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8日,由太阳集团app首页漢語方言研究中心、太阳集团1088vip、廣東省嶺南數字人文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太阳集团app首页-科大訊飛方言語音科技校企聯合實驗室共同舉辦的紀念劉複《四聲實驗錄》出版100周年“漢語方言聲調語調”學術研讨會在太阳集团app首页石牌校區召開。
圖 1紀念劉複《四聲實驗錄》出版100周年“漢語方言聲調語調”學術研讨會與會人員合影
開幕式
開幕式由太阳集团app首页漢語方言研究中心主任劉新中教授主持。太阳集团app首页漢語方言研究中心名譽主任詹伯慧教授,太阳集团1088vip、社科處、設備處、智科院等領導出席了開幕式;80多位來自北京、上海、香港等國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機構的學者參加了本次研讨會。
太阳集团1088vip副院長王京州教授首先緻辭,他對與會師生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中國社會科學院張振興研究員、北京大學孔江平教授、中山大學施其生教授也發表了重要講話。
圖 2王京州副院長緻辭
圖 3張振興研究員緻辭
圖 4施其生教授緻辭
圖 5孔江平教授緻辭
圖 6劉新中教授主持開幕式
方言語音科技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
為了因應數字化、智能化時代的方言研究,以太阳集团app首页漢語方言研究中心為基礎,聯合科大訊飛,成立了“太阳集团app首页-科大訊飛方言語音科技聯合實驗室”,大會期間舉行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科大訊飛多語種團隊祖漪清研究員、南方科技大學李藍教授、太阳集团app首页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周玉宇研究員、太阳集团app首页設備處饒星副處長、太阳集团1088vip王京州副院長、太阳集团app首页劉新中教授共同為聯合實驗室揭牌。
圖 7太阳集团app首页-科大訊飛方言語音科技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
《漢語方言聲調圖譜》首發
《漢語方言聲調圖譜》由太阳集团app首页漢語方言研究中心劉新中教授團隊曆時30多年編著而成,由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在劉複《四聲實驗錄》出版100周年之際出版。該書是曆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統展示漢語方言聲調聲學模型的專著,分為上下兩冊,内容安排按照《中國語言地圖集》(2012)的分區排列,版面字數共165萬字,彩色印刷,同步制作“漢語方言聲調圖譜數據庫”。它全面系統記錄、展示10大方言174個方言小片535個方言點的單字調聲學模式及其調域分布情況,在此基礎上初步探讨了漢語各大方言聲調的總體特征。中國社科院張振興研究員、複旦大學陳忠敏教授、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張麗軍總編輯、太阳集团app首页社科處黃曉燕副處長、太阳集团app首页劉新中教授共同為新書揭幕。
圖 8《漢語方言聲調圖譜》首發式
圖 9《漢語方言聲調圖譜》
揭牌儀式和首發式由邵宜教授主持。
圖 10邵宜教授
詹伯慧先生發言
在揭牌儀式、首發式結束後,著名語言學家詹伯慧先生作了發言。他從漢語方言研究的曆史和現狀充分肯定了劉複《四聲實驗錄》的重要意義,強調方言學研究的傳承對于當下創新的重要啟示,寄望後來者能夠繼往開來,再創佳績。
開幕式後,與會專家學者、領導嘉賓合影留念。
圖 11詹伯慧先生緻辭
大會主旨報告
大會邀請國内外著名專家做了系列主旨報告,主旨報告圍繞聲調、方言、語音等研究領域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探讨。
中國社會科學院張振興研究員作了題為“略說漢語方言的聲調——紀念劉複《四聲實驗錄》出版100周年”的報告,從宏觀上回顧了劉複先生的《四聲實驗錄》這部語言學經典的誕生背景和曆史意義,以及其對現代漢語方言學的發展所産生的深遠影響。
圖 12張振興研究員
複旦大學陳忠敏教授以“聲調發生學理論的檢讨——濁阻塞音、氣嗓音與低調”為題,從具體的問題出發向大家展示了聲調發生學方法的研究成果。
圖 13陳忠敏教授
南方科技大學李藍教授以“重讀熊正輝《怎樣求出兩字組的連讀變調規律》”為題,從文獻回顧的角度,點出了當前方言聲調研究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建議。
圖 14李藍教授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祖漪清教授以“AI研究範式和聲調語調研究”為題,為作為受限資源的方言聲調研究拓寬了研究視野,通過對比傳統研究範式和人工智能研究範式,向師生們展示了當前研究的一些困境和可能的解決方案。
圖15祖漪清教授
香港理工大學彭剛教授以“普通話聲調與粵語聲調感知的比較研究”為題,通過大量的實驗數據和生動的案例,詳細分析了普通話和粵語母語者對各自及對方聲調的感知特點,并探讨了聲調感知在語言習得中的作用,為二語教學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圖 16彭剛教授
北京語言大學張勁松教授以“漢語上聲加上聲的變調的信息機制研究”為題目,深入探讨了漢語聲調變化對語義傳遞的影響。他通過具體實例分析了上聲與加聲的結合如何在不同語境中改變句子的含義,強調了聲調在漢語交流中的重要性。
圖 17 張勁松教授
南京師範大學顧文濤教授以“漢語升調、降調的聲學線索:基頻範圍抑或基頻斜率?”為題目,深入分析了漢語聲調的聲學特征及其在語音識别中的應用。他通過實驗數據對比了基頻範圍與基頻斜率在升調和降調中的作用,揭示了兩者在語音傳遞中的不同影響。
圖18顧文濤教授
太阳集团app首页漢語方言研究中心劉新中教授以“漢語方言聲調圖譜的編纂”為題作了報告,通過對大量方言語音數據的采集和分析,團隊成功編纂了首個漢語方言聲調圖譜。該圖譜不僅為漢語方言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而且為漢語語言學的發展開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圖 19劉新中教授
随後即開展第二場主旨報告。上海大學淩鋒教授以“基頻歸一化在跨方言研究中的問題與改進初探”為題,深入探讨了基頻歸一化在跨方言研究中面臨的挑戰,并提出了創新性的改進方案。
圖 20淩鋒教授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David Weenink教授以“Pitch Measurement: from Liu(1924) to Praat(2024)”為題,重提了劉複先生對漢語聲調描寫所作出的貢獻,并且作為Praat的開發者之一,向師生們分享了Praat的最新動态。
圖 21 David Weenink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胡方研究員以“20世紀初期的漢語聲調研究”為題,深入淺出地回顧了這一時期漢語聲調研究的曆程,從聲調的起源到演變,從理論探讨到實證分析,全面展現了學界對漢語聲調這一複雜而有趣的語言現象的深入研究。
圖22胡方研究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何瑞副研究員以“漢語方言用字與廣韻系統參照情況”為題,從方言字的音韻特征、與廣韻對應關系、以及在現代漢語方言研究中的意義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述。
圖23何瑞副研究員
山東大學時秀娟教授以“試論聲調對響音鼻化度的影響”為題目,深入探讨了聲調在漢語發音中的關鍵作用。通過實驗數據分析,揭示了不同聲調對響音鼻化程度的顯著影響,并指出這一現象的實際應用價值,闡述了聲調變化如何影響語音的清晰度和可理解性。
圖24時秀娟教授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嚴修鴻教授以“閩西多方言接觸帶上聲喉塞與周邊方言的關聯及相關音變”為題,從聲調的演變、輔音的異化等方面,詳細分析了閩西方言在語言接觸中的音韻變化規律,為閩語曆史語言學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
圖25 嚴修鴻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李蕙心教授以“F0 of the Cantonese tones in the intonational contexts”為題,深入探讨了廣東話在不同語調環境下基頻的變化規律,為廣東話語音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
圖26李蕙心教授
廣東省公安廳王英利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以“東北官話梅溪小片(遼甯區域)聲調的初步研究”為題,從具體的案例出發,對該方言聲調特征進行了細緻分析,為我們深入了解東北官話方言提供了寶貴資料。
圖27王英利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分組讨論
下午,讨論交流分成四個小組在分會場同時展開,各個分會場都圍繞着方言聲調的某個特定方面展開深入探讨。
第一分會場由貝先明 、施俊主持,聚焦于韻律産出的量化和可視化研究方法,與會學者們分享了他們在長沙方言、吳語等方言聲調研究中的最新成果。
第二分會場由溫昌衍 、曾南逸主持,将目光投向漢語方言聲調的演變和特征,重點探讨了閩南方言和粵方言聲調的演變規律。
第三分會場由呂士良、胡萍主持,深入探讨了聲調的歸一化、方言分類和聲調感知等研究問題,為我們揭示了聲調在語言中的複雜性。
第四分會場由梁磊、劉敏主持,研讨從方言聲調變異和語境對聲調的影響兩個角度出發,探讨了聲調的動态性和多樣性。
分組讨論時間安排緊湊,與會師生積極參與,就聲調、語調的有關問題進行了熱烈、深入的讨論,充分展示了聲調語調最新的研究成果。
圖28第二分會場
圖29第四分會場
圖30研讨會現場
閉幕式
經過緊張的大會報告、小組讨論,會議進行了簡短的閉幕式。閉幕式由太阳集团app首页華太阳集团1088vip院長侯興泉教授主持。
圖 32王茂林教授作會議總結
太阳集团app首页華太阳集团1088vip王茂林教授進行了大會總結,他高度贊揚了劉複《四聲實驗錄》的偉大功績,對本次“漢語方言聲調語調學術研讨會”的成功舉辦,對《漢語方言聲調圖譜的新書首發都作了很高的評價。他指出本次學術會議的舉辦,為廣大語言學研究者提供了一個深入交流的平台。學者們通過分享研究成果、探讨學術問題,共同推動了方言聲調研究的發展。相信此次會議的成果将為未來的漢語方言聲調研究提供新的啟示。
圖 31 侯興泉教授宣布大會閉幕
經過高效、緊湊、深入的研讨,會議取得了諸多共識,為漢語方言聲調、語調的進一步研究,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完成會議所有議程之後。侯興泉教授宣布大會閉幕,本次會議圓滿結束。
圖文:太阳集团app首页漢語方言研究中心