”和高水平大學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編輯 | 林秋霞

排版 | 羅雅曦

初審 | 馬曉琪

複審 | 肖丹

終審 | 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